韦氏杆菌(耐热型)性食物中毒有何特点?

浏览

引起韦氏杆菌(耐热型)性食物中毒者主要为A型和F型(中毒型),其中以A型最为多见。

  本病主要是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肉类与海产品类食品而传染,多为集体发病,散发性甚少。食后潜伏期一般为8~20小时,短者仅3小时,长者可达50小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腹痛、腹泻最为常见,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一般为稀便及水样便,很少为脓血便,并伴有发热、呕吐、头痛、倦怠等。个别重症者可出现休克、肌肉痉挛、意识障碍以及肠出血坏死。

  韦氏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可疑食物与病人呕吐物及粪便细菌学检查,以确定病原菌的存在。

  由F型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呈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预后较差。本型与出血性坏死性肠类不易鉴别,也有人认为后者是由该菌引起的,但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散发性,食物与大便中不一定能检出该菌。由A型引起的中毒症状,一般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韦氏杆菌性食物中毒在国外并不少见,但国内尚无报告,韦氏杆菌和国内发现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