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浏览

苦参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湿热所致的黄疸、泻痢、带下、阴痒以及皮肤瘙痒、疥癣和湿热蕴结所致小便不利、灼热涩痛之症。
  现代医学研究:一般认为苦参中的苦参碱及金雀花碱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北京医科大学附一、三院曾用苦参碱制成针剂,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100例,有效率68%,对心房纤颤也有一定疗效。贵阳医学院的资料认为,苦参的作用机理可能为非特异性“奎尼丁”样效应。同时,有人(王序)研究提示:苦参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可能是该药治疗早搏的主要机理。临床应用效果表明,对室上性期前收缩优于室性期前收缩。
  制剂:苦参片剂(北京医学院药厂生产),每片含生药2克。
  用法用量:每次3~10片(平均5片),每日3次。一般8周内出现效果。
  毒副作用:据观察多数未见不良反应。少数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胃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