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各种不同化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浏览

(1)乳腺癌的术前化疗:一是用于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尽早控制体内已存在的微小转移癌灶,减少术后的复发和播散;二是用于局限性晚期乳腺癌病人,使原发灶缩小,期别降低,以便能够手术或放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国内文献报告,对112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化疗病例的手术后随访结果表明,用药组与对照组5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为81.7%及67.9%(P>0.05),但可明显提高临床最常见的Ⅱ期及绝经前患者的5年无癌生存率。术前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策略的新发展,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根据,临床实践亦证明它对乳腺癌的治疗是有益的,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可达50%以上。
  同时,国内外学者也提出了术前化疗仍然期待解决的问题。①乳腺癌术前选用何种最佳化疗方案,应给多少周期或疗程最合适;②如何克服术前化疗的不利因素,如应用的化疗方案无效,抗癌药物所致的毒性等;③化疗后最佳的手术方法和切除范围以及如果实施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与最佳剂量;④术前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在临床研究方法学上,需要确定每一种治疗方式的相对贡献。这些问题仍需要各位肿瘤治疗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2)乳腺癌的术后化疗: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研究已日趋普遍,但是研究结果尚不一致。Fesher和Bonadonna进行的前瞻性随机试验结果已经为临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①1972年Fesher等在用TSPA术后短期化疗的基础上,开始前瞻性随机研究,先后共进行9个方案研究组,其中随访10年的是L-PAM试验组。L-PAM试验组,病人术后随机接受L-PAM0.15mg/kg/天,共5天,每6周重复给药,一共给药2年。随访10年后,辅助化疗组无复发率与对照组相差8%(P=0.06),总生存率相差5%(P=0.4)。但是绝经前(≤49岁)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而绝经前腋窝淋巴结1~3个(+)组更有显著差别。②1973年Bonadonna开始了CMF方案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手术后病人随机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CTX100mg/m2口服,第1~14天,或600mg/m2静注;MTX40mg/m2,静注,第1、8天;5FU600mg/m2,静注,第1、8天。每28天为一周期,共用药6个或几个周期。7326例病人随机分成应用CMF方案辅助化疗组及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3年复发率CMF方案辅助化疗组为26.3%,对照组45.7%,有显著差异,绝经前的病例组差异更显著。随访10年结果表明,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复发生存率有显著差别,总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别。但是,绝经前治疗组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③绝经后病人应用LPAM和CMF的10年随访结果表明只对绝经前病人有显著疗效,而对绝经后病人无显著性区别。这可能是由于:①绝经后病人接受的剂量不定;②绝经前和绝经后病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所不同,绝经前病人早期复发率高;③绝经后病人对化疗的敏感性低于绝经前。总之,绝经后病人应用辅助化疗的疗效不如绝经前的病人显著。
  (3)晚期乳腺癌的化疗:其治愈率很低,甚至几乎无治愈率,绝大多数的病人最终复发和产生耐药性而成为难治性病例。其特点是此类病人均接受过强烈的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病人一般情况差,骨髓常处于抑制状态。晚期乳腺癌化疗所期待的姑息性疗效可达50%以上,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至于选择口服化疗方式还是选择静脉化疗方式,一般认为如果病人的身体条件允许,实施静脉化疗方式可以获得更佳的疗效。
  经锁骨下动脉及胸廓内动脉入路的动脉化疗方法,是与上述的化疗方法不同的局部化疗方法,本方法对于已失去手术时机的进展期乳癌及局部复发的乳癌有一定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