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浏览

  国内外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进行了很多研究,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因素论。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国内文献报道,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者为16%?64%;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有40%的患病危险;父母之一患病,子女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率为7%?17%,而普通人群为1%左右。表明遗传因素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有人发现第六对染色体上有异常基因位点。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非常流行,但意见尚不统一。

  病前性格特征: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儿为内向性格,表现孤僻、胆小、兴趣少、敏感、怕羞、话少、主动积极性差。但一般认为病前性格并非发病的决定因素,而是患病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受到环境不良因素影响,则发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本病患儿中有围生期损伤、感染、中毒病史者多。临床发现有步态、姿势、平衡协调运动、肌张力等异常征象。脑电图异常率也较高。

  生化代谢异常:大量研究显示,中枢多巴胺(一种神经传导递质)系统活动过度和去甲肾上腺素(另一种递质)的功能不足与发病有关。目前治疗此病的药物如氯丙嗪等,主要是针对生化异常,事实证明非常有效。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儿童受到强烈惊吓、亲人死亡、受委屈或讽刺、父母离异、学习负担过重或升学未能如愿等精神因素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表明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

  人处于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致病因素不可能单独存在,往往是诸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应综合防治。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较小的儿童,发病常是潜隐或是渐进性的,到青春期时则多急性起病且症状明显。

  早期不易发现,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多缓慢起病。早期常有睡眠障碍、头痛、精神萎靡、孤僻退缩、活动减少、与亲人疏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言语减少或缄默不语;有的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恐惧、忧郁或无故发脾气;也有的以冲动破坏行为或强迫观念和行为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1)感知障碍:各种形式的幻觉在儿童精神分裂症均可见到。如看到鬼怪和动物,不完整的人形;听见奇怪的声音在议论他、指责或命令他,儿童受幻听影响,可与声音对骂或自言自语;有的儿童觉得自己变丑了,反复照镜子。

  思维和言语障碍: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言语障碍。如说话重复、言语刻板、模仿言语或缄默不语,也有的自造新词或怪句子;讲话逻辑性差,联想松散,常常使人费解。妄想在儿童中比较简单及带有幻想性,有人称之为”病理性幻想征候群”。其特点是幻想内容荒谬离奇与现实脱离,自身不能区分想象与真实,活动受幻想支配,自认为是幻想中的角色,沉溺其中,对客观事物漠不关心。还常可见到青少年疑心父母不是亲的,到处去寻找亲父母(多为社会名人),医学上称为非血统妄想。也有的病人坚信自己是小山羊,在地上爬,要求吃草等。

  情感和行为异常:表现兴趣减少,不主动与人接触,对亲人冷淡。情绪不稳、不协调,时哭时笑或紧张害怕。行为刻板、冲动或违拗(与你所要求做的动作相反)。有的病人兴奋乱跑、旋转身体、撞头或大喊大叫等。还有时出现仪式性动作,奇特姿势或怪异行为等。

  智力障碍:精神分裂症本身不影响智力,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病后影响知识的学习而表现出智力障碍;也可由精神衰退所致。

  自知力缺损:不能正确地评估自身和现实环境。认识不到自己患了病,拒绝治疗。

  社会功能受损:不能适应学习生活,常退缩或攻击。严重者生活懒散,生活不能自理。

  身体和神经系统症状:幼年病人可出现身体发育迟缓、言语发育延迟、行为笨拙、肌张力异常等。大多数患儿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面色苍白、面部油脂较多,女孩可出现月经紊乱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