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西瓜霜胶囊

浏览

桂林西瓜霜胶囊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2味。

桂林西瓜霜胶囊的基本资料

桂林西瓜霜胶囊(现代标准)

名称桂林西瓜霜胶囊

拼音Guilin Xiguashuang Jiaonang

成份西瓜霜、山豆根、射干、木汉果(炭)、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浙贝母、硼砂(煅)、青黛、薄荷脑等14味。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微苦而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轻度烫火伤。

规格每粒装0、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一日数次。

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3、糖尿病患者、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脾虚大便溏者慎服;皮肤破溃处禁用。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服。6、扁桃体有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7、口腔内敷药时请不要呼吸,以防药粉进入呼吸道而引起呛咳。8、严格按照用法用量应用,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本品不宜长期应用。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部标十七册

桂林西瓜霜胶囊相关中药材

1、山豆根

别名广豆根,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

来源主要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石山脚下,或岩缝中。分布我国南部。主产广西。

性状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36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的皮孔。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浅棕色,并可见环状形成层,中心无髓。气微弱,味极苦。以粗壮块大、粉多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①《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②《本草图经》:“含以解咽喉肿痛”

备注商品山豆根,除上述主要的广豆根外,应用较广的尚有下列数种:①北豆根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使用于东北、华北及山西、山东、青海、甘肃等地(参见“蝙蝠葛”及“蝙蝠葛根”条)。②土豆根 为豆科植物华东木蓝、多花木蓝、宜昌木蓝、苏木蓝、陕西木蓝、花木蓝的根及根茎,使用于江苏、湖北、河南、甘肃、陕西等地。药材性状:根头部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有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有时分歧。略弯曲,长15~50厘米,直径4~10毫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横长的皮孔及纵皱纹,偶有横裂,有时栓皮呈鳞片状剥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纤维状,中心无髓。气微弱,味苦。③云豆根 为豆科植物卷圈野扁豆的根和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根茎,使用于云南地区。

2、西瓜霜

别名西瓜白霜,西瓜硝。

来源为西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

性状为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粗盐,遇热即化。以洁白、纯净、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治喉风,喉痹,口疮,牙疳,久嗽咽痛。①《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②《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3、浙贝母

别名土贝母,象贝,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土贝母,大贝,元宝贝,珠贝。

来源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于湿润的山脊、山坡、沟边及村边草丛中。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性状①元宝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片。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呈元宝状,瓣长约1.7~4厘米,厚7~17毫米。表面白色,或带淡黄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齐,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气微劈,味苦。②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球形,高1~1.7厘米,直径2~3.5厘米。表面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略似肾脏形,中央为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残茎,内表面垦淡黄白色。质地、气味同元宝贝。上述二种药材,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个较小、表面灰白色、断面中心棕红色者为质次。元宝贝较珠贝为优。主产浙江,安徽、江苏亦产。江苏产者称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其鳞茎较栽培种为小,直径2~3.5厘米,高1~1.5厘米。药材与珠贝相类。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4、硼砂

别名大朋砂,蓬砂,鹏砂,月石,盆砂。

来源为矿物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一般于8~11月间采挖矿砂,将矿砂溶于沸水中,滤净后,倒入缸内,在缸上放数条横棍,棍上系数条麻绳,麻绳下端吊一铁钉,使绳垂直沉入溶液内。冷却后在绳上与缸底都有结晶析出,取出干燥。结在绳上者名“月石坠”,在缸底者称“月石块”。

生境分布主产青海、西藏。此外,云南、新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亦产。

性状由菱形、柱形或粒状结晶组成的不整齐块状,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日久则风化成白色粉末,不透明,微有脂肪样光泽。体轻,质脆易碎。气无,味咸苦。以无色透明洁净的结晶为佳。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中,溶液显碱性。燃之易熔融,初则体积膨大酥松如絮状,继则熔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状。

功能主治清热消痰,解毒防腐。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哽,噎膈,咳嗽痰稠。①《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②《本草衍义》:“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③《纲目》:“治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癀,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④《本草通玄》:“杀劳虫”⑤《本草求原》:“生则化腐,煅枯则生肌”

5、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腐肠,黄芩茶。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生境分布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27厘米,径约1~2厦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圆心。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质次。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备注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①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唯植株较矮,高仅10~27厘米。花淡黄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小坚果被长柔毛。生砂砾地、荒地或草坡。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②滇黄芩,又名:西南黄芩。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茎直立,每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约1.2厘米,全缘或稍具疏齿,两面疏被微柔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小坚果椭圆形,棕褐色,被柔毛。生于山区林边或疏林间。分布四川、云南等地。③甘肃黄芩,形态与滇黄芩相近,但叶较宽,呈卵状三角形,叶缘有不等的锯齿,叶柄显著。多生于石山地向阳草坡上。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④薄叶黄芩,植株较小,高约35厘米。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⑤丽江黄芩,茎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叶近无柄,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生灌丛、草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北部。⑥川黄芩,茎高10~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缘。分布四川西部。

6、黄柏

别名檗木,檗皮,黄檗,元柏,檗木。

来源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3~6月间采收。选十年以上的黄柏,轮流剥取部分树皮。不能一次剥尽,以保持原树继续生长。剥去后,即自行生长新皮,未割部分可在下年采收。将剩下的树皮晒至半干,压平,刮净粗皮(栓皮),至显黄色为度,不可伤及内皮,刷净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霉变色。

性状①东黄柏 又名:关柏、关黄柏。为植物黄柏的干燥树皮。呈稍弯曲的板片状,边缘不整齐,长宽不一,厚约2~4毫米。栓皮留存或已剥离,栓皮较厚,表面灰白色;栓皮剥离者,表面棕黄色,平坦或有抽皱及皮孔;内表面灰黄色。质较松,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稍带绿。气微,味苦。粉末遇水即带粘性,并使水染成黄色。以片张厚大、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此外,黑龙江、内蒙古亦产。以辽宁产量最大。②川黄柏(《得配本草》)为植物黄皮树及其变型变种的干燥树皮。呈稍弯曲的板片状,边缘不整齐,长宽不一,厚约3~5毫米,栓皮多已剥离。外表面深黄色,较平坦,有纵棱线及棕色皮孔;内表面灰黄色或黄色。质坚硬而轻,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呈片状分裂,鲜黄色。气微,味苦,嚼之有粘滑性,能使水染黄色。以片张厚大、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主产四川、贵州、湖北、云南。此外,湖南、甘肃、广西亦产。以四川、贵州产量最大。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⑩《纲目》:“敷小儿头疮”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备注黄皮树的变种秃叶黄皮树(分布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峨嵋黄皮树(分布四川)、云南黄皮树(分布云南)、镰刀叶黄皮树(分布云南)等也同等入药。

7、黄连

别名王连,灾连,王连,支连,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以立冬后(11月)采收为宜。掘出后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烘干,撞去粗皮。

性状黄连商品,因原植物与产地的不同,大致可分如下几种:①味连,又名:川连(《本草蒙筌》),鸡爪连、鸡爪黄连、光连。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分枝,常3~6枝成束,稍弯曲,形如鸡爪,长约3~7厘米,单枝直径3~8毫米。外表黄褐色,栓皮剥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形如连珠,着生多数坚硬的细须根及须根痕,有的表面无横纹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枝”或“过桥杆”;上部多有褐色鳞片残留,顶端有未去净的残茎或叶柄。质坚实而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射线有裂隙,中央髓部红黄色,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嚼之唾液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湖北。陕西(平利)亦产。②雅连(《本草从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少有分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呈蚕状,长约4~8厘米,直径约3~9毫米。外表褐色或黄棕色,间断横纹多,结节明显,有多数须根残痕、叶柄残基及鳞片,“过桥枝”较味连为少。质坚实,断面不齐,皮部暗棕色,木部深黄色,射线明显,髓部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峨嵋、洪雅)。③野黄连,又名:凤尾连。为植物峨嵋野连的干燥根茎。外形与雅连相近,惟顶端多留有长6~10厘米的叶柄,作为野生的标记;根茎多单枝或有2分枝,略弯曲,长约5~6厘米,直径4~6毫米,外表呈黑褐色,结节紧密成连珠状,无“过桥枝”;残留的鳞片较多,须根较硬。断面木部鲜黄色。均属野生。主产四川(峨嵋、洪雅、峨边),产量极小,但一般认为品质最优。④云连(《本草从新》)主要为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较细小,多弯曲,拘挛,多为单枝,形如蝎尾。长约1.5~8厘米,直径约2~4毫米。外皮黄绿色或灰黄色。其余特征与以上品种大致相同。栽培或野生。主产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碧江)。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①《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③《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④《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⑤《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⑥《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⑦《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⑧《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⑨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⑩《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⑾《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⑿《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⒀《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备注此外,尚有短萼黄连(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少有栽培),五裂黄连(分布云南东南部),亦同供药用。此外,植物短萼黄连的根,商品多称为“土黄连”或“土川连”,各地有少量生产;植物五裂黄连的根,在云南亦作“云连”使用。黄连加工过程的剩余部分-黄连须(须根)、剪口连(叶柄基部)、千子连(全部叶柄)、黄连叶(叶片)、黄连渣(撞笼中撞下的渣子)在少数地区亦代黄连使用。

8、射干

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乌要,风翼,较剪兰,剪刀梏。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干,燎净毛须,再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或为栽培。分布全国各省。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在广东、广西少数地区所用的射干系干燥的全草。

功能主治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②《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③陶弘景:“疗毒肿”④《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⑤《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⑥《珍珠囊》:“去胃中痈疮”⑦《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⑧《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⑨《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⑩《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⑾《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9、大黄

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黄良,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香大黄,马蹄黄。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①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㈠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6~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㈡铨水大黄 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备注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黄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

10、西瓜

别名寒瓜,天生白虎汤。

来源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疮。①《日用本草》:“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②《饮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③《丹溪心法》:“治口疮甚者,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④《滇南本草》:“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⑤汪颖《食物本草》:“疗喉痹”

11、薄荷

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蕃荷菜,菝蔺,吴菝蔺,升阳菜,薄苛,夜息花。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第1次(头刀)在小暑至大暑间。第2次(二刀)于寒露至霜降间,割取全草,晒干。广东,广西温暖地区1年可收割3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

性状干燥全草,茎方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2~4毫米,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卷曲面皱缩,多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具有白色绒毛;质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⑩李杲:“主清利头目”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12、青黛

别名靛花,靛沫,蓝靛,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蓝露,淀花,靛沫花。

来源爵床科植物马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

性状本品为极细的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可粘手粘纸。具草腥气,味微酸。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如质重坚实,呈团块状,有白色小点,置水中有颗粒状下沉者品质为次。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安徽等地。此外,江西、河南、四川等地亦产。福建所产的品质最佳,称建青黛。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①《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②《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③《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④《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上膈痰火,驱时疫头痛,敛伤寒亦斑,水调服之”⑤《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⑥《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瘈疭、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⑦《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⑧《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⑨《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