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零八)

浏览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421~6480共60个。

处方1、加味茯苓饮

处方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

功能主治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

用法用量水煎,兼服滚痰丸。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处方2、加减地黄丸

处方生地2两,熟地2两,茯苓2两,山药2两,天冬2两,麦冬2两,牛膝2两,枸杞(小茴、川椒、盐酒、芝麻四制),人参4两,萸肉4两,当归1两,何首乌1两,丹皮5钱,泽泻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阴壮水,培土生金,养血润燥。主虚劳,骨蒸内热。

用法用量早空心吞服4-5钱,白滚汤送下。

摘录《活人方》卷一

处方3、归睛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青葙子1两,细辛半两,决明子1两,独活1两,芎藭半两,赤茯苓3分,车前子1两,黄连1两(去须),地肤子1两,蕤仁1两(汤浸,去赤皮),赤芍药半两,甘菊花半两,茺蔚子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槐子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眼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以竹叶汤调下,临卧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4、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肉桂1钱,牛膝1钱半,茯苓1钱,炙甘草3分,半夏1钱,广皮1钱,益母草2钱。

功能主治产后中气大虚,恶露不下。

用法用量加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四

处方5、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1钱,茯苓1钱,半夏(制)1钱,白术2钱(土炒),陈皮8分,炙草8分,肉果1枚(面煨熟去面),木香3-4分(一方有炙于姜4分)。

功能主治产后泻久,胃气虚弱,完谷不化。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增订胎产心法》卷五

处方6、加减茯菟汤

处方茯苓5钱,黄耆4钱,五味子2钱,菟丝饼8钱,人参3钱,焦术4钱,熟地5钱。

功能主治阳强,即下消症。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注意宜戒色节欲,平心静养。

各家论述此方以人参大补元气,焦术大补脾胃,黄耆大补气血,茯苓渗湿益胃,五味子涩精生水,菟丝子强阴益阳,熟地补虚滋阴,服之气体足壮,自不下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处方7、辽东都尉所上丸

处方恒山1分,大黄1分,巴豆1分,天雄2枚,苦参3分,白薇3分,干姜3分,人参3分,细辛3分,狼牙3分,龙胆3分,沙参3分,元参3分,丹参3分,芍药5分,附子5分,牛膝5分,茯苓5分,牡蒙4分,雚芦6分(一方2两3分)。

功能主治脐下坚癖。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恒山丸”。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8、半夏曲芽汤

处方半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枳壳1钱,槟榔1钱,神曲1钱,麦芽1钱,香附1钱,厚朴1钱,苍术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饮食积滞,痰涎壅盛,呕吐不已。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三

处方9、二圣散

处方楮子(5月5日采,晒干)、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鱼鸡骨刺在喉中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小儿半钱,煎乳香汤调下,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四

处方10、九味仓廪汤

处方潞党参1钱至钱半,羌活8分至1钱,薄荷1钱至钱半,茯苓2钱至3钱,防风1钱至钱半,前胡1钱至钱半,苦桔梗1钱至钱半,清炙草6分至8分,陈仓米3钱至4钱。

功能主治益气发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参、苓、仓米益气和胃,协济羌、防、薄、前、桔、甘,各走其经以散寒,又能鼓舞胃中津液上输于肺以化汗,正俞氏所谓“藉胃汁以汗之”也。凡气虚者,适感非时之寒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参、苓、米辅佐之力,不能载之外泄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1、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半夏(汤泡7次,晒干切片,再以生姜自然汁拌)1钱5分,白茯苓(去皮)1钱5分,陈皮1钱,人参8分,白术(炒)6分,砂仁(炒)6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妊娠2-3月,时作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温服。

摘录《医便》卷四

处方12、二术四苓汤

处方白术、苍术、茯苓、猪苓、泽泻、黄芩、羌活、芍药、栀子仁、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诸湿肿满,一身尽痛,发热烦闷,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3盏,加生姜3片,灯心1撮,煎服。

摘录《医统》卷十七

处方13、诃皮生化汤

处方川芎2钱,当归3钱,诃子皮8分,干姜(炙黑)5分,茯苓1钱5分,肉果霜5分,莲子10粒,桃仁(去皮尖,研)14粒,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妇人产毕即泻。

用法用量两服后不止,加人参1钱5分;口渴,加麦冬1钱,五味子9粒,人参1钱。

摘录《产宝》

处方14、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洗)1两,赤茯苓(去皮)1两,玄参(洗)1两,石菖蒲1两,人参(去芦)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腹胀耳聋,常梦见大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袖珍》卷三引《济生》

处方15、回浆散

别名回浆饮

处方何首乌、白芍、黄耆、人参、甘草、白术、白茯苓、生姜。

功能主治痘不收浆结痂。

用法用量回浆饮(《医学集成》卷三)。

各家论述《痘科类编释意》:痘因服热药过多,以致热毒猖狂,痘烂不靥者,合柴胡汤服之。参、耆补气,甘草和中,首乌滋阴解毒,茯苓补脾渗湿,芍药和血收敛,如浆足回迟,用补气和中渗湿收敛,则回自速,再加首乌,则无余毒之患矣。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16、加味四君子丸

处方潞党参(去芦,炒)1两,白术(炒)8钱,川椒(去合口者)1钱5分,丝饼7钱,肉苁蓉(酒洗淡)5钱,茯苓4钱,炙草2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虚寒目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菊花汤送下。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17、加味羊肝丸

处方羊肝1具(去筋膜,瓦焙干),细辛1两,熟地1两5钱,羌活1两,五倍子1两,白菊1两,防风1两,杏仁(去皮)1两,菟丝子1两,茯苓1两,草决明(炒)1两,枸杞1两,青葙子1两,地肤子1两,茺蔚子1两,石决明(煅)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心肾虚耗,水火不交,目有如转辘轳,渐生内障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或酒送下,日3次。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18、加味五苓散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肉桂(不见火)1两,白术1两,车前子半两。

功能主治伏暑热气,及胃湿泄泻注下,或烦或渴,或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加味五苓汤”。

摘录《济生》卷五

处方19、加味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肉桂、地黄、川芎、白芍药、茯苓、白术、黄耆、甘草、当归、乌药、香附各等分。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俱虚,久患瘰疬不消,经大补溃后,坚核去而疮口不敛者。

用法用量每剂1两,加生姜、大枣,水煎,空心温服。

摘录《外科理例·附方》

处方20、加减仓公下气汤

处方白芍、陈皮、茯苓、大腹皮、川芎、当归、香附、紫苏梗、前胡、厚朴、乌药、木香。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妊娠心腹胀满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21、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5钱,半夏2钱,茯苓1钱半,生甘草7分,白芥子1钱。

功能主治流注、疬核、皮里膜外之凝痰。

用法用量《外科证治全书》:宜兼阳和丸用。

摘录《经验广集》卷一

处方22、白带丸

处方当归4两,生白芍3两,野党参(去芦)2两,焦白术3两,茯苓(去皮)4两,椿皮(醋炒)2两,鹿角霜3两,故纸(盐炒)2两,芡实(麸炒)4两,海螵蛸3两,香附(醋制)3两,肉桂(去粗皮)1两,陈皮2两,杜仲炭(盐炒)2两,续断2两,甘草2两,木通1两5钱,吴萸(甘草水制)2两。

制法上为细末,凉开水为小丸,每斤丸药用桃胶2钱化水,滑石3两上衣,2钱重装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利湿止带。主湿寒白带,淋漓不止,经期腹痛,血寒经闭,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1袋,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23、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黄连、远志。

功能主治怔忡惊悸,时作时止,心下有痰。

用法用量上水煎,加竹沥、生姜汁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四

处方24、加减五痹汤

处方人参1钱,茯苓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心、肝、肾三症加倍),五味15粒,白术1钱(脾症倍之),细辛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痹证。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肝痹,加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神、麦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耆、萆薢。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一

处方25、白凤丸

处方白毛乌骨雄鸡1只(须白丝毛、乌骨、高冠者,另养一处,以黄替炒末饲之,不可近雌鸡,闭死,去毛肠,净),香附(4制)1斤,熟地黄4两,生地黄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黄耆2两,牛膝2两,柴胡2两,牡丹皮2两,知母2两,川贝母(去心)2两,黄连1两,地骨皮1两,干姜1两,延胡索1两,茯苓2两5钱,秦艽1两5钱,艾叶4两,青蒿4两。

制法先将艾、蒿一半人鸡腹内,余置鸡外,同入坛内,以童便和水,浸过2寸许,煮烂,取出去骨,焙干,再将各药及鸡共研为末,用鸡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羸瘦,血虚有热,经水不调,崩漏带下,不能成胎,骨蒸;忌食煎炒苋菜。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至70-8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26、加减养胃汤

处方川芎、当归、藿香、甘草、茯苓、苍术、人参、半夏。

功能主治产后寒热,头痛。

摘录《胎产要诀》卷下

处方27、半夏左金汤

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

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

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28、加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酒浸,蒸透,晒干)8两(酒拌杵膏),山茱萸4两,干山药4两,五味子(炒)4两,泽泻3两,白茯苓3两,牡丹皮3两,鹿茸(炙)3两,肉桂(厚者,去皮取肉)1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入地黄和匀,量入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腰痛发热。

用法用量发热者,加肉桂,引虚火归肾经而热自止也。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29、八味养血汤

处方熟地5钱,当归3,山药2钱(炒),肉桂5分,茯苓1钱5分,白芍1钱5分(炒),附子5分,丹皮1钱,泽泻5分,山萸肉1钱。

功能主治阳亏眩晕。

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食远服。

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加归、芍者养血生精,并可以柔桂、附之刚也。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处方30、半夏厚朴汤

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升麻4分,神曲6分,厚朴8分,半夏1钱,桃仁7个,昆布少许。

功能主治消胀化积。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萎黄,通身虚肿。

用法用量服广茂溃坚汤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再服此药。渴,加葛根3分。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1、龙齿补心汤

处方龙齿1钱(煅),人参1钱,熟地1钱(砂仁炒),当归1钱(酒洗),茯神1钱,白茯苓1钱,麦冬1钱(去心),黄耆1钱,酸枣仁1钱(炒去油),远志1钱(甘草水煮,去骨),白术1钱,甘草5分。

制法上作1服。

功能主治诸虚潮热,心惊不寐,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处方32、龙齿丸

处方龙齿、远志(去心)、生干地黄(焙)、白茯苓(去黑皮)、天门冬(去心,焙)、山芋、防风(去叉)、五味子、车前子、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去土)、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神狂越,多喜善笑。

用法用量每日20丸,空心竹叶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33、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4两,山药1两5钱,山茱萸1两5钱,牡丹皮1两5钱,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童便制)1两。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食少,月经过期者。

用法用量为丸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34、加减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厚朴、陈皮、甘草、半夏、白术、茯苓、苏叶、干姜。

功能主治中寒呕吐,胸腹满闷,或鼻塞头痛,发热憎寒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腹痛,加炒芍药、木香,砂仁;口干,加干葛;胸腹满,加枳壳、桔梗;心下满,加枳实、青皮;宿食不消,加草果、山楂、香附;酒食不化,加砂仁;呕吐不止,加姜汁;表有热,加柴胡,干葛;表有寒,加桂枝。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35、白术散

处方白术1钱,生姜皮5钱,大腹皮5钱,白茯苓皮5钱,陈皮5钱,桑白皮5钱。

功能主治妊娠面目虚浮,四肢肿如水气,子肿,脉浮濡数者。

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法:为散,米饮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妊娠脾亏气滞,肺不通调,致湿流四肢,渍于皮肤,溢于头面,故肢腹上下浮肿,谓之子肿。白术健脾以运动其气;桑皮肃金以通其湿;茯苓渗湿气,清治节;陈皮利中气,除痰涎;大腹绒泻滞宽胀;生姜皮散湿退肿也,为散米饮下,使脾气健运,则肺气通调而湿流气化,浮肿无不退,胎气无不安矣。

摘录《广嗣纪要》卷九引《全生》

处方36、六君子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改为党参,制成丸剂,名六君子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注意真阴亏损者忌用。

各家论述《医方考》: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毒,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

临床应用1.泻痢《寿世保元》:一人患痢,后重,自知医,用芍药汤,后重益急,饮食少思,腹寒肢冷。予以为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炮姜,三剂而愈。2.吞酸《寿世保元》: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予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原,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3.眩晕痞闷《张氏医通》:缪某,偶因小愤,遂致眩晕痞闷,三月来服豁痰利气药不应,反觉疲倦,饮食日减,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顽诊之,六脉似觉有余,指下略无冲和之气,气口独滞不调,时大时小,两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湿,渐渍于水土二经,复加剥削之剂屡犯中气,疲倦少食,迨所必致。法当先调中气,输运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图温补下元。为疏六君子汤加当归兼调营血,庶无阳无以化之虞。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处方37、回春丸

处方茯苓1两,白术1两,山楂(炒)1两,大茴香1两,吴茱萸1两,荔枝核(炒)1两,枳实8分,橘子核(炒)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钱5分重。

功能主治舒肝顺气,温中散寒。主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细嚼,姜汤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38、龙骨丸

处方龙骨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远志(去心)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1两,柏子仁(别捣)1两,犀角(镑)1两,生干地黄(焙)1两,牡蛎1两半(烧,研如粉)。

制法上药除柏子仁外,捣罗为末,同拌匀,加煮枣肉2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阳气内郁,肝气不治,少气善怒,视听昏塞,煎迫厥逆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39、开结枳实丸

别名开结导引丸、开郁导饮丸

处方橘皮1两,白术1两,泽泻1两,茯苓1两,麦蘖面1两,炒曲1两,干生姜半两,青皮半两,枳实(麸炒)1两半,半夏(汤洗7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导引行水,化脾气。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腿脚肿痛。

用法用量开结导引丸(《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宝鉴》)、开郁导饮丸(《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丹溪心法》)。本方方名,《丹溪心法》引作“开结导饮丸”。如有积块,加巴豆霜1钱半。

摘录《医学发明》卷八

处方40、八仙糕

处方枳实(去瓤,麸炒)4两,白术(陈壁土炒)4两,白茯苓(去皮)2两,陈皮(炒)2两,干山药4两,莲肉(去心皮)2两,山楂肉(去核)2两,拣参1两(气盛者,砂仁1两代之)。

制法上为末,用白粳米5升、糯米1升半,打粉,用蜜3斤入药末和匀;如做糕法,先就笼中划小块,蒸熟取出,火烘干,瓦罐收贮封固。

功能主治理脾胃,消饮食。主脾胃虚损,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取3-5片食之,以白汤漱口。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41、半夏丸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制,切,焙)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花3分,射干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百部3分,五味子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贝母(炒,去心)3分,皂荚(酥炙黄,去皮子)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嗽,喉中作声,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煎灯心、生姜、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42、加减参苓白求散

处方人参半两,砂仁半两,莲肉(去心)半两,白茯苓(去皮)8钱,土白术1两,甘草(炙)7钱,肉果(炮)4钱,诃子(炮,去皮)2钱,干姜(炒)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分,清米饮汤调下。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处方43、加味二陈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前胡、栝蒌仁、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枳壳(麸炒)、桔梗、杏仁(炒,去皮尖)、黄芩。

功能主治疮痘之火,炼液成痰,上壅气道。喉中作声。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处方44、苍术除湿汤

处方茅山苍术1钱(泔制),黄柏7分(酒炒),生地1钱,宣木瓜1钱,米仁2钱,牛膝1钱,当归1钱,独活7分,广皮8分,茯苓1钱,灯芯1握,生姜1片。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水煎服。饮酒人,加葛根、泽泻各1钱,或加汉防己。

摘录《古今医彻》卷二

处方45、归脾汤

处方白术1两,茯苓1两(去木),黄耆1两(去芦),龙眼肉1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人参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2钱半。

功能主治解郁,养脾阴。主思虑伤脾。健忘怔忡,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医碥》:脾气虚寒,不能运血归经,故用参、耆、术、草以补脾,又用木香引之;气虚则易散,故用枣仁以敛肝;血不归经则心失所养而不宁,故用圆眼肉、茯神以补心。

摘录《济生》卷四

处方46、加减生化汤

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8分,青皮2分,炙草3分,藿香8分,乌梅2枚。

功能主治产后类疟。

用法用量渴,加麦冬1钱,五味3分;痰,加半夏8分、竹沥、姜汁;汗,加黄耆、枣仁各1钱;伤米食,加神曲1钱,麦芽5分;伤肉食,加山楂、砂仁各5分。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47、加味五苓散

处方白术1两半(炒),厚朴1两半(制),干姜1两半,猪苓1两半,茯苓3两,泽泻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寒湿发黄,腹满疼痛,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用茵陈1钱半,水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寒湿内滞,脾弱不能健运,而郁遏成黄,故腹中满闷,疼痛不己焉,白术健脾元以燥湿,厚朴散腹满以除闷,干姜温中气散寒,肉桂暖营血散寒,猪苓通利三焦,茯苓渗利脾肺,泽泻通利膀胱以退黄也。使湿化寒消,则小便清利,而腹满无不退,疼痛无不除,何阴黄之足虑哉?复用茵陈汁清湿热退黄疸,且以防姜、桂之僭上也。此温中渗湿之剂,为寒邪郁湿发黄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处方48、加味二妙散

处方苍术3钱,黄柏3钱,土茯苓3钱,白芷2钱,蛇床子2钱,银花4钱。

功能主治清理下焦湿热,兼可杀虫。主湿热下注,阴内或外阴部瘙痒异常,时时出水,甚或疼痛,坐卧不宁,小便黄赤短涩,淋漓不断,或便时疼痛,食欲减少,咽干口苦心烦,睡眠不安,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白带色黄量多者,加莲须、贯仲各3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49、加味参术苓桂汤

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麦冬5钱,山药5钱,白术1两,破故纸1钱,苏子1钱,肉桂1钱。

功能主治胃气上逆,咳逆倚息短气,其形如肿,吐痰不已,胸膈饱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处方50、赤茯苓丸

处方赤茯苓(去皮)、槟榔、枳壳(麸炒,去瓤)、白术、半夏曲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气痞,风眩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或风眩头痛,则食后荆芥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51、加味解酲汤

处方葛根3钱,茯苓2钱,木香5分,砂仁1钱,人参1钱,白术(生)1钱5分,陈皮1钱5分,神曲(炒)1钱5分,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一方有枳椇子)。

功能主治疏利湿热。主平素好饮,毒壅经络,而为痼发。其症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经治表症已解者。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少加乳香、没药消之,溃后亦然。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52、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茯苓3分,大腹皮3分(锉),前胡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芍药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53、加减紫金丹

处方白茯苓2两,苍术(米泔浸,炒)2两,当归4两,熟地黄4两,白芍药(炒)4两,陈皮4两,肉苁蓉(酒洗,去鳞甲)1两,丁香1钱,红花5钱,瓜儿血竭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消热化痰,理气健脾,润肌定喘。主胸骨外伤日久,胸骨高起,肌肉削瘦,内有邪热瘀血,痞气膨闷,睛蓝体倦,痰喘咳嗽者。

用法用量用黄酒送下。

摘录《金鉴》卷八十九

处方54、归芍二陈汤

处方当归1钱,白芍1钱(炒),广皮1钱,茯苓1钱,炙甘草5分,法制半夏3钱。

功能主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吃生冷,饮酒过多,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2枚为引,食远服。

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处方55、六君贝母丸

处方党参(去芦,米炒)1两5钱,贝母(姜汁炒)1两5钱,半夏(制)1两5钱,茯苓1两2钱,陈皮1两,白术(净,炒)2两,炙草5钱。

制法用竹沥水1茶杯,老生姜汁半茶杯,与各药和匀,晒干后,再和竹沥、姜汁,二次晒干,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虚弱之人哮喘,无论已发未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56、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两,山萸肉1两,怀山药(炒)8钱,茯苓8钱,泽泻5钱,牡丹皮5钱,鹿茸(炙)3钱,五加皮5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迟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2钱,小儿1钱5分,盐汤送下。

摘录《金鉴》卷五十五

处方57、加减参苓白术散

处方白术3钱,茯苓3钱,山药1两,甘草1钱,薏苡仁2两,白扁豆7钱,陈皮7钱,麦门冬8钱(去心)(一方加菖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补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匙,食前白汤调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处方58、加减五积散

处方陈皮3两(去白),桔梗6两(去芦),枳壳3两(去瓤),苍术(洗去皮,泔浸1宿)12两,白芍药1两半,白芷1两半,川芎1两半,当归(去芦,酒浸1宿)1两半,肉桂(去粗皮)1两半,半夏(汤泡7次)1两半,白茯苓(去粗皮)1两半,厚朴(去粗皮,姜制)2两,干姜(炮)2两,五加皮2两,甘草1两半,木瓜3两,牛膝3两,茱萸3两,真川乌1个(生用,带尖)。

制法上(口父)咀,除枳壳、肉桂外,炒黄,摊冷后和匀。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水盏半,无灰酒半杯,同煎至7分,空心服;如用酒浸7日后,早、午、晚各温饮1杯,尤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经验秘方》

处方59、风湿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1两,白术1两,甘草1两,当归(焙)1两,防风1两,桂枝1两,薏苡仁1两,乳香半两,没药半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脚气筋挛,着床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夜1。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60、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炒)1两,禹余粮(火煅醋淬)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