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八十九)

浏览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5281~5340共60个。

处方1、当归散

处方木香(煨)5分,桂心5分,木瓜5分,赤茯苓1钱,当归须1钱,陈皮1钱,白术1钱,赤芍药1钱2分,木通7分,牡丹皮7分,槟榔7分,紫苏4分。

功能主治停血不散,腹肿喘满,夜甚于昼,或血虚而膨,或胀,或散。

用法用量水煎8分,不拘时服。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2、白术胡椒丸

处方白术1两,胡椒1两,高良姜1两,半夏1两,干姜1两,茯苓半两,陈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助胃。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3、防己散

处方防己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鬼臼1分,鬼箭羽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曲(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虚。主尸注传尸,服逐下药后。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桃仁研泔1盏、煎至6分,温服,1日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4、加味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2钱,当归3钱,白术3钱,茯苓2钱,生甘草2钱,黄耆3钱,肉桂3分,川芎1钱,熟地5钱,柴胡5分,土茯苓5钱。

功能主治杨梅圈疮。杨梅疮发已久,将欲结痂而复犯房事,以致作痛生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虚甚者多服为妙。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

处方5、地仙丹

处方远志1升(去心),白茯苓1斤,熟干地黄1斤,地骨皮1斤,麦门冬1斤半(去心,焙),苣胜1斤(蒸,晒干,去皮)。

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发黑,延年,久服貌如童子,齿落重生,行如奔马,夜视有光。

用法用量每服40丸,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忌生葱、大蒜、萝卜等。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五十

处方6、攻积丸

处方川乌1两,吴萸1两,官桂1两,干姜1两,黄连8钱,橘红8钱,槟榔8钱,茯苓8钱,枳实8钱,菖蒲8钱,桔梗8钱,延胡8钱,半夏8钱,巴仁5钱,皂角5钱。

功能主治积聚及老人虚寒便秘。

用法用量熬膏敷贴。

摘录《理瀹》

处方7、补肝散

处方干姜6分,甘遂3分,桂心5分,茯苓5分,附子(炮)5分,黄连5分,甘草(炙)5分,当归5分,干漆(熬)5分,贝齿(烧)5分,猪苓5分,白术5分,干地黄8分,丹参6分,防风7分,黄耆6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病,服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处方8、加味四君汤

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蜜炙)1钱5分,茯苓1钱5分,炙甘草1钱,香附(制)1钱,砂仁5分(炒)。

功能主治妊娠五月,禀赋虚弱,胎萎不长,由于气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9、地王止血散

别名地黄赤茯散

处方海螵蛸、生地、赤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淋。

用法用量地黄赤茯散(《不知医必要》卷二)。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处方10、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杏仁(去皮尖)1钱半,白茯苓1钱,贝母(去心)1钱,半夏(汤泡)1钱,瓜蒌仁1钱,桔梗1钱,前胡(去芦)1钱,片芩1钱,枳壳(麸炒)8分,石膏8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泻肺胃火,消痰止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处方11、赤淋丸

处方茯苓、生地、知母、黄柏、续断、杜仲、丹参、甘草、白芍。

功能主治赤淋。

摘录《妇科玉尺》卷五

处方12、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5分,半夏(汤泡)5分,桔梗(米泔水浸)5分,川芎5分,白术1钱,黄芩(酒炒)3分,薄荷3分,防风4分,甘草(炙)4分,白茯苓(去皮)7分,桑白皮(蜜炙)7分。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发热,鼻流清涕,或咳嗽痰吐,病情沉重者。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服。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处方13、加味四七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1钱,川厚朴(去皮,姜炒)1钱,苏梗1钱,半夏(姜汁炒)1钱,广橘红1钱,青皮1钱,枳实1钱,砂仁1钱,南星(姜汁炒)1钱,神曲(炒)1钱,白豆蔻5分,槟榔5分,益智仁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气,状如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14、半夏散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知母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柴胡2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麦门冬半两(去心),赤芍药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乌梅肉半两,大腹皮3分(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热劳,烦渴口干,体瘦无力,四肢疼痛,或时寒热,痰逆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15、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白术3钱,人参1钱半,黄耆1钱半,白茯苓2钱,陈皮1钱,半夏曲1钱,芍药1钱,木瓜1钱,炙甘草5分,大腹皮5分。

功能主治病后脾虚浮肿。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准绳·杂病》卷二

处方16、补益膏

处方人参、茯苓、山药、熟地、当归、地骨皮。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一月之后。

用法用量外贴患处。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处方17、甘草散

处方甘草1分(炙微赤,锉),龙骨1分,赤茯苓1分,牡蛎1分(烧为灰粉),生干地黄1分,黄芩1分,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中魃。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淡竹叶7片,煎至5分,去滓,入白蜜1钱,更煎1两沸,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18、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叉)半两,大枣7枚(去核),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槟榔(为末)1两,犀角(镑)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药除槟榔外,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风毒脚气,无力,(疒帬??)痹疼痛,四肢不仁,失音不语,及风毒冲心。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入槟榔末1钱匕,再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处方19、还元丹

处方紫河车1具(即产妇胞衣,用米泔洗涤污浊,以新瓦2片合定,上下用文武火炕干,为末听用。妇性嫌恶,勿与知之,密将药于别室中修合,与服亦不要言,致生疑惑),人参(上拣)1两半,黄耆(蜜炙)1两,当归(酒洗)1两,白术(土炒)8钱,芍药8钱,川芎8钱,熟地黄8钱,白茯苓8钱,牡丹皮8钱,肉桂炙5钱,甘草5钱。

制法上将热地黄另捣外,余药为细末,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不成,加老米烂饭捣之。

功能主治补气补血,还元返本。主产后大虚,及一切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酒或汤任下。未产之先备制各药,为未,候产后便合为妙。

摘录《医统》卷八十五

处方20、佛座须丸

处方茯苓1两,黄柏4两,砂仁7钱5分,远志7钱5分,猪苓7钱5分,茱萸肉7钱5分,莲须7钱5分,菟丝子7钱5分,甘草8分。

制法上为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梦遗。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处方21、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浸,去滑),川大黄半两(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桑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去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顽痹,心神烦闷,言语謇涩,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

处方22、冲关散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陈皮(去白)1两,木通1两,槟榔1两,青皮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关格不利,上焦有热,胸中痞闷,小便涩少或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小便通利为度。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23、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4两,白茯苓(去黑皮)4两,栝楼根5两,地骨皮5两,甘草(炙)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渴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先以水2盏,加小麦1匙,竹叶2-7片,生姜1枣大(切),大枣2枚(劈破),同煎至1盏半,去滓下药末,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24、白物神散

处方土茯苓(炒)15钱,当归5钱,川芎5钱,薏苡仁5钱,牡丹皮5钱(炒),人参2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带下,因气滞,欲郁,血郁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

摘录《产科发蒙·附录》

处方25、安胎饮

处方芎䓖1两,阿胶1两(炙燥),艾叶1两,当归1两(切,焙),人参1两,甘草1两(炙,锉),白茯苓1两(去黑皮),黄耆1两(锉),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气不安,腹痛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26、还元丹

处方山药(姜汁炒)、白茯苓(去皮)、小茴香、薏苡仁(炒)、莲肉(去皮心)、砂仁(炒)、神曲半斤,粉草半斤(二味共炒1时,不可焦)。

制法上为末,用黄牛胎犊一条,1斤以下者佳,熬膏,入糯米粉4两,和成硬糊样,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补肾。主脾泄、肾泄。

用法用量方中除神曲、粉草外,余药用量原缺。

注意老人尤宜常服。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27、加味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制)2钱半,茯苓1两半,陈皮1两,五味子1两,人参半两,细辛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煎服。

摘录《直指》卷八

处方28、龙脑青葙丸

处方龙脑半两(细研),青葙子1两,人参1两(去芦头),车前子1两,白茯苓1两,芎藭1两,羌活1两,细辛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石决明1两(捣细,研,水飞过),黄耆(锉)1两,牛黄半两(细研),旋覆花3分,麝香1分(细研),曾青半两(烧过,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风虚,时多冷泪,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煎羌活汤嚼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29、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5钱,茯苓1两,生甘草2钱,金银花1两,牛膝5钱炒,白术1两。

功能主治多骨痈骨消后,疮口肌肉难生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处方30、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晒干)1两,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数经分娩,血风委积,肌体羸瘦,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同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31、加减异功散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黄芩、柴胡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痎疟日久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送下,日3服。得汗而解。或加九肋鳖甲作丸,服之尤妙。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

处方32、加味人参养胃汤

处方人参8分,茯苓8分,陈皮8分,半夏(姜汁炒)8分,厚朴(姜汁炒)8分,苍术(米泔炒)8分,藿香8分,当归8分,川芎8分,草果(去壳)8分,乌梅1个,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虚人患疟初起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寒多,加官桂;热多,加柴胡;汗多,去苍术、藿香、川芎,加黄耆、白术;饱闷,加青皮、砂仁,去人参;渴,加麦门冬、知母,去半夏;泻,加炒白术、芍药;泻不止,加肉豆蔻,去厚朴、草果;呕哕,加白术、山药(炒)、砂仁(炒),去草果、厚朴、苍术;痰多,加贝母、竹沥,去半夏、草果;内热盛,加黄芩,去半夏;长夏暑热盛,加香薷、扁豆,去半夏、藿香。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处方33、还元丹

处方黄犍牛肉不拘多少(去筋膜,切作棋子大片,用河水洗数遍令血味尽,仍浸1宿,次日再洗1-2遍,水清为度。用无灰好酒入瓷器坛内,重泥封固,用桑柴文武火煮1昼夜,取出焙干为末,其至如黄沙为佳,焦黑无用。每用末半斤,入后药1斤为则),山药4两(重用葱、盐炒,去葱、盐,为末),白茯苓4两(用坚实者,为末),莲肉4两(去心,葱、盐炒),小茴香4两(去枝梗,微炒香,末)。

制法上为末,用红枣20个,蒸烂,皮肉相离捞起,剥去皮核,研为膏,加好酒入药和剂为丸(切勿用面糊、米饮之类),如梧桐子大,晒干透心。

功能主治安五脏,消百病,能令瘦者肥,补虚损,实精髓,固元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补养还元丹”。

摘录《臞仙活人心方》卷下

处方34、加味十全大补汤

处方黄耆(蜜水炒)5分,人参(去芦)5分,白术(去油芦,炒)5分,白茯苓(去皮)5分,甘草(炙)5分,当归(酒洗)8分,川芎8分,白芍(酒炒)8分,熟地黄8分,大附子(面裹煨,去皮脐)3分,沉香3分,木香3分,乌药5分,牛膝(去芦,酒炒)5分,杜仲(去皮,酒炒)5分,木瓜5分,防风(去芦)5分,羌活5分,独活5分,薏苡仁5分,肉桂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左瘫右痪,年久不愈。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35、补肺散

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钟乳粉1两,白石英(细研,水飞过)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耆3分,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2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气喘乏力,吃食全少,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煮姜、枣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36、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5分(炮),茯苓1钱,甘草(炙)3分,栀子(炒)1钱,黄连(姜汁拌炒)1钱5分,川芎1钱,白术1钱,干姜(炒)5分,苍术1钱,香附1钱,牡荆子(炒另研)1钱半。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时常胃口作痛,及恶心吐清水不快。

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稍热服。如胃口疼甚,加生姜自然汁1合;挟虚者,加人参1钱。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丹溪方

处方37、加减七气汤

处方半夏(制)2两半,人参1两,辣桂1两,厚朴(制)1两,茯苓1两半,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气郁呕吐。

用法用量每3钱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加本香亦得。

摘录《直指》卷七

处方38、长春酒

处方黄耆(蜜炙)、人参、白术(去芦)、白茯苓(去皮)、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官桂、橘红、南星、半夏(姜炒)、苍术(米泔水浸)、厚朴(姜炒)、砂仁、草果仁、青皮(去瓤)、槟榔、丁香、木香、沉香、五味子、藿香、木瓜、石斛、杜仲、白蔻壳、薏苡仁、枇杷叶、桑白皮(蜜炙)、神曲(炒)、麦芽(炒)、甘草(炙)。

制法上药各制了,净称3钱,等分为20包。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壮筋骨,和脾胃,宽胸膈,进饮食,祛痰涎,行滞气,消酒食,除寒湿。

用法用量每用1包,将生绢袋盛之,浸酒1斗,春7、夏3、秋5、冬10日,每日清晨服1杯;甚为有效。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引刘三川方

处方39、两利汤

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薏仁1两,人参1钱,甘草5分,白芍1两,当归1钱,肉桂3分,防风5分,半夏1钱。

功能主治卒中之后,手足流注疼痛,久之则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4剂而疼痛止,再服10剂而麻痹愈,再服10剂而屈伸尽利矣。

各家论述方中补多于攻,用防风以散风,而不用泽泻、猪苓以利水,盖因虚而成风湿,既祛其风,何可复泻其水。况方中白术、意仁未尝非利水之药也。于补水之中以行其利水之法,则水易流,而无阻滞之虞。水湿既去,而风难独留,故少用防风以表邪,而孤子之风邪,无水既于作浪,不必多用风药,而风无不除也。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40、导气抑留汤

处方香附子、萝卜子、乌药、苏子、厚朴、桔梗、羌活、防风、半夏(制)、茯苓、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瘰疬先从右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处方41、补气养血汤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

功能主治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处方42、加味全匮肾气汤

处方大熟地6钱,淮山药3钱(杵),丹皮钱半(醋炒),淡附片钱半,山萸肉2钱,浙茯苓3钱,泽泻钱半,紫瑶桂5分(炼丸吞),北五味1钱(杵),莹白童便1杯(分冲)。

功能主治伤寒夹阴,误服升散,及温热多服清凉克伐,以致肾中虚阳上冒,而口鼻失血,气短息促,其足必冷,小便必白,大便或溏或泻者。

各家论述以六味地黄为君,壮水之主,以镇阳光;臣以桂、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佐以五味酸收咸降,引真阳归纳命门;使以童便速降阴火,以清敛血溢。此为滋补真阴,以收纳元阳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3、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黄耆、升麻、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虚及胃弱,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致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二

处方44、白术丸

处方白术、茯苓、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体重,嗜卧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半两,水2盏,加生姜7片,煎1半,取清水调神曲末2钱服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处方45、当归内补丸

处方熟地240两,茯苓120两,当归120两,黄耆120两,川芎120两,肉桂(去粗皮)60两,白芍120两,苁蓉120两,白术(炒)120两,甘草30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补气和荣,调经养血。主血虚崩漏,月经不准,腰酸腿痛,身体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6、甘草散

处方甘草1两,干姜1两,干地黄1两,茯苓1两,羊脂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2两,吴茱萸2两,桂心2两,栀子仁15枚。

功能主治卒中恶,贼风寒冷入腹便绞痛,或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胸满,胁痛如刀刺,口噤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脂烊尽,分3服。欲利者,加大黄2两。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七

处方47、加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1两5钱,黄耆1两5钱,槐花1两,黄柏1两,杜仲1两,白芷1两,山茱萸8钱,独活8钱,山药8钱,牡丹皮6钱,茯苓6钱,泽泻6钱,白附子2钱。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阴血不足,痔疾疼痛。

用法用量《杏苑》有知母,槐花作“槐角”。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8、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当归、山栀子、连翘。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汤火伤,患处肉未死而作痛者。

用法用量若患处肉死已溃而不收敛者,用四君子加芎、归、黄耆。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九

处方49、杜若散

处方杜若1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山茱萸1两,蔓荆子3分,茵芋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飞廉3分,石膏1两,藁本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芎䓖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头风目眩,心胸痰壅,不下饮食,及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50、加味猪苓汤

处方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泽泻、白术、麦门冬(去心)、百药煎、黄连(去须)、大黄(煨)、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热痢,血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温服。血痢,加阿胶、蒲黄。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51、沉香散

处方茯苓2钱,沉香1钱,丁香1钱,木香1钱,藿香1钱,川厚朴(制)1钱,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生胃气,止吐泻。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1字,米饮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处方52、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白术2两,赤茯苓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1两,柴胡1两(去苗),大腹皮2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劳实,四肢不举,五脏不调,胀满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饴糖、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3、导痰汤

处方旋覆花、半夏、陈皮、荆芥、五味子、前胡、白芍药、杏仁、桔梗、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准信,痰闭子宫,不能受胎,其人肥白,腹不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处方54、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川芎、黄耆、甘草、罂粟壳(去蒂萼穰,切,蜜炒)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久患痢疾,服药巳多,而疾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枣子1枚,乌梅1个,水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55、防己丸

处方防己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牵牛子(洗去黑汁,焙干)1两,白术1两,玄参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海蛤1两半,泽泻1两1分,郁李仁(汤浸,去皮尖)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不愈,变成肺气,或上气喘急,夜卧不得,奔豚气频发,急喘,渐成水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56、补骨脂汤

处方补骨脂2钱(合桃肉炒),益智1钱5分,苁蓉4钱,熟地5钱,当归2钱,人参2钱,茯苓2钱,远志5分(甘草水炒),白芍1钱,丹参2钱,牛膝2钱,大枣2枚,姜3片。

功能主治则气馁,骨节无力,神情不安。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57、白僵蚕散

处方僵蚕、蝉退、防风、甘草、苍耳子、白芷、川芎、茯苓、荆芥、厚朴、陈皮、人参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冷风丹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豆淋酒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处方58、补肝散

别名细辛汤

处方羚羊角2两,防风2两,羌活3两半,车前子3两半,人参3两半,茯苓3两半,细辛3两半,黑参3两半,黄芩3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内障。

用法用量细辛汤(《普济方》卷七十六)。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处方59、连翘散

处方人参5钱,连翘5钱,茯苓5钱,防风5钱,川芎5钱,天花粉5钱,黄柏3钱,荆芥3钱,栀子仁3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

用法用量淡竹叶煎汤,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

处方60、苁蓉丸

处方苁蓉(酒浸)半两,磁石(煅碎)半两,熟地黄半两,山茱萸花半两,桂心半两,山药(炒)半两,牛膝(酒浸)半两,茯苓半两,黄耆(盐汤浸)半两,泽泻半两,鹿茸(去毛,切,醋炙)半两,远志(去心,炒)半两,石斛半两,覆盆子半两,五味子半两,萆薢半两,破故纸(炒)半两,巴戟(酒浸)半两,龙骨半两,菟丝子(酒浸)半两,杜仲(去皮,锉,姜汁制,炒丝断)半两,附子(炮,去脐)1个重6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肾。主消渴,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口干舌燥,引饮无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米饮送下。服真珠丸后次服本丸。

摘录《三因》卷十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