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黑芝麻的处方(五)

浏览

黑芝麻(别名胡麻、巨胜、狗虱、乌麻、乌麻子、油麻、油麻子、黑油麻、脂麻、巨胜子、黑脂麻、乌芝麻、小胡麻),味甘;性平,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主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脚痿软、须发早发、肌肤干燥;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痈疮湿疹;风癞疬疡;小儿瘰疬;汤火伤;痔疮。小编整理出含有黑芝麻的处方共34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300共60个。

处方1、复春丹

处方杜仲(酥炒断丝)1两,破故纸(酒浸1宿,用脂麻炒黄色)1两,萆薢(酥炙黄)1两,巴戟(去心)1两,沉香5钱,胡桃5-7个(去皮)。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服。每服药时,先嚼胡桃1枚,同药温酒送下,干物压之。

注意忌食油腻之物,猪、羊血,绿豆粉,芫荽,浆水冷物。

摘录《瑞竹堂方》卷二

处方2、济生大丹

处方脂麻1斗,黄豆1斗,糯米1斗(水淘蒸熟,晒干,焙炒),熟地10斤,黄耆(蜜炙微炒)5斤,山药五斤,白术3斤。

制法上为细末,红枣10斤,煮烂去核,同捣烂,炼蜜为丸,每丸重5钱。

功能主治耐饥却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化下。

摘录《同寿录》卷四

处方3、拨云翳还睛丸

处方密蒙花1两,木贼1两,白蒺藜1两,蝉蜕1两,青盐1两,薄荷5钱,香白芷5钱,防风5钱,生甘草5钱,川芎(雀脑者)5钱,知母5钱,荆芥穗5钱,枸杞子5钱,白芍5钱,黑脂麻5两,当归(酒洗、晒干)3钱,甘菊花6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终身眼不昏花。主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丸,饭后细嚼,苦茶送下。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4、李冢宰药酒

处方桃仁1斤,杏仁(俱去皮尖)1斤,脂麻(去皮,炒熟)1升,苍术(去皮)4两,白茯苓3钱,艾(揉去筋)3钱,薄荷3钱,小茴香3钱,好铜钱5文,荆芥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作一块,高烧酒一大坛,入药煮一时,将药煮散,厚纸封,埋土中七日。

功能主治明目养血,除膈气,去风湿,驻颜益寿。主虚损咳嗽。

用法用量取出,空心饮2-3杯。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5、金光明目丸

处方甘草1两,枸杞(共4两,分四制:1两用脂麻炒,1两用花椒炒,1两用童便浸炒,1两用盐水浸炒,制完听用)1两,熟地1两,生地1两,麦冬1两,密蒙花1两,白菊1两,赤芍1两,牡蛎1两,磁石(煅)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蝉蜕(洗去土)1两,谷精草1两,山栀1两,泽泻1两。

制法上共枸杞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风内障,肾虚,不论老幼,远近血枯诸眼症。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早、午、晚食后滚水送下。

摘录《眼科秘书》卷上

处方6、还睛丸

别名还明丸

处方柏叶、白脂麻、椒目、邓菊花、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目疾。

用法用量还明丸(原书同卷引《简奇方》)。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处方7、灵中散

处方陈大蜂巢1个,白矾、脂麻。

制法上装入蜂巢内,火烧之,小油调。

功能主治背疽等疮。

用法用量扫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处方8、固精明目菟丝子丸

处方赤何首乌8两,白何首乌8两(极大者,米泔水浸1宿,瓷瓦片刮去粗皮,捶碎,如指顶大。取黑豆、牛膝酒洗同入砂锅木甑,铺作数层,上多盖黑豆蒸之,待黑豆香熟取出晒干,务以9蒸9晒为度),菟丝子8两(无灰酒浸,砂锅煮裂,入石臼中捣成饼,晒干,焙干,杵碎,用人乳拌,晒干),川当归8两(酒洗,去头尾用身),大贝母8两(圆白无浊者,去心),川续断4两(折断,有烟尘出者,去芦),甘枸杞8两(人乳拌,晒,焙干),山茱萸8两(鲜红润泽者,去核),川牛膝8两(去芦,以手折断,不见铁),补骨脂4两(去浮子,以黑脂麻半斤拌炒出火),芡实8两,莲肉8两(去心),白茯苓8两(人乳拌,晒干3次),赤茯苓8两(用黑,牛乳拌,晒干3次),远志肉8两(甘草水煮,去骨,晒干),辽参量其人可服几何(但不得过8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须用石磨、石碾,不见铁,每药末1斤,用好蜜12两,炼得滴水成珠,和药入石臼,木杵30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倍长精神,久服乌须黑发。主血气两虚,精神不足,无血养心,腰足酸软,四肢少力,或幼年亏损,或耳目失于聪明,精少寒心,动而精自出,中痿而无子,及痰火风湿,心劳少食,健忘,遗精梦泄,头目晕昏,耳鸣眼花,久患白浊。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白滚汤吞服2钱5分,晚用酒吞服2钱。经水不调,气血枯竭,减去远志,加益母草8两(醋煮)、香附米4两;求嗣者,加紫石英4两(醋淬7次),服4斤。

注意忌萝卜、诸牲血、煎炒、胡椒、蒜等及糟腌之物。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处方9、补髓青娥丸

处方破故纸(酒浸1宿,以脂麻炒令香)4两,菟丝子(淘净,酒浸1宿,烂研成饼,候干微炙)4两,韭子(炒)1两,胡桃1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与胡桃肉同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10、还元丹

别名不老丹、延年益寿不老丹、延年益嗣丹、延寿不老丹、延年益寿丹

处方何首乌1斤(鲜者,只用竹刀刮去皮;干者,米泔水浸软刮皮。四制,忌铁,砂锅或瓦器盛酒,生脂麻蒸1次,晒干;羊肉1斤蒸1次,晒干;酒拌蒸1次,晒干;黑豆蒸1次,晒干。一方黑羊肉1斤、黑豆3合,量用水,上加竹炊笓置药,盖蒸熟透,晒干),生地黄3两,熟地黄3两(酒浸,焙干,各取末1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米泔水浸,去心,各取末1两),人参1两(取末5钱),白茯苓(去皮)3两(打成块,酒浸,晒干),地骨皮3两(童便浸,晒干,各取末1两,忌铁)。

制法上取首生男孩乳汁6两,白蜜10两,炼同一器中,合前末为膏,瓷器贮,勿泄气。

功能主治千益百补。延年益寿。主诸虚。

用法用量不老丹(《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延年益寿不老丹(《摄生众妙方》卷二)、延年益嗣丹(《摄生众妙方》卷十一)、延寿不老丹(《医学入门》卷七)、延年益寿丹(《饲鹤亭集方》)。

注意此方为阴虚血热者宜之,诸阳虚者不可用。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11、长生不老丹

处方青盐3两(用水五碗,煎至3碗,澄清,听用),黑豆1升(肥者,听用),何首乌5斤(米泔水泡,铜刀刮去皮,将黑豆并青盐水,对酒各1半,同煮何首乌干,去筋),白茯苓8两,赤茯苓8两,归身8两(酒洗),白扁豆(姜汁浸,酒、水各半煮干)8两,芡实(去壳,炒)8两,薏米仁(炒)8两,天冬8两(去心),麦冬8两(去心),知母8两(酒炒),枸杞8两(酒炒),菟丝子8两(酒煮),莲肉(去心)8两,牛膝(酒浸)8两,冬青子(酒浸)8两,黑脂麻(酒拌炒)8两,覆盆子(酒蒸)1两,川巴戟(酒浸)8两,人参量加。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健脾,补气养血,顺畅三焦,培补五脏,乌须发,固齿牙。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12、龙蚝理痰汤

处方清半夏4钱,生龙骨6钱(捣细),生牡蛎6钱(捣细),生赭石3钱(轧细),朴消2钱,黑脂麻3钱(炒,捣),柏子仁3钱(炒,捣),生杭芍3钱,陈皮2钱,茯苓2钱。

功能主治因思虑生痰,因痰生热,神志不宁。

各家论述此方,即理痰汤以龙骨、牡蛎代芡实,又加赭石、朴消也。其所以如此加减者,因此方所主之痰,乃虚而兼实之痰。实痰宜开,礞石滚痰丸之用消、黄者是也;虚痰宜补,肾虚泛作痰,当用肾气丸以逐之者是也。至虚而兼实之痰,则必一药之中,能开痰亦能补虚,其药乃为对证,若此方之龙骨、牡蛎是也。盖人之心肾,原相助为理。肾虚则水精不能上输以镇心,而心易生热,是由肾而病及心也;心因思虑过度生热,必暗吸肾之真阴以自救,则肾易亏耗,是由心而病及肾也。于是心肾交病,思虑愈多,热炽液凝,痰涎壅滞矣。惟龙骨、牡蛎能宁心固肾安神清热,而二药并用,陈修园又称为治痰之神品,诚为见到之言,故方中用之以代芡实,而犹恐痰涎过盛,消之不能尽消,故又加赭石、朴消以引之下行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3、白龙膏

处方沉香2钱半,白檀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半,木香1钱半,白附子1钱,桔梗1钱,白及2钱,白蔹半两,白芷1钱半,白薇1钱,白术1钱半,黄耆2钱半,川芎1钱半,甘草2钱,防风2钱半,白芍药2钱半,当归(洗,焙)半两,生干地黄1钱,瓜蒌根1钱半,杏仁(汤浸,去皮尖)2钱,桑白皮2钱,桃仁(汤浸,去皮尖)2钱,木鳖子(去壳)2钱半,人参(去芦头)2钱半,木通2钱半,独活2钱半,川升麻2钱半,槐白皮2钱半,零陵香叶2钱半,苦参1钱,腊日澄清脂麻油1斤2两,上好瓦粉14两。

制法上为粗末,用上项油浸7日7宿,于净石锅或银器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色,放温,以新绵滤去滓,于瓷罐子内密封,澄3日3宿,候取出倾于锅内,以慢火轻温,再滤去滓,倾在上好瓷碗中,用慢火再熬动,次下黄蜡14两,用竹蓖子不住手搅令匀,放温,次入瓦粉再搅令匀,以慢火再轻熬动,抬下搅令匀,续次再上火,3日方欲成膏,于瓷盒内盛密封。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焮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药时,用软白绢子上摊药,贴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14、观音茶

处方黑脂麻1斤(微炒),藕粉1斤,山药1斤(微炒),粘黄米1斤(面炒),白糖1斤,莲肉(微炒)8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补虚损。主咳嗽。

用法用量每日当茶汤,不拘多少,滚水冲服。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15、白龙膏

处方轻粉5钱(另研),白薇1两,白芷1两,白蔹1两,黄耆1两,商陆根1两,柳白皮1两,桑白皮1两,乳香2两(另研),定粉(另研)8两,黄蜡8两,杏子油1斤(如无,用脂麻油)。

制法上7味锉,油内揉浸3日,于木炭火上煎,令白芷黄色,滤去滓,于油中下黄蜡、乳香后,溶开出火,再滤,候微冷,下轻粉、定粉急搅,至冷,瓷盒内收贮。

功能主治清血脉,通气脉,消毒败肿,止痛生肌。主头面五发恶疮及烧汤冻破溃烂。

用法用量每用绯绢上摊用之。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16、立溃拔毒膏

处方糯米1两(南星、当归、赤芍各3钱同炒),硇砂3钱,斑蝥3钱,好石灰1两(皂角烧烟熏,共为末),桑柴灰3两,真炭灰3两,皂角灰3两,毛竹(去青,煅灰)3两,脂麻楷灰3两。

制法上以五样灰淋汁,锅内慢火熬之,面上起白霜为度,调前4味。

功能主治诸般恶毒,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点于患处。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17、白膏药

处方官粉4两,脂麻油9两。

功能主治疔疮,及一切恶疮。

用法用量上药沙铫内文武火慢煎,不宜大火,火大色黄,火小透油。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三

处方18、六黑丸

处方夜明砂4两,望月砂4两,晚蚕砂4两,野马料豆(另研)4两,黑脂麻8两。

制法俱勿见火,晒干为末,用大黑枣子8两煮烂去皮核,连汤捣和为丸。

功能主治虚目疾。

用法用量每早服2钱,用开水送下。

摘录《绛囊撮要》

处方19、六黑丸

处方桑椹子2两,青葙子2两,决明子2两,夜明砂2两,黑脂麻2两,野料豆2两。

制法将黑脂麻另研起头,余药共为细末,冷开水为丸,如绿豆大,约成丸9两6钱。

功能主治滋阴明目。主肝肾两亏,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20、六黑丸

处方望月砂4两,夜明砂4两,女贞子3两,马料豆3两,黑脂麻3两,大枣6两。

功能主治平肝滋阴,明目养精;常服益寿延年。主一切目疾,无论远年近日,昏睛散光,风热赤烂。

用法用量上为末,大枣打烂糊为丸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21、复春丹

处方杜仲(酥炒断丝)破故纸(酒浸一宿,用脂麻炒黄色)萆薢(酥炙黄)巴戟(去心)各30克 沉香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服,每服药时,先嚼胡桃1枚,同药、温酒送下,干物压之。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22、神应黑玉丹

处方刺皮十六两,猪悬蹄一百只,牛角腮十二两,槐角六两,雷圆、脂麻,各四两;乱发(皂角水洗净.焙)、败傻,各八两;苦楝根五两。上碎用,瓮罐内烧存性,碾为细末,入乳香二两,麝香八钱,研令和匀,用酒打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久新肠风痔俈,着床头,痛不可忍者,服此药不过三、四次,便见功效。初得此疾发痒或疼,谷道周回多生硬核,此是痔,如破是俈,只下血是风。皆因酒、色、气、风、食五事过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医涂治,病在肠自有虫,若不去根本,其病不除,此药的有功效。

用法用量每服八粒,先细嚼胡桃一个,以温酒吞下,空心,晚食前,日二服,如病甚,日三服。切忌别药,不过三、两日永除根本。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3、理痰汤

处方生芡实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捣)9克 柏子仁(炒,捣)6克 生杭芍6克 陈皮6克 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溃于肺中,喘促咳逆;停于心下,惊悸不寐,滞于胃口,胀满哕呃;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着于关节筋骨,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眩晕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陈皮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子仁之滞腻。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4、七宝美髯丹

处方赤白何首乌各500克(米泔水没三四日,去皮切片,用黑豆2升同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晒干)赤白茯苓各500克(去皮,研末,以人乳拌匀晒干)牛膝250克(酒没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晒干)当归240克(酒没,晒)枸杞子240克(酒浸,晒)菟丝子240克(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120克(以黑脂麻拌炒)

制法上药石臼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固精,鸟发,壮骨,续嗣延年。治肝肾不足,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崩漏带下,肾虚不育,腰膝疫软。

用法用量每服9克,盐汤或温酒送下。

注意本方配制忌用铁器。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八引邵应节

处方25、润肠汤

处方麻子仁4.5克(研细,用水浸,滤去皮,取浓汁)脂麻6克(微炒,研,用水浸,取浓汁)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熟,研如泥)30克 荆芥穗(捣末)30克

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治大便秘涩,连日不通。

用法用量上药煎数沸,人盐少许,如煎茶,煎时不宜过久,恣意饮之,以利为度,空腹时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26、槐枝散

处方槐枝1两,巨胜子(炒令黑色)1两,生干地黄1两,皂荚1挺(长1尺,不驼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