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黑参的处方

浏览

黑参(别名玄台),味苦;性寒,清热利咽;解毒消肿。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口舌麋烂;淋巴结肿,本文介绍了含有黑参的处方67个。

处方1、横翳还睛丸

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生地黄2两,黄芩1两,防风2两,细辛5钱,五味子半两,黑参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虚肝邪胃热,上冲于脑,脑脂下流入眼,致成内障,睛生横翳,又称剑脊翳,形如剑脊,自瞳中映出于外,中高边薄,横格于瞳人中心,色白如银。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茶清送下。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2、黑参丸

处方黑参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绵裹,噙化咽津。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3、马兜铃丸

处方马兜铃1两半,柴胡1两半,茯苓1两半,黑参1两,桔梗1两,细辛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痒极难忍,外障。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处方4、黑参汤

处方黑参2钱,苦参2钱,栀子(研)2钱,菊花2钱,黄连2钱,枳壳(麸炒)2钱,草决明2钱,车前子2钱,防风2钱,大黄(炒)2钱,升麻2钱。

功能主治心经实火,大眦肉色深红,时觉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5、羚羊角饮子

别名黑风羚羊饮

处方羚羊角1两,羌活1两,黑参1两,细辛1两,桔梗1两,黄芩1两,柴胡1两,车前子1两半,茺蔚子1两半,防风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黑风内障。

用法用量黑风羚羊饮(《金鉴》卷七十七)。本方用法,原作丸剂,与方名不符,据《金鉴》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处方6、等凉丸

处方黑参、龙胆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肝经热毒,清利头目,凉血消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稍空腹用人参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处方7、蔓荆子散

处方蔓荆子1两,防风1两,独活1两,黑参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黄芩1两,甘菊花1两,甘草(炙)1两,秦皮1两,地肤子1两,细辛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脏壅热,风毒所攻,眼赤肿痛,生胬肉侵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8、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1两5钱,黄耆2两,茺蔚子2两,黄芩1两,天门冬1两,黑参1两,知母1两,桔梗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赤膜下垂外障。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治眼科龙木论》卷六

处方9、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2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大黄1两,天门冬1两,黑参1两,黄芩1两,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目疼痛外障。初患之时,忽然发动,疼痛如锥刺,睑皮亦如火炙。

用法用量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浑,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10、除热饮

处方大黄1两,知母1两,防风1两,黄芩1两,黑参1两半,茺蔚子1两半,菊花1两半,木贼1两半。

功能主治小儿疳伤眼目,疼痛羞明不开,乌睛上青翳如黑珠子,或白膜遮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3贴。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11、滑翳补肝汤

处方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散虚热。主因肝风冲上,脑脂流下所致滑翳内障。瞳心内一点如水银珠子之状,微含黄色,不痒不疼,无泪而遮蔽瞳神,渐渐失明,后则左右相牵俱损。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12、滑翳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利实热。主滑翳内障。瞳心内一点如水银银珠子之状,微含黄色,不痒不疼,无泪而遮蔽瞳神,渐渐失明,后则左右相牵俱损。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茶清送下。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13、黄连解毒散

处方黄连、黄芩、黑参、龙胆草、荆芥、栀子、天花粉、茵陈、生地黄、车前子、桔梗、连翘。

功能主治酒毒所致白睛黄赤。

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3盏,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14、羚羊解毒汤

处方紫草1钱,黑参1钱,柴胡8分,荆芥6分,蝉蜕4分,川芎5分,红花3分,山楂1钱,连翘8分,木通7分,羚羊角尖(镑细)1钱。

功能主治小儿痘初起,根窠不分,颧颊一片如朱涂。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羚羊角末,搅匀服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15、柴胡饮

处方柴胡8分,防风8分,荆芥8分,黑参8分,大黄2钱,黄芩1钱,滑石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痘疮初起热甚,表里俱实。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16、凉膈散

处方芒消1钱,大黄1钱,车前子1钱,黑参1钱半,黄芩1钱,知母1钱,栀子(炒)1钱,茺蔚子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中积热,肝经风毒上冲于目,而致睑硬睛疼,初患之时,时觉疼胀,久则睑胞肿硬,眼珠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八

处方17、羚羊饮

处方羚羊角(镑)1钱5分,知母1钱,黄芩1钱,黑参1钱,桔梗1钱,柴胡1钱,栀子(炒)1钱,茺蔚子2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肺之热,冲于眼内,致生赤膜下垂。初患之时,气轮上边起赤膜一片,垂至风轮,下覆瞳仁,泪流痛痒。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八

处方18、茺蔚丸

别名茺蔚子丸

处方茺蔚子2两,人参2两,干山药2两,茯苓1两,石决明1两,大黄1两,黑参1两,黄芩1两,干地黄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鸡冠蚬内外障。

用法用量茺蔚子丸(《普济方》卷七十九)。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19、茺蔚散

处方茺蔚子2两,防风2两,黑参1两,细辛1两,大黄1两,枳壳1两,知母1两,芒消1两,芍药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冰瑕翳深外障。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20、羚羊补肝散

处方羚羊角3两(镑),人参3两,茯苓2两,防风2两,细辛1两,黑参1两,车前1两,黄芩1两,羌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风内障。

用法用量食后米汤调服2钱。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1、凉肝丸

处方防风2两,黄芩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大黄1两,知母1两,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斑疮入眼外障。小儿患斑疮时,不忌口将息,热气在肝,上冲入眼,目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肿便翳如银色。肝胆伏热而致五软,面红唇红,肌热。

用法用量先用秦皮汤洗之,然后每服10丸,空心以茶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龙木论》

处方22、凉血饮子

处方生地黄1钱半,黄连5分,黄芩1钱,荆芥1钱,黑参1钱,红花3分,赤芍8分,丹皮8分,木通7分。

功能主治麻疹火毒炽盛,紫赤而黯。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3、凉肝散

处方川大黄半两,桔梗半两,黄芩1两,羚羊角1两,黑参1两,人参1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毒风在肝脏,积血睑眦之间,而致混睛外障,初患之时先疼后痒,碜涩泪出,怕日羞明,白睛先赤,发歇无定,渐渐眼内赤脉横立遮睛,如隔纱看物,难以辨明。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先镰洗钩割,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24、除风汤

处方防风2两,犀角1两,大黄1两,知母1两,黄芩1两,黑参1两,桔梗1两半,羚羊角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睑生风粟外障,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泪出涩痛,如米隐一般;积久年深,翳膜昏暗,渐渐加重。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25、酒调洗肝散

处方黑参、大黄、桔梗、知母、朴消、栀子、黄芩。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热气上攻无时,黑睛痛者。蟹睛疼痛外障。

用法用量《眼科全书》无黄芩。热甚者,加生地、归尾。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6、独活丸

处方独活10分,防风10分,五加皮10分,白菊花10分,丹参10分,木香、槟榔5分,薏苡仁12分,黑参5分,大黄3分(炒),生干地黄8分,磁石(烧红,入醋淬5-7次,捣研,飞)5分。

制法上为末,入磁石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退后,但手足重,运动不稳者。

用法用量方中木香用量原缺。寒则加桂枝8分,而不得用大黄。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六引《治风经验方》

处方27、抽风汤

处方防风2两,大黄1两,细辛1两,桔梗1两,黑参1两半,黄芩1两半,芒消1两半,车前子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鸡冠蚬肉外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抽风散”。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28、还睛丸

处方人参1两,黑参1两,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1两,黄芩1两,防风2两,细辛2两,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横翳内障,因五脏虚劳,风毒冲上,脑脂流下,令眼失明。

用法用量宜先用金针拨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29、还睛散

处方人参2两,茯苓2两,车前子2两,黑参2两,防风2两,茺蔚子2两,知母2两,黄芩1两半(去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枣花翳内障,初患之时,微有头旋眼涩,渐渐昏暗,时时痒痛,脑热有花。黄黑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此状宜令针治诸穴脉,然后宜服本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30、护睛丸

处方木香1两,大黄1两,黄芩1两,黑参1两,射干半两,细辛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胎中受热,目患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31、芦荟消疳散

别名芦荟消疳饮

处方芦荟5分,胡黄连5分,石膏5分,羚羊角5分,栀子5分,牛蒡子5分,银柴胡5分,桔梗5分,大黄5分,黑参5分,薄荷4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牙根作烂,随变黑腐,臭秽难闻。

用法用量芦荟消疳饮(《喉证指南》卷四)。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处方32、防风散

别名圆翳防风散

处方茺蔚子2两,防风2两,桔梗2两,五味子2两,知母2两,黑参1两,川大黄1两,细辛1两,芒消1两,车前子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泄其热邪。主圆翳内障。脑脂流下,肝风上冲,玉翳青白,瞳仁端正,阳看则小,阴看则大。

用法用量圆翳防风散(《金鉴》卷七十七)。

摘录《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33、还睛散

处方防风1两,车前子1两,黑参1两,石决明1两,五味子1两,细辛1两,知母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眼痒极难忍外障,初患之时,忽然痒极难忍,此乃肝脏有风,胆家壅热冲上所使。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米汤调下。切宜镰洗出瘀血,火针针阳白、太阳2穴,后服本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处方34、当归蒲梗汤

处方薄荷、桔梗、知母、黑参、赤芍药、黄芩(酒炒)、生地黄、菊花、茺蔚子、当归、桑白皮、防风、川芎、白芷、甘草。

功能主治眼生翳,泪出羞明,发久不愈。

用法用量水1钟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5、龙胆饮

处方黄芩1钱,犀角1钱,木通1钱,车前1钱,黄连1钱,黑参1钱,栀子(炒黑)1钱半,大黄,芒消1钱半,龙胆草8分,淡竹叶8分,黄柏(酒炒黑)5分。

功能主治肝经湿热,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盘珠集》有知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36、补肝汤

处方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散虚热。主滑翳内障。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37、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细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行实热。主滑翳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茶清送下。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38、补肝汤

处方细辛1两,防风1两,茺蔚子1两,五味子1两,桔梗1两,黑参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散翳内障。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先用金针拔之,然后服本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39、甘桔汤

处方甘草、桔梗、山豆根、黑参、鼠粘子、荆芥等分,麦门冬倍用。

功能主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0、百部丸

处方天门冬(去心)1斤,杏仁(去皮尖,炒)6两,黄耆6两,百部根6两,瓜蒌根16两,紫苏22两,紫菀(去苗,洗)22两,马兜铃22两,黑参8两,肉桂(去粗皮)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干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愈,及咯唾脓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煎乌梅、甘草汤温下。

摘录《局方》卷四

处方41、龙脑天麻

处方甜瓜子50两(汤洗令净),浮萍草50两(拣,洗净),川乌50两(炮,去皮脐),地榆50两(去苗,刮削令净),黑参50两(洗净,焙)50两,天麻(去苗)100两(上6味为细末,用雪水、白沙蜜各15斤零10两同化开,用绢袋子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稠膏),生龙脑(研)8两,麝香(研)4两。

制法上为细末,除龙、麝外,用天麻乌头膏和搜令匀,放冷,入龙、麝再搜令匀,入臼内捣,搓为挺子。

功能主治一切风及瘫缓风,半身不随,口眼喎[音 wāi]斜,语涩涎盛,精神昏愦;或筋脉拘挛,遍身麻痹,百节疼痛,手足颤掉;及肾脏风毒上攻,头面虚肿,耳鸣重听,鼻塞口干,痰涎不利,下注腰腿,脚膝缓弱,肿痛生疮,又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干,头旋目眩,昏困多睡;或皮肤瘙痒,瘾疹生疮;暗风、夹脑风、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皂荚子大,与薄荷同嚼,茶、酒任下,不拘时候。治瘫缓风,并服见效;如破伤风,黑豆淋酒送下;要发汗,用煨葱、热酒并服3服,常服亦得。

摘录《局方》卷一

处方42、补肝散

别名细辛汤

处方羚羊角2两,防风2两,羌活3两半,车前子3两半,人参3两半,茯苓3两半,细辛3两半,黑参3两半,黄芩3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内障。

用法用量细辛汤(《普济方》卷七十六)。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处方43、败毒散

处方生地黄1钱5分,丹皮7分,柴胡7分,桔梗8分,薄荷5分,连翘8分(去心),牛蒡子8分(炒,研),黄柏5分(蜜水炒),天花粉8分,黄芩7分(酒炒),黑参8分,赤芍5分,金银花8分,甘草3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清胃利咽。主疹后口臭、口疮、唇烂,兼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麻科活人》有射干,赤芍,无白芍。

摘录《痘疹定论》卷四

处方44、回毒即消丹

处方净金银花5钱,生甘草1钱,人参2钱,黑参3钱。

功能主治痘疹回毒。

用法用量水2碗,煎3分,与小儿服之。1剂即消大半,2剂全愈。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六

处方45、地黄饮

处方生地3钱,熟地3钱,何首乌(生)3钱,当归2钱,丹皮1钱5分,黑参1钱5分,白蒺藜(炒去刺)1钱5分,僵蚕(炒)1钱5分,红花5分,甘草(生)5分。

功能主治血风疮,血燥痒盛不眠。

用法用量方中丹皮,《医钞类编》作“丹参”。

摘录《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46、地骨散

处方地骨皮、生地黄、黑参、甘草木通、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经受热,眼赤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47、冰翳还睛丸

处方人参1两,五味子半两,防风2两,知母2两,细辛半两,黄芩1两,桔梗1两,车前子2两,黑参1两,生地黄2两,茺蔚子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热肺风合邪,上攻入目,而致冰翳内障,瞳色坚实,白亮如冰之状。无论阴处及日中视之,皆一般无二。其睛内有白色隐隐透出于外。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以茶清送下。

摘录《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48、白虎化斑汤

处方石膏(生用)、知母、生甘草、蝉蜕、麻黄、大黄(生用)、黄芩、连翘、黑参、竹叶。

功能主治痘为火闷,不得发出。

用法用量水煎,大剂频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49、泻肝汤

处方防风 大黄 茺蔚子 黄芩 黑参 桔梗 芒消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入眼,致患鹘眼凝睛外障,初起痒痛泪出,眼珠难以回转,不辨人物者。

用法用量每次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50、天王补心丸

别名天王补心丹(《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120克 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 黑参 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 柏子仁 杜仲(姜汁炒)甘草(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热化痰。治失眠,惊悸,咽干口燥。

用法用量每次1丸,食后、临卧煎灯心、枣汤化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51、还睛散

处方桔梗 五味子 茺蔚子 黑参 黄芩各30克 防风 知母各60克 车前子 细茶各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涩翳内障。初患之时,朦胧如轻烟薄雾,渐渐失明。

用法用量以水150毫升,用散3克,煎至75毫升。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52、五泻汤

处方黄柏 知母 木通 栀子 生地黄 甘草 黑参 桔梗 黄芩 防风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脏虚火妄动,瞳人干缺。

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水煎,食后服。热甚,加羚羊角、犀角、黄连。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53、射干消毒饮

处方射干 黑参 连翘 荆芥 鼠粘子等分 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宣肺透疹,清热利咽。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54、龙脑天麻煎

处方甜瓜子(汤洗令净)、浮萍草(拣.洗净)、川乌(炮.去皮.脐)、地榆(去苗.刮削令净)、黑参(洗净.焙),各五十两。天麻(去苗)一百两。上六味,为细末,用雪水、白沙蜜各一十五斤零一十两同化开,用绢袋子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稠膏。生龙脑(研)八两,麝香(研)四两。上为细末,除龙、麝外,用天麻乌头膏和搜令匀,放冷,入龙、麝再搜令匀。入臼内捣千百杵,搓为挺子。每服一皂荚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及瘫缓风,半身不随,口眼斜,语涩涎盛,精神昏愦。或筋脉拘挛,遍身麻痹,百节疼痛,手足颤掉。及肾脏风毒上攻,头面虚肿,耳鸣重听,鼻塞口干,痰涎不利,下注腰腿,脚膝缓弱,肿痛生疮。又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干。头旋目眩,昏困多睡。或皮肤瘙痒,瘾疹生疮。暗风夹脑风,偏正头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与薄荷同嚼,茶酒任下,不计时候。治瘫缓风、并服见效。如破伤风,黑豆淋酒下。要发汗,用煨葱。热酒并服三服,常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5、摩挲圆

处方黑参(拣润者洗.焙干)、地榆(去苗)、川乌(炮.去皮.脐)、木香、丁香,各八两。天台乌药、熏陆香(用滴乳香别研)、雄黄(研飞)、乌犀(镑.别研细)、龙脑(别研)、辰砂(研飞)、自然铜(烧赤.醋淬)、麝香(别研),各四两。天麻(去苗)一斤。真珠末(细研)二两(阙以龙齿代)。

炮制上一十五味,为末研匀,炼蜜和圆如楮实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缓,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蹇涩,精神昏塞,步履艰难,或肌肉偏枯,手足曳,或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及气痹,并诸风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酒化下,不拘时候。服讫,避风处,衣被盖覆令汗出。患重者服一月全安,轻者半月瘥,初患五、七服可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6、磁石丸

处方磁石(烧赤,醋淬三遍)五味子 牡丹皮 干姜 黑参各30克 附子(炮)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露头风,风毒上冲,发为内障,初起眩晕,恶心呕吐,瞳仁大或小,眼前昏黑,不辨三光,致令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茶送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处方57、百部圆

处方天门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黄芪、百部根,各六两;瓜蒌根十六两,紫苏、紫菀(去苗.洗)、马兜铃,各二十二两;黑参八两,肉桂(去粗皮)四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干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差。咯唾脓血者,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煎乌梅甘草汤温下,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除热清肺汤

处方石膏9克 黑参 生地黄 赤芍 贝母 栝楼根各3克 麦门冬(去心)4.5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主麻疹尽透而壮热咳嗽,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59、门冬甘露饮

处方麦门冬6克(去心)黑参 黄芩 栝楼根 连翘各3克 生甘草1.5克 灯心20茎 竹叶20片

功能主治治麻疹热甚口渴。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60、清疳解毒汤

处方人中黄 川黄连(生)柴胡各1.5克 知母(生)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犀角(镑)黑参 荆芥 防风各3克 石膏(煅)4.5克

功能主治治疹后余毒上攻,致患走马牙疳,牙根溃烂,随变黑腐,臭秽难闻。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3克,灯心150厘米,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呕吐,加芦根15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61、地黄饮

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何首乌(生)各9克 当归6克 丹皮 黑参 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炒)各4.5克 红花 甘草(生)各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润燥,祛风止痒。主血风疮、旋耳疮迁延日久,血虚化燥生风,身体或耳内生疮如粟米,瘙痒无度,疮面粗糙,上覆痂皮或鳞屑,心烦便秘,夜不得寐。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椒、酒、鸡、鹅。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62、雷头泻肝散

处方黄芩 桔梗 大黄 芒消 车前子 川羌活 黑参 当归 知母各3克 龙胆草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滋阴明目。治雷头风,耳中雷鸣,头旋发热,瞳神色变,成红黄青白黑不定。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温服。

摘录《眼科金镜》卷二

处方63、防风散

别名圆翳防风散(《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茺蔚子 防风 桔梗 五味子 知母各60克 黑参 川大黄 细辛 芒消 车前子 黄芩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主圆翳内障。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薄烟轻雾;渐渐加重,继则黑睛上出现一点青白,宛如油点浮于水面,暗处视之,其翳青白而大;明处视之,其形差小。不痛不痒,渐至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64、黑参汤

处方黑参 黄芩 生地黄 赤芍药 菊花 青葙子 白蒺藜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肝滋阴,祛风明目。治肝经凤热上攻,眼目有黑花,状如蝇翅者。现用于玻璃体混浊属于肝经风热者。

用法用量每次12克,水煎服。

备注方中之玄参既能清肝经之邪热,又能滋阴降火为君;菊花、青葙子清肝祛风,白蒺藜疏肝行气,均为治风明目之要药为臣;黄芩、赤芍、生地黄清肝凉血,且地黄助玄参能增强滋阴之力,合为佐使。诸药同用,共奏清肝滋阴,祛风明日之功。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65、化斑汤

处方黑参6克 鼠粘子3克 柴胡2.4克 荆芥 防风各1.8克 连翘2.1克 木通2.4克 枳壳2.1克 蝉蜕1.5克 生甘草1.2克 灯心20茎 淡竹叶15片

功能主治化斑透疹。治痘与斑夹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一日二三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66、绿风羚羊饮

处方黑参6克 防风6克 茯苓6克 知母6克 黄芩2克 细辛3克 桔梗6克 羚羊角3克 车前子3克 大黄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绿风内障,头旋额痛,鼻、目牵引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67、青葙丸

处方菟丝子30克 茺蔚子30克 生地黄60克 青葙子60克 防风30克 五味子9克 黑参30克 柴胡30克 泽泻30克 细辛9克 车前子30克 茯苓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虚积热,眼目起初红肿疼痛羞明,涩泪难开,久则渐生翳膜,视物昏暗。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腹时用茶清送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