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荷叶的处方(七)

浏览

荷叶(别名蕸。),苦;涩;平;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主暑湿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叶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小编整理出含有荷叶的处方共40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61~404共44个。

处方1、参蛎三荷汤

处方党参31克,生牡蛎31克,荷叶15克,荷梗15克,荷叶蒂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暑止痢。主湿热内蕴,外受暑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崔宗汉方

处方2、白虎承气汤

处方生石膏24克(细研)生大黄9克 生甘草2.4克 知母12克 元明粉6克 陈仓米9克(荷叶包)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通便。伤寒阳明病,邪火壅闭,昏不识人,谵语发狂,大热大烦,大渴大汗,大便燥结,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水煎,元明粉冲服。

备注本方为白虎汤与调胃承气汤合方,一清胃经之燥热,一泻胃腑之实火,为胃火炽盛,液燥便闭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甘露内消丸

处方薄荷叶30克 川芎6克 桔梗(去芦头)9克 甘草3克 人参 诃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咽下,不拘时。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处方4、消风导赤汤

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 牛蒡子(炒,研)白鲜皮 金银花 南薄荷叶 木通各2.4克 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

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生奶癣,头顶或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疥癣者。

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六

处方5、荆芥散

处方生地15克(炒炭)荆芥15克(炒灰)白芍4.5克(醋炒)白术4.5克(炒炭)当归9克(醋炒)木香3克 茯苓4.5克 血余炭9克 荷叶9克(炒黑)败棕灰9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漏腹痛,脉弦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血热,加丹皮炭;血滞,加延胡炭;血中气滞,加香附炭;血气虚脱,加赤石脂;咳嗽,加桑皮;气虚,加人参;阴血虚,加阿胶珠、炒蒲黄;胃中寒,加炮姜炭,淡盐水炒。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处方6、八宝治红丹

处方荷叶5千克 石斛1.5千克 大小蓟1千克 香墨1千克 甘草1千克 白芍1千克 丹皮2千克,藕节2千克 侧柏炭2千克.黄芩2千克 百合2千克 栀子(炒焦)2千克 橘皮2千克 棕榈炭500克 贝母750克 生地1.25干克 竹茹1.25千克

制法上药十七味,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凉血止血。急怒肝旺,肺热火盛,吐血衄血,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7、上清丸

处方薄荷叶90克 硼砂15克 天花粉30克夭竺黄15克 风化消 百药煎 防风 孩儿茶各30克 桔梗21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口舌痛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口中,徐徐化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8、鸡苏散

处方甘草(炙)30克 桂府腻白滑石180克 薄荷叶(末)7.5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泻痢热疟,霍乱吐泻,酒食中毒,石淋;产后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蜜少许,温水调下,无蜜亦得,日三服。欲冷饮者,新汲水调服。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

处方9、辛夷汤

处方辛夷(去毛)甘菊花(去枝叉)吴白芷 前胡(去芦头)川芎 薄荷叶(去土)石膏 白术 赤茯苓(去皮)生干地黄 陈橘皮(去白)各30克 甘草(炙)60克

制法上药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热邪壅肺,肺气不利,头目昏眩,鼻塞声重,咯咛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日服三次。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0、桃仁桂心汤

处方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桂心 庵闾子各3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荷叶蒂21枚。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打损瘀血在脏,攻心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入朴消7.5克,搅令匀,空腹分为二服。以利下恶血为度。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三一一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处方11、四生丸

处方生荷叶 生艾叶 生柏叶 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捣烂,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有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备注方中生柏叶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荷叶清热止血散瘀;生艾叶性温而止血,有制约寒凉,防止留瘀之效。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止血之功。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七

处方12、青龙丹

处方甘草 贯众 茯苓 干葛 龙脑 薄荷叶 藿香各30克 缩砂150克(去皮)山茵陈叶 寒水石各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和丸,樱桃大,别研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盛,一切血妄行。

用法用量每次1丸,温开水化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五

处方13、神功丹

处方人中白60克 黄柏18克 青黛18克(水飞)薄荷叶18克 儿茶30克 冰片1.8克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牙疳。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搽患处,一日用七八次。涎外流不止者,吉。并以韭菜根煎水,频漱。若无涎则毒气内攻,即属重症。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14、清脾散

处方薄荷叶 升麻 甘草(减半)山栀仁(炒)赤芍药 枳壳 黄芩 广陈皮 藿香叶 石膏 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经伏热,风热乘袭,致生土疳眼(俗称偷针眼),眦部胞睑红肿,甚则出血流脓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水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15、十灰散

处方大蓟 小蓟 茅根 茜根 老丝瓜 山栀 蒲黄 荷叶 大黄 乱发

制法上药烧灰存性。

功能主治祛瘀生新,止血。治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藕汤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16、清震汤

处方升麻 苍术 干葛 甘草 鲜荷叶

功能主治治外感阳明经头痛,额前作痛,心烦痞满,呕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17、枸菊丸

处方甘菊花(拣净)枸杞各60克 川芎 薄荷叶各30克 苍术180克(米泔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水,去皮,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内外障眼,有翳晕或无翳,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清下,日进二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18、荷叶散

处方干荷叶60克 鬼箭羽30克 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蒲黄30克 刘寄奴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童便300毫升,生姜4克 生地黄7.5克,拍碎,同煎至180毫升,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

处方19、沆瀣丹

处方杭川芎(酒洗)锦庄黄(酒洗)实黄芩(酒炒)厚川柏(酒炒)各27克 黑牵牛(炒,取头、末)18克、薄荷叶13.5克 粉滑石(水飞)18克 尖槟榔23克(童便洗,晒)陈枳壳13.5克(麸炒)净连翘(除去心隔,取净)京赤芍(炒)各18克

制法上十一味,依方炮制,和匀焙燥,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导滞。治小儿一切胎毒,胎热胎黄,面赤目闭,鹅口口疮,重舌木舌,喉闭乳蛾,浑身壮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麻疹斑痧,游风疥癣,流丹斑疹,痰食风热,痄腮面肿,十种火丹,诸般风搐。

用法用量月内之儿,每服1丸,稍大者2丸,俱用茶汤化服。但觉微有泄泻,则药力行,病即减矣。如不泄,再服之。重病每日三服,以愈为度。

注意服药期间,乳母切忌油腻,胎寒胎怯,面色青白者忌服。

备注方中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大黄清中焦之热,又能推陈致新,活血除烦,导三焦郁火,从魄门而出;槟榔、枳壳行气利痰;川芎、薄荷散头面风热;连翘解毒除烦;赤芍调荣活血;牵牛,滑石清热利水,引邪热从小便而出。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导滞之功。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处方20、四味萸连丸

处方吴茱萸(炒)黄连(炒)神曲 荷叶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肝和胃。治肝胃不和,腹胀,噫气,吞酸,食不能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汤下。黄连当量病微甚,或炒黑、炒黄用之。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21、凉营清气汤

处方犀角尖(磨冲)1.5克 鲜石斛18克 黑山栀6克 牡丹皮6克 鲜生地18克 薄荷叶2.4克 川雅连1.5克 京赤芍6克 京元参9克 生石膏24克 生甘草2.4克 连翘壳9克 鲜竹叶30张 茅芦根各30克 金汁30毫升(冲服)。

功能主治凉营清气。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爆无津之重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痰多,加竹沥30毫升冲服。

摘录《喉够症治概要》

处方22、三黄宝蜡丸

处方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十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120克 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 刘寄奴 血竭各90克 孩儿茶 雄黄各90克 朴消30克 当归尾45克 铅粉 汞(即水银)乳香 麝香各9克 琥珀6克

制法各研极细末,称准和一处,将水银同铅粉在铁锅内火上热研成末,入前药内,共研匀;用炼净黄蜡750克,放瓷器内,坐滚水中化开,将药人内搅匀,待半冷,作小丸,贮瓷罐内。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痰迷心窍,致成怪症;癫狗、蛇虫咬伤及恶癌肿毒。现临床有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昏迷。

用法用量病重者每服3克,病轻者每服1.5克,热黄酒调服;倘受伤至重,连服数次。服药后,饮酒出汗更妙。如外用治疮,以香油隔滚汤化开,敷之。甚效。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处方23、青凤散

处方青果炭9克(烧存性)川贝 黄柏 儿茶 薄荷叶各3克 冰片2.4克 凤凰衣1.5克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再入乳钵内和研匀,收储瓷瓶封固。

功能主治治白喉及喉风一切热症。

用法用量用时取少许,吹患处。

摘录《喉症指南》卷四

处方24、飞虎散

处方白附子 香白芷 荆芥穗 石膏(煅,研)薄荷叶 天麻 川芎 防风各15克 两头尖30克(黑心者不用,明白者佳)苍术30克(泔浸)

制法上药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临卧时用温茶清调服。

注意服药后,忌食热物。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瑞竹堂经验方》

处方25、上清散

处方川芎 郁金 芍药 荆芥穗 薄荷叶 芒消各15克 乳香 没药各3克 脑子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头痛,眉棱骨痛,眼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鼻。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26、鲜冬瓜叶

处方鲜竹叶、鲜冬瓜叶各50克,鲜荷叶1张,冰糖适量。

制法水煎代茶,给患儿频频喂饮。

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小儿夏季热,经三年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用法用量每日1剂,连服7~10日。

摘录《食疗方》

处方27、防风通圣散

别名通圣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消各15克 石膏 黄芩 桔梗各30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荆芥 白术 栀子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风瘙瘾疹,苔腻微黄,脉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里闭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20毫升,温服。涎嗽者,加半夏15克(姜制)。

备注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消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出;更以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王旭高评本方说: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名日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

摘录《宜明论方》卷三

处方28、柴胡白虎汤

处方川柴胡3克 生石膏24克(研)天花粉9克 生粳米9克 青子芩4.5克 知母12克 生甘草2.4克 鲜荷叶1片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阳明。主暑疟,暑热化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29、加味温清饮

处方黄连6克,川芎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僵蚕10克,白蒺藜10克,生地15克,黄芪15克,山药15克,玄参15克,荷叶15克,白芍20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泻火散结。主血虚火旺,气阴受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方

处方30、启膈散

处方沙参9克 丹参9克 茯苓3克 川贝母(去心)4.5克 郁金1.5克 砂仁壳1.2克 荷叶蒂2个 杵头糠1.5克

功能主治润燥解郁,化痰降逆。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大便干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虚者,加人参;若兼虫积,加胡连、芜荑,甚则用河间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卜子、麦芽、山楂。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31、内消丸

处方莪术(炮)三棱(炮)各9克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牵牛(头末)250克 薄荷叶 皂角(不蛀者,水煮软揉取汁,去滓,熬成膏)沉香各15克

制法上药除皂角、牵牛末外,均研为末,再入牵牛末和匀,用皂角膏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疮肿初生,及瘰疬结核,热毒郁滞。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连翘煎汤送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32、十灰散

处方大蓟 小蓟 柏叶 荷叶 茅根 茜根 大黄 山栀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

用法用量上药烧灰存性,研极细,用纸包之,以碗盖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碎绞汁,或萝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调灰15克,食后服下。

备注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棕榈皮、侧柏叶性兼收涩,长于止血;由于治证属肝胃火盛,血热妄行,故于凉血止血药中,又配用桅子清泻肝胆之火;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丹皮与大黄同用,降火之中含散瘀之品,可使血止而不留瘀;且本方烧炭存性使用,则止血作用更着;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亦旨在增强凉血之功。

摘录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处方33、乳香膏

处方乳香30克 青薄荷叶120克

制法上二味,和研匀。

功能主治散毒,止痛。治发背初觉小,后五七日赤热肿高。

用法用量厚罨患处,上以青生绢靥盖之,觉干再以新水润之,常令湿润,三五度,其热毒自消散。

摘录《刘涓子鬼遗方》

处方34、全蝎散

处方全蝎12个(用新薄荷叶夹缚,慢火炙五次,酒浸开)僵蚕7.5克(炒,用新薄荷叶缚,慢火炙五次,酒浸开)南星(去脐,炮七次,切片,加生姜30克,薄荷5叶,捣成饼)防风 天麻(煨)琥珀 甘草(炙)辰砂(飞)川芎 附子(炮)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一岁0.5克,二岁1.5克,薄荷汤下。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35、青金散

处方龙脑 青黛 薄荷叶 盆消各3克 乳香0.3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脑明目。治风热上攻,目睛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0.15克,鼻内搐之。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36、蒲黄散

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 延胡索 生干地黄 甘草(炙)各22.5克 蒲黄(生)6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蜜少许,同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37、久嗽噙化丸

处方真龙脑薄荷叶105克 百部<酒浸,去心)105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天门冬(去心)60克 桑白皮(蜜炙)90克 枇把叶(蜜炙)90克 贝母(去心)60克 桔梗(米泔浸,蒸,去芦)30克 甘草(蜜炙)21克 天花粉60克 玄参30克 北五味(蜜炙)30克 款冬花60克 紫菀24克 真柿霜60克 橘红30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嗽。

用法用量不时噙化,临卧更佳。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38、清凉膏

处方生南星 薄荷叶各15克 荆芥 百药煎各9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目红赤肿胀,不能开合,痛如针刺,闷热泪如雨。

用法用量用冷水调成膏,贴眼角上。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39、靛花丸

处方靛花 薄荷叶(苏州者)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缠喉风,声不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睡噙化。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

处方40、山楂荷叶饮

处方山楂15克 荷叶12克

制法将山楂、荷叶水煎代茶。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消导通滞。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脂血症患者。

用法用量代茶饮,不拘时。

摘录《民间方》

处方41、生地八物汤

处方生地9克 山药4.5克 知母4.5克 麦冬9克 黄芩3克 黄连3克 黄柏3克 丹皮4.5克 荷叶6克

功能主治清胃滋肾。治中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42、清解汤

处方薄荷叶12克 蝉蜕(去足、土)9克 生石膏(捣细)18克 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治温病初得,头痛,周身骨节凌痛,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脉浮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3、芎藭汤

别名桂芎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芎藭 大黄(生)桂(去粗皮)庵稆子 朴消各30克 荷叶10片(烧灰)

制法上六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月经不调以及跌扑损折属瘀血内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44、增明丸

处方当归 芍药 川芎 熟干地黄 木香 连翘 甘草 槟榔各30克 山栀子 薄荷叶 黄芩各15宽 大黄60克 芒消23克 牵牛(轻炒,取头末)45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眼目昏暗,翳膜遮睛,或眼见黑花,热泪时出,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不拘时候,茶清下,或荆芥汤下,诸饮亦得,日进一二服。服经月余自觉功效。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