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穬麦蘖的处方(七)

浏览

穬麦蘖(别名麦芽),咸;温,消食和中。主食积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小编整理出含有穬麦蘖的处方共49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61~420共60个。

处方1、小儿化湿汤

处方苍术6克 陈皮6克 茯苓6克 泽泻6克 炒麦芽9克 六一散6克(包)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治婴幼儿湿疹。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2、加减香砂养胃汤

处方木香(磨,不见火)3分,砂仁5分(打碎),厚朴(姜汁炒)4分,陈皮1钱,茯芩5分,炒黑姜2分,草果3分,木瓜5分,麦芽1钱(炒),神曲1钱半,半夏(姜汁制)1钱,车前子8分,泽泻7分(炒)。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外发浮肿。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1钟半,煎大半钟,热服,滓再煎。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三

处方3、六神丸

处方破故纸(炒)4两,肉豆蔻(生用)2两,神曲5钱,麦芽5钱,小茴香(俱炒)5钱,广木香(不见火)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肾虚,不时作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2两切片,煮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盐汤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4、乌金丸

处方真阿胶(蛤粉炒)48克 苏木30克 艾叶(端午日收,去根)60克 谷芽 麦芽(晒干)各60克 蛇蜕(要全者,焙干,又要蛇头下向者方好)1条

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治难产,胎死不下,及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童便和酒化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5、加味香砂枳术丸

处方白术(土炒)2两,黑枳实(麸炒)1两,半夏曲(真者)1两5钱,陈皮(去白)1两,砂仁(炒)7钱半,香附(醋浸,晒干,炒)1两,麦芽面(炒)1两,木香(不见火)5钱,黄连(姜汁炒)春5钱,夏1两,神曲(炒)1两。

制法上为末,薄荷煎汤,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脾胃,去余滞。主饮食所伤,脾胃不和,欲作泻痢,并七情所伤,痞闷呕吐,不思饮食,泻痢后脾胃不健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食远白汤送下。有痰,加竹沥半碗,生姜汁2盏。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6、宣化饮

处方新会皮 大腹皮 炒麦芽 前胡各4.5克 炒萝卜子9克 小青皮3克

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治痧症因于食积者。

用法用量先用小山楂30克,煎汤代水,以此煎药,去滓,稍温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7、清化汤

处方半夏 茯苓 陈皮 神曲 山楂籽 麦芽 黄连(姜汁炒)青皮 香附子 山栀子

功能主治治妊娠饮食停滞,胸腹饱闷,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处方8、甘麦乌贝散

处方乌贼12克,甘松9克,草叩6克,川楝9克,元胡9克,生麦芽31克,浙贝9克,生草5克。

功能主治温养脾胃,止血化瘀,理气生肌,软坚和化。主脾胃阳虚,兼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金城

处方9、枳术化痰丸

处方白术 陈皮 青皮 香附子(酒浸,炒)苏子各60克 枳实(麸炒)山楂各45克 神曲 麦芽 萝卜子 茯苓 杏仁(另研)各30克 南星 半夏各120克 生姜(切片)120克 皂角 白矾各60克(水煮透,焙,为末)

制法杏仁以上十二味,共为细末,入南星、半夏末,和匀,以姜汁、竹沥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理脾顺气。治食积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姜汤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九

处方10、小儿四症丸

处方广木香6克 苏叶45克 陈皮 厚朴(姜制)藿香 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 炒苍术各30克 花粉 泽泻 山揸 猪苓 制半夏各22.5克 白芷 桔梗 滑石 砂仁各15克 神曲(麸炒)22.5克

制法上药十九味,共为细粉,每细粉456克,对入琥珀面15克,共研细和匀,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500克丸药用朱砂面9克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利尿止泻。治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便不利,肚腹胀痛;中暑中寒,头痛身热,口渴舌干,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11、消乳汤

处方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功能主治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主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驰方

处方12、山楂麦芽饮

处方炒山楂10~15克 炒麦芽10~15克 红糖适量

制法把山楂、麦芽及红糖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煎汤,煎沸5~7分钟后,去渣取汁。

功能主治去积滞,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伤食。

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当饮料温热服。

摘录《民间方》

处方13、木香三棱丸

处方木香30克 三棱(炮)60克 蓬莪术(炮)60克 大麦芽(炒)120克 神曲(炒)120克 白术120克 陈皮(去白)60克 干姜(炮)60克 黑牵牛(微炒)180克(一方用黑牵牛头末,取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膈痞闷,心腹胀满,胁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14、治痢散

处方葛根 苦参(炒)陈皮 陈松萝茶各500克 赤芍(酒炒)麦芽(炒)山楂(炒)各3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赤痢或白痢初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煎,连药末服下。小儿减半。加川连129克尤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荤腥、面食、煎炒、闭气发气诸物。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15、血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制)6克 牡丹皮 赤曲 川通草 穿山甲 降真香 苏木 山楂肉 大麦芽(炒,研)各3克 红花2.1克

功能主治治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闪挫跌扑,致瘀血内停,身有痛处如针刺,胸胁不宽,大便黑色,脉沉涩而芤。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半煎,去滓,入桃仁(去皮)泥2.1克、韭汁75毫升,和匀,通口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16、理脾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陈皮各)克 厚朴(姜炒)4.5克 砂仁2克(炒)神曲3克(炒)山楂(去核)3克 麦芽(炒)3克 干姜(炒黑)2.5克 甘草(炙)1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产后停食,胸膈饱闷,身发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泄泻,加白术、茯苓;大便闭,加桃仁、红花;小便闭涩,加大腹皮。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17、资生丸

处方白术(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90克 人参(去芦,人乳浸透,饭锅上蒸热)90克 白茯苓(去粗皮,水飞,去筋膜,人乳拌,饭锅上蒸,晒干)45克 橘红 山楂肉(蒸)神曲(炒)各60克 川黄连(姜汁炒)白豆蔻仁(微炒)泽泻(去毛,炒)各11克 桔梗(米泔漫,炒)真藿香(洗)甘草(蜜炙,去皮)各15克 白扁豆(炒,去壳)莲肉(去心)各30克 薏苡仁(淘净,炒)90克 干山药(炒)麦芽面(炒)芡实(净肉炒)各4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荣卫。治脾胃虚弱,食不运化,脘腹胀满,面黄肌瘦,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服1丸,醉饱后服2丸,细嚼,淡姜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引缪仲淳方

处方18、养胃丸

处方丁子香 甘草 陈皮 神曲(炒)麦芽(炒)各60克 大附子(童便制)24克 砂仁 肉豆蔻(面包煨)白豆蔻各36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生姜120克煎汤,如法制为丸。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不思饮食,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19、理脾固本汤

处方白术(炒)3克 白茯苓3克 陈皮2.4克 半夏(制)2.4克 神曲(炒)3克 麦芽(炒)3克 甘草(炙)2.1克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理脾固本,健胃和中。治虚劳,脾胃虚弱,大便泄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20、消积正元散

处方白术(炒)茯苓 陈皮(去白)青皮 砂仁 麦芽(炒)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养正除积,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

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处方21、麦芽糕

处方麦芽120克 橘皮30克 炒白术30克 神曲60克米粉15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米粉和匀,加入清水调和,如常法做成10~15块小糕饼,放入碗内,用蒸锅蒸熟即可。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或消化不良、脘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日随意食麦芽糕2~3块,连服5~7天。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22、助脾散

处方干姜 草豆蔻 神曲 大麦芽 陈橘皮各60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汤调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二

处方23、假苏散

处方荆芥 陈皮 香附 麦芽(炒)瞿麦 木通 赤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气通淋。治气淋,关格,小便久闭。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24、太和丸

处方人参(去芦)15克 白术(去芦,土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陈皮30克 半夏(面炒)66克 枳实(麸炒)30克 黄连(姜汁炒)30克 当归(酒洗)30克 山楂(蒸,去子)30克 木香15克 白芍(酒炒)45克 香附(童便炒)30克 神曲(炒)45克 麦芽(炒)45克 白豆蔻(去壳)40克 龙眼肉40克 大粉草(炙)20克

制法上药为末,荷叶1个煎汤,打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元气不足,脾胃虚损,不思饮食,肌体羸瘦,四肢无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25、无价金丹

处方白术(去芦,炒)9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苍术(米泔漫,炒)猪苓各30克 麦芽(炒)神曲(炒)半夏(汤泡)各60克 泽泻 赤茯苓(去皮)川芎 黄连(陈土炒)白螺蛳(煅)各2.1、克 砂仁 草豆蔻 黄芩(陈土炒)青皮(去瓤)莱菔子(炒)生姜各15克 陈皮(去白)香附子(童便炒)瓜萎仁 槟榔各9克 川厚朴(去皮,姜炒)6克 木香6克 甘草6克

制法上为细末,青荷叶泡汤,浸晚粳米,研粉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积在胃,当心而痛,痞满嘈杂,恶心呕吐,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70丸,多至100丸,米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26、脾泻丸

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白茯苓 山药 陈皮各30克 黄连(炒)15克 山楂15克 麦芽30克 肉豆蔻9克 泽泻30克

功能主治治脾虚久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六要》卷三

处方27、家传养脾消积丸

处方白术30克 陈皮30克 苍术 厚朴(姜汁炒)枳壳(麸炒)半夏曲 青皮 神曲 麦芽 山楂各15克 炙甘草9克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治小儿食肉太早,日渐羸瘦,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一

处方28、消食丸

处方山楂 神曲(炒)麦芽(炒)萝卜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60克 阿魏30克(醋浸,另研)

制法汤泡蒸饼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治一切食积停滞。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姜汤下。

摘录《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29、开胃山楂丸

处方山楂、六曲、槟榔、山药、白扁豆、鸡内金、枳壳、麦芽、砂仁。

制法炼蜜为丸,每丸重9g。

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主饮食积滞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1-2次。

摘录《实用中成药手册》

处方30、消食清郁汤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白茯苓(去皮)神曲(炒)山植(去核)香附米 川芎 麦芽(炒)枳壳(去核,麸炒)栀子(炒)黄连(姜汁炒)苍术(米泔浸)藿香 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行气,清火化痰。治食阻气滞,痰火内郁,嘈杂,闷乱,恶心,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31、大山楂丸

处方生山楂10千克 麦芽(炒)1.5千克 神曲(炒)1.5千克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每500克细粉,加白糖25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调和脾胃。主脾胃失和,饮食不香,停食停水,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2、养脾肥儿丸

处方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枳实 木香 茯苓 砂仁 山药 莲肉 麦芽 神曲 山楂 青皮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荷叶浸水煮糯米饭为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久虚,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2克,日二至三次,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下

处方33、盐煎散

处方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宿)、陈皮(去白)、荜澄茄、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各二两。

炮制上件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盐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4、六合定中丸

处方广藿香16g 紫苏叶16g 香薷16g 木香36g 檀香36g 厚朴(姜制)48g 枳壳(炒)48g 陈皮48g 桔梗48g 甘草48g 茯苓48g 木瓜48g 白扁豆(炒)16g 山楂(炒)48g 六神曲(炒)192g 麦芽(炒)192g 稻芽(炒)192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5、四正丸

处方广藿香90g 香薷90g 紫苏叶90g 白芷90g 檀香30g 木瓜90g 法半夏90g 厚朴(姜炙)90g 大腹皮90g 陈皮90g 白术(麸炒)90g 桔梗90g 茯苓90g 槟榔30g 枳壳(麸炒)90g 山楂(炒)30g 六神曲(麸炒)90g 麦芽(炒)30g 白扁豆(去皮)90g 甘草90g

性状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小儿至宝丸

处方紫苏叶50g 广藿香50g 薄荷50g 羌活50g 陈皮50g 白附子(制)50g 胆南星50g 白芥子(炒)30g 川贝母50g 槟榔50g 山楂(炒)50g 茯苓200g 六神曲(炒)200g 麦芽(炒)50g 琥珀30g 冰片4g 天麻50g 钩藤50g 僵蚕(炒)50g 蝉蜕50g 全蝎50g 牛黄6g 雄黄50g 滑石50g 朱砂10g

性状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苦,有辛凉感。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紫苏叶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肥儿丸

处方肉豆蔻(煨)50g 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 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 槟榔50g 使君子仁100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

炮制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小儿化食丸

处方六神曲(炒焦)100g 山楂(炒焦)100g 麦芽(炒焦)100g 槟榔(炒焦)100g 莪术(醋制)50g 三棱(制)50g 牵牛子(炒焦)200g 大黄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小儿胃热停食,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丸,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红豆丸

处方麦芽(炒)半夏(汤泡七次)缩砂仁 神曲(炒)各45克 硇砂(醋化)甘草 青皮(去瓤)陈皮(去白)郁金 红豆 藿香 棠球 蓬莪术 良姜 荜茇各60克 丁香15克(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泄泻,名为飧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病甚者,日三服。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40、保和丸

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健脾丸

处方党参200g 白术(炒)300g 陈皮200g 枳实(炒)200g 山楂(炒)150g 麦芽(炒)200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6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化积散

处方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炒)槟榔(炒)鸡内金(炒)二丑(炒)各500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滞,化痞积。治小儿宿食不化,积滞痞块,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腹大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糖少许,温开水冲服,一日二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3、启脾丸

处方人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 麦芽(炒)50g 泽泻50g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大山楂丸

处方山楂1000g 六神曲(麸炒)150g 麦芽(炒)150g

性状为棕红色或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蔗糖、炼蜜,混合,滤过,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3次,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午时茶颗粒

处方苍术30g 柴胡30g 羌活30g 防风30g 白芷30g 川芎30g 广藿香30g 前胡30g 连翘30g 陈皮30g 山楂30g 枳实30g 麦芽(炒)45g 甘草30g 桔梗45g 六神曲(炒)30g 紫苏叶45g 厚朴45g 红茶960g

性状为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连翘、前胡、陈皮、枳实、紫苏叶、厚朴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山渣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取上清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等量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喷加上述苍术等挥发油,混匀,制成6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一日1~2次。

规格每袋装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小儿百寿丸

处方钩藤45g 僵蚕(麸炒)45g 胆南星(酒炙)75g 天竺黄75g 桔梗30g 木香75g 砂仁45g 陈皮75g 苍术(制)75g 茯苓30g 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麸炒)45g 麦芽(炒)45g 薄荷45g 滑石150g 甘草30g 朱砂10g 牛黄10g

性状为棕红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

炮制以上十八味,除牛黄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钩藤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消食化滞,镇惊熄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发热头痛,消化不良,停食停乳,厌食嗳气,咳嗽痰多,内热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陈米三棱丸

处方陈仓米30克(用新巴豆5枚,去壳,同米慢火炒至巴豆焦色,去豆不用)陈皮 三棱(煨)砂仁 麦芽各6克 南木香3克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米面五谷等积。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姜汤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五

处方48、疏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理气除湿。主肝胆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摘录《卜用方》

处方49、儿康宁糖浆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麦冬、制何首乌、大枣、焦山楂、炒麦芽、桑枝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芳香,味甜。

炮制以上十二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炼蜜适量,混匀,滤过,加枸橼酸及防腐剂适量,混匀,再加入陈皮油0.6ml,加水至1000ml,混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儿童身体瘦弱,消化不良,食欲不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30天为一疗程。

规格(1)每支装10ml(2)每瓶装15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调气养神汤

处方龙眼肉24克 柏子仁15克 生龙骨(捣碎)15克 生牡蛎(捣碎)15克 远志(不炙)6克生地黄18克 天门冬12克 甘松6克 生麦芽9克 菖蒲6克 甘草4.5克 镜面朱砂0,9克(研细,用头次煎药汤两次送服)

功能主治滋血养神,清心调肝。主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消耗心肝之血,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乱神经,知觉错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不至于疯狂过甚者。

用法用量磨取铁锈浓水煎药。

备注此乃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之方也。龙眼肉色赤人心,且多津液,最能滋补血分,兼能保和心气之耗散,故以之为主药。柏子仁善养肝,兼能镇肝(水能养木,兼能镇木),又与龙骨、牡蛎之善于敛戢肝火、肝气者同用,则肝火、肝气自然不挟心火上升,以扰乱神经。用生地黄者,取其能泻上焦之虚热,更能助龙眼肉生血。用天门冬者,取其凉润之性,能清心宁棹,即以开燥痰。用远志、菖蒲者,取共能开心窍,利痰涎,且能通神明。用朱砂、铁锈水者,以共皆能镇安神经,又能定心平肝。用生麦芽者,诚以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若但知敛之镇之,或激动共反应之力,故又加生麦芽,以将顺其性。盖麦芽炒用能消食,生用则替舒肝气。至子甘松,中医用之以清热、开瘀,逐痹;西医则推为安养神经之妙药,而兼能治霍乱转筋。盖神经不失其所司,则筋可不转,此亦足见安养神经之效。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1、清宁丸

处方大黄600g 绿豆25g 车前草25g 白术(炒)25g 黑豆25g 半夏(制)25g 香附(醋制)25g 桑叶25g 桃枝5g 牛乳50g 厚朴(姜制)25g 麦芽25g 陈皮25g 侧柏叶25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除牛乳外,将大黄碎为小块,另取黄酒600g,与大黄拌于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取出,低温干燥。其余绿豆等十二味,分别酌予碎断,分次水煎至味尽,去渣,合并煎液,滤过,适当浓缩后加入牛乳,浸拌上述制成的大黄,再入罐中,加盖封闭,按上法炖至液尽,取出,低温干燥,研成细粉,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2、补脾丸

别名缩脾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白术 赤石脂 肉豆蔻(面裹,煨)川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各30克 荜茇(炒)神曲(炒)麦芽(炒)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祛寒,涩肠止泻。主脾阳虚弱,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早、晚食前各服50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六

处方53、补脾散

处方麦芽(炒)90克 神曲(炒)60克 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 木香(生)1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主脾阳不足,食积不消,大肠滑泄,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若脾泄泻,用诃子汤入盐调下6克;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用炒姜酒调下,常服,盐汤点,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处方54、裨脾散

别名建脾丸(《奇效良方》卷十三)。

处方附子(炮)30克 蜀椒(汗)30克 桂心60克 赤石脂 黄连 人参 干姜 茯苓 大麦芽 陈曲(炒)石斛 当归各60克 钟乳90克(研)

制法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健脾胃,和中止泻。主脾胃虚寒,泻痢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以酒服10丸,日服三次,稍稍加之。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处方55、大和中饮

处方陈皮3~6克 枳实3克 砂仁1.5克 山楂6克 麦芽6克 厚朴4,5克 泽泻4.5克

功能主治主饮食留滞,积聚。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空腹时温服。胀甚者,加白芥子;胃寒无火或恶心者,加干姜3~6克;疼痛者,加木香、乌药、香附;多痰者,加半夏。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6、山楂化滞丸

处方山楂500g 麦芽100g 六神曲100g 槟榔50g 莱菔子50g 牵牛子50g

性状为棕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红糖25g 及炼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用于停食停滞,食少纳呆,大便秘结,脘腹胀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7、五疳消食丸

处方麦芽 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 芜荑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杀虫疗疳,开胃进食。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虫积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米饮吞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58、枳实参朴汤

处方白术20克,人参6克(先煎),茯苓12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半夏曲10克,川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槟榔10克,砂仁5克,黄连5克,干姜5克,炒麦芽15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理气消导。主脾虚气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校方

处方59、扶脾散

处方莲肉(去心,不去皮)45克 陈皮30克 白茯苓30克 白术(东壁土炒)60克 麦芽(炒)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助元气,益脾阴。治脾泄。气弱易饱,口渴,大便稀溏。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白砂糖6克,白滚水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60、诃子散

处方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 良姜(炒)茯苓 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6克,候病发,刺痛不可忍时,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入盐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