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没药的处方(二十一)

浏览

没药(别名末药。),苦;平,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小编整理出含有没药的处方共159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01~1260共60个。

处方1、新伤续断汤

处方当归尾12克 地鳖虫6克 乳香3克 没药3克 丹参6克 自然铜(醋煅)12克 骨碎补12克 泽兰叶6克 延胡索6克 苏木10克 续断10克 桑枝12克 桃仁6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接骨。治骨损伤初、中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伤科学》

处方2、九分散

处方乳香4两,没药4两,马钱子4两,麻黄4两,土鳖虫4钱,自然铜4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伤筋动骨,红肿疼痛;或刑杖之伤。

用法用量每服9分。

各家论述本方系活血化瘀之方,药味少,药量大,力大功专,为伤科要药。因取九分重药装袋,每服一袋,故名“九分散”。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3、温肾通痹方

处方狗脊25克,鹿角霜25克,灵仙15克,牛膝15克,淫羊藿50克,没药15克,土元15克。

功能主治温肾通痹。主肾虚寒凝,脉络痹阻。(强直性脊柱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金友方

处方4、止痛生肌膏

处方麒麟竭30克 没药30克 黄丹15克 乳香30克 当归30克 白芷15克

制法上药六味,捣细罗为散,用清油750克,煎桑白皮、柳白皮各60克,令色赤,滤去滓,用绵滤过,下黄丹搅匀,候色黑,次下五味药末,以柳木篦搅,候软硬相得,膏成,摊于故帛上。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5、乾坤一气膏

处方当归 白附子 赤芍 白芍 白芷 生地 熟地 川山甲 木鳖肉 巴豆仁 蓖麻仁 三棱 蓬术 五灵脂 续断 肉桂 玄参各30克 乳香 没药各36克 麝香9克 真阿魏60克(切薄片)

制法上药切片,除后四味外,用香油2.5千克,余药皆人油浸(春三天,夏五天,秋七天,冬十天),浸毕,用桑柴火熬至药枯,细绢滤清。每用以净油500克入锅内,加飞丹360克,槐枝搅拌,候膏成,端下,渐下阿魏片,至化尽,方下乳、没、麝香,再搅匀,乘热倾入瓷罐内,临用汤中顿化。

功能主治治痞疾,无论新久;诸风瘫痪,湿痰流注,诸般恶疮、怪症;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男女精寒血冷,久无嗣息。(不育不孕)

用法用量痞病,以红缎摊膏,贴患处;余病,用绫绢摊之;有肿者,对患处贴;男子遗精、妇人白带,贴丹田;诸风瘫痪,贴肾俞穴。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6、卫生汤

处方白芷 连翘 花粉各2.4克 荆芥 甘草节 牛蒡子各3克 防风 乳香 没药各1.5克 银花6克 贝母 归尾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痈毒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7、小儿牛黄散

处方大黄30克 浙贝 黄连 花粉 赤芍 甘草 银花 连翘(去心)各15克 炒二丑12克 制没药 制乳香各4.5克 共为细粉对入:雄黄面7.5克 牛黄1.35克 冰片7.5克 麝香 珍珠各0.45克

制法上药研细和匀,每瓶装0.9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惊解毒。治肺热痰黄,咽喉肿痛,口疮牙疳,头面生疮,皮肤溃烂,周身发热。

用法用量周岁每次服半瓶,二三岁服1瓶,乳汁或糖水调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8、手拈散

处方草果 玄胡索 五灵脂 乳香 没药 沉香 阿魏各15克

制法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瘀血凝滞所致的心腹腰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煮酒调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9、理郁升陷汤

处方生黄耆18克 知母9克 当归身9克 桂枝尖4.5克 柴胡4.5克 乳香(不去油)9克 没药(不去油)9克

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胁下撑胀,或兼痒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15克;少腹下坠,加升麻3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0、收口生肌散

处方象皮(火焙干)9克 龙骨 乳香 没药 轻粉各3克 朱砂1.5克 冰片0.15克

制法上药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多年顽疮,久不收口者。

用法用量先以茶椒汤洗净患处,再敷药。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11、手拈散

处方元胡(醋炒)灵脂(醋炒)香附(酒炒)没药(箬上炙干)各等分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血积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酒调下。血瘀陈久者,用红花1.5克,桃仁10粒,煎酒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12、六神丸

处方乳香1钱,没药1钱,熊胆1钱,鲤鱼胆3个,硇砂1钱,狗宝1钱,元寸5分,白丁香49粒,蜈蚣3钱,黄占3钱,头胎男乳1合,腰黄1钱,扫盆1钱,真西黄1钱,白粉霜3钱,杜酥2钱,乌金石1钱。

制法上药各取净末,以鲤鱼胆、黄占溶化为丸。

功能主治时邪温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小儿急慢惊风,危在顷刻。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开水化下。重者再进1服。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13、五香夺命丹

处方沉香 木香 丁香 乳香 没药(各去油)葶苈 牙皂 巴豆(去壳衣,捣烂,纸包压去油)各3克 生甘草1.5克

制法煎汤打神曲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急慢心痛,绞肠沙症,小儿夹食伤寒,泻痢积聚,妇人血块,食痞噎食。

用法用量每服3~7丸,量人虚实大小,俱用冷水或温开水下。

摘录《惠直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14、十宝散

处方冰片0.36克 麝香0.36克 辰砂3.6克 乳香(去油)3.6克 子红花12克 血竭4.8克 雄黄12克 儿茶0.72克 归尾30克 没药4.2克

制法以上十味,共为细末,瓷瓶收贮,黄腊封口,勿令走气。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或骨折骨碎,或昏迷不醒,以及金刃他物所伤,皮破出血者。

用法用量治跌打瘀肿,骨折,用陈醋调敷;治损伤、金疮出血,用药末外掺;治跌打昏迷,用少许以陈醋冲服。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处方15、五灵散

处方五灵脂60克 川乌45克 没药30克 乳香15克

制法上药研末服。

功能主治治痛痹。

用法用量每次5克,食后用白酒或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类证治裁》卷五

处方16、复明膏

处方制甘石坯子150克 黄丹30克 人参 当归 青盐 乳香 没药 芦荟各3克 硼砂6克 珍珠1.5克 麝香0.9克 白蔹4.5克 海螵蛸 黄连粉 黄柏粉 蕤仁粉各15克 好蜜120克

制法上药各制,各研为极细末,先将好蜜炼去沫净,滴水不散,然后入前项末药,慢火十分搅匀,做成锭子,银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眼目一切翳膜。

用法用量每以新汲水磨点四眦。

摘录《古今医统》卷六十一

处方17、通督活血汤

处方黄芪18克,当归9克,丹参18克,杜仲9克,没药9克,地龙9克,苏木9克,泽兰叶9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

功能主治通督活血,益精填髓。主肝肾亏损,瘀阻督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同生方

处方18、元胡索散

处方当归 赤芍 刘寄奴 没药 枳壳(麸炒)元胡索(炒)各等分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者。

用法用量酒调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处方19、天下第一金疮药

处方雄猪油620克 松香180克 面粉(炒,筛)120克 麝香1.5克 黄蜡180克 樟脑90克(研极细)冰片1.8克 血竭30克 儿茶30克 乳香30克(去油)没药30克(去油)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先将猪油、松香、黄蜡三味熬化,滤去滓,待将冷,再人药末搅匀,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刀斧损伤,跌仆打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凡刀斧损伤,跌仆打碎,敷上即时止痛、止血,更不作脓。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20、蠲痹汤加味

处方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功能主治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主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邱峰方

处方21、消肿散

处方制乳香1份 制没药1份 玉带草1份 四块瓦1份 洞青叶1份 虎杖1份 五香血藤1份 天花粉2份 生甘草2份 叶下花2份 叶上花2份 虫蒌粉2份 大黄粉2份 黄芩2份 五爪龙2份 白及粉2份 红花1份 苏木粉2份 龙胆草1份 土黄连1份 飞龙掌血2份 绿葡萄根1份 大红袍1份

制法研末混和,用适量凡士林调制成膏。

功能主治消瘀,退肿,止痛。治各种闭合性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

处方22、广灵丹

处方银朱 生羽 炙乳香 炙没药 青黛 藿香 薄荷 明雄 僵蚕 洋樟 半夏 细辛 白芷 大黄 木鳖子 牙皂 茅术 木香各15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阴分疽毒。

用法用量掺于膏药上贴之。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23、寻痛丸

处方草乌(去皮、尖,生用)乳香(火熨)没药(火熨)五灵脂各90克 生麝香少许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指头大,朱砂15克,研末为衣。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生姜研汁磨化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处方24、乳香定痛丸

处方苍术(米泔浸)60克 川乌(炮,去皮)当归 川芎各30克 乳香 没药各9克 丁香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湿化痰,活血止痛。治痛风。遍身骨节疼痛,或腿膝痛。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黄酒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25、珍珠散

处方珍珠4.5克 玛垴4.5克 琥珀4.5克 珊瑚4.5克(上四味俱用豆腐煮过再研)硼砂1.5克 熊胆1.5克(用笋壳盛,烘干,为末)龙脑1.2克 麝香0.75克 瓜竭2.3克 朱砂(细研,水飞)2.3克 黄连末(去须、芦,研细)1.5克 明松香(箬上炙干)1.5克 没药(箬上炙干)1.5克 炉甘石(按法炮制为主)45克

制法以上诸药,各为细末,筛过,再照分数称定,合为一处,再研极细,瓷罐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治眼目障翳初起。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处方26、醒消丸

处方乳香末 没药末各30克 麝香4.5克 雄精15克

制法上药共研和匀,取黄米饭30克捣烂,入末再捣,为丸如萝卜子大,晒干,忌烘。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痈毒初起,红肿疼痛坚硬,尚来作脓。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酒醒痈消痛息。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外科全生集》

处方27、铁弹丸

处方白附子 没药(别研)虎胫骨(酒浸一宿,炙干)全蝎 乌头(炮,去皮、尖)麻黄(不去节)自然铜(烧存性,醋浸一宿)各30克 白花蛇(酒浸)15克 辰砂(另研)7.5克 五灵脂7.5克 木鳖子20个(去皮,别研,不入罗)冰片 麝香各7.5克(别研)乳香(柳木捶研)7.5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手足亸曳,或发搐瘈,或如虫行,或失音不语,牙关紧急,脚不能行,身体顽麻,百节疼痛,兼治白癜风,遍身瘾疹,小儿惊风,妇人血风,手足烦热,夜多虚汗,头旋倒地。

用法用量用无灰酒600毫升浸1丸,分二十服;伤风鼻塞,分三十服,空腹、临卧各一服。大风5丸可安。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处方28、振颓汤

处方生黄耆18克 知母12克 野台参9克 于术9克 当归9克 生明乳香9克 生明没药9克 威灵仙4.5克 干姜6克 牛膝12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活血祛风。治痿废。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者,加生石膏10~30克;寒者,去知母,加乌附子;筋骨受风者,加明天麻;脉弦硬而大者,加龙骨、牡蛎,或更加山萸肉亦佳;骨痿废者,加鹿角胶、虎骨胶各6克(另炖同服),如无二胶,可用续断、菟丝子各9克代之,手足皆痿者,加桂枝尖6克。

备注方中黄耆以补大气;白术以健脾胃;当归、乳香、没药以流通血脉;灵仙以祛风消痰,恐其性偏走泄,而以人参之气血兼补者佐之;干姜以开气血之痹;知母以解干姜、人参之热。十味相配,药性和平,可久服而无弊。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9、蠲痹镇痛汤

处方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主寒湿闭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周天寒方

处方30、五生丸

处方川乌 草乌 南星 五灵脂 没药各等分(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以酣调五灵脂末,作膏子,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毒所致的干湿脚气;一切痛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服时温酒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二

处方31、凌霄花散

处方凌霄花15克 当归30克(锉,微炒)木香30克 没药30克 桂心15克 赤芍药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散寒。治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调,小腹疠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处方32、续断丸

处方川续断 当归(炒)萆薢 附子 防风 天麻各30克 乳香 没药各15克 川芎23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四肢浮肿,朋肉麻痹。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八

处方33、止痛接骨散

处方乳香 没药 三七 萹蓄各3克 接骨草 五加皮 川断各5克 骨碎补9克 刘寄奴9克 苏木末6克 落得打6克 地鳖虫9克

制法上药研为散。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续筋接骨。治外伤骨折。

用法用量以白酒送服3克,或以陈酒调敷伤处。

摘录《伤科大成》

处方34、通肠活血汤

处方当归6克 枳壳 木通 乳香 没药各3克 红花1.5克 大黄3克 炙甘草L5克 苏木(研末)6克 桃仁9克

功能主治治踢伤肛门肿胀者。

摘录《伤科大成》

处方35、血竭散

别名夺命散(《云岐子保命集》卷下)、夺命丹(《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八)。

处方真血竭(如无,紫矿代)没药等分

功能主治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上喘,语言颠倒,健忘失志;以及胎衣不下。

用法用量研细过筛,再研,取尽为度。每服6克,用童便合好酒120毫升,煎一沸,温服。分娩后即下一服,上床良久再服。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处方36、疏气定痛汤

处方制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当归9克,乌药9克,枳壳4.5克,木香4.5克,没药3克。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主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37、解毒定痛汤

处方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通气血。主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殷悦武方

处方38、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处方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主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程广里方

处方39、一粒珠

处方穿山甲720克(分作四份,一份以清水洗净生用;一份用香油炙酥;一份打碎,用醋30克浸拌微炒;一份打碎,用绿茶30克熬透去渣,取汁浸拌微炒)制乳香 制没药各60克(共为细粉)牛黄 珍珠各1O.5克 麝香 冰片 朱砂面 雄黄面各15克 制蟾酥面1.5克

制法以上研细和匀,用江米面360克蒸糊,加苏合油30克烛化为丸,每丸干重1.5克,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治痈疽疮疖,乳痈乳癌,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酒送下,白开水亦可。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40、天台散

处方麻黄(去节)2.1克 陈皮 乌药 僵蚕 川芎 枳壳(麸炒)桔梗 白芷 干姜 防风 羌活 天麻各2.4克.当归 续断 威灵仙 乳香 没药各3克 甘草1.8克 麝香少许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瘫痪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候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41、小活络丹

处方川乌(炙)45克 草乌(炙)45克 当归30克 川芎30克 白芍15克 乳香(炙)22.5克 没药(炙)22.5克 地龙肉22.5克 香附(醋炙)30克 胆星45克

制法上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6克,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风止痛。治风湿痹痛,麻木不仁,四肢瘦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一日二次,温黄酒送下,开水亦可。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2、无比丸

处方象牙屑 血竭各15克 没药 乳香 明雄黄(另研)明朱砂各10克 蜂房(炒)蝉蜕 牙皂荚(去皮、弦,炙)各9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好黄蜡60克溶化。布滤净,再人酒内煮化,冷定取起,将蜡化开,和前药,急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次4.5克,空腹时用热酒浸后嚼下,本酒吞送。

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四

处方43、止血散

处方龙骨9克 无名异30克 乳香 没药各6克 五倍子60克(半生半炒)白矾30克(半生半枯)

功能主治治刀斧伤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各研细和匀。掺伤处。

摘录《简明医彀》卷四

处方44、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 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 赤芍药30克 当归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 白芷30克 黄耆30克 没药30克 芎藭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 沉香30克 细辛30克 乳香30克 白檀香30克 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 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45、杖疮珍珠散

处方珍珠(入豆腐内,煮至豆腐起蜂窝时取出,研之)乳香(去油)海螵蛸(水飞)琥珀 象皮(炒黄)没药(去油)龙骨(火煅红)儿茶 轻粉各3克 血竭6克

制法上药研细,瓷瓶密贮。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敛疮。治杖伤,刀斧砍伤。

用法用量用时以药末外敷疮口。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七

处方46、血竭瓜蒌汤

处方血竭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参15克,瓜蒌50克,金银花25克,柴胡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散结。主气滞血瘀,乳汁结聚,蕴而成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田忠智方

处方47、狗皮膏

处方乳香(制)18克 阿魏30克 没药(制)18克 麝香3克 肉桂15克 公丁香15克 木香12克

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拌入清凉膏1千克内。

功能主治治筋骨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摊狗皮上贴之。

摘录《膏药方集》

处方48、活络丹

别名小活络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处方天南星(炮)川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各180克 乳香(研)没药(研)各66克 草乌(炮,去皮、脐)180克

制法上药六味,各研细末,混和研匀,酒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治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肢体筋脉挛痛,关节伸屈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中风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痰湿死血,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跌打损仿,瘀阻经络而疼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冷酒送下,或用荆芥汤下亦得。

注意凡阴虚有热及孕妇均慎用。

备注方中川乌、草乌辛热走窜,祛风除湿,温通经络,并可止痛,为主药;天南星燥湿化痰,以除经络中之痰温,为辅药;再以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共为佐使药。合而成方,能祛风湿,通经络,化痰湿瘀滞,故对上述诸证有效。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49、无敌丸

处方苍术(酒浸)45克 虎胫骨(酥炙)45克 川乌头15克(炮)萆薢 杜仲(姜炙)干木瓜各30克 防风(去芦)天麻 牛膝(酒漫)乳香 没药各15克 金毛狗脊120克(去毛)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虚骨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

处方50、胡桃丸

处方乳香 沉香 水香 母丁香 大茴香 干姜 杜仲(姜汁炒去丝)没药 菟丝子(酒制)破故纸(酒炒)各等分 胡桃4个(去壳)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黄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1、三黄二香散

处方黄连30克 黄柏30克 生大黄3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温毒外肿,敷水仙膏后,皮肤有小黄泡如黍米大者。

用法用量初用茶水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救。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52、轻冰散

处方轻粉30克,冰片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乳没去油)。

功能主治祛腐生肌,活血止痛,滋阴凉血。主阴虚津亏,热结肠燥。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患者取右侧卧位,肛门皮肤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自制竹签(长12厘米,直径2毫米,一端钝尖,一端扁铲形)并高压灭菌。用签扁端撮药粉约0.5克左右,涂在裂口上,外敷少许无菌棉花,用竹签尖端送至肛门内压迫药粉,再敷上无菌纱布2块,用胶布固定。每次大便后用淡盐水洗洁肛门,来医院门诊换药。一般经5-7次治疗即可治愈。

摘录李组威方

处方53、夹纸膏

处方黄丹(炒)轻粉 儿茶 没药 雄黄 血竭 五倍子(炒)银朱 枯矾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为末。

功能主治治臁疮,疮面色紫,腐烂臭秽,时时痒痛。

用法用量视疮面大小,剪油纸两张,夹药于内,纸周围用浆糊粘住,纸上用针刺孔。用时先将疮口用葱、椒煎汤洗净,拭干,然后贴患处,以纱布缚定,三日一换。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一

处方54、外敷生长散

处方苏木 川乌 松节 自然铜(醋淬七次)制乳香 制没药各6克 降香3克 血竭 龙骨各1.5克 土狗3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治骨折。

用法用量醋调敷伤处。

摘录《刘寿山正骨经验·附方》

处方55、通瘀消炎汤

处方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生姜3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炎止血。主精室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摘录《男女科5000金方》

处方56、已字化毒丸

处方牛黄 牙皂各1.5克 木香6克 生生乳3克 乳香 没药各5,1克 穿山甲 白鲜皮 朱砂 雄黄 月月红各4.5克 熟大黄 僵蚕各6克 血竭5.1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神曲末15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另研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梅疮毒结于脾胃二经,外发小块,肌肉蛀烂蔓延,或发大块破溃,或手足生鹅掌风癣,或传他经致生别病。

用法用量每早空腹服13丸,晚服9丸,人参煎汤送下,砂糖汤亦可。病去药减,如余毒未尽,药不可撒。百日内勿使大劳大怒,顺时调理。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处方57、活络效灵丹

处方当归15克 丹参15克 生明乳香15克 生明没药1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气血瘀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症瘕积聚等。现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宫外孕、脑血栓形成、坐骨神经痛等属气血瘀滞,经络受阻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作汤服。若为散剂,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腿疼,加牛膝;臂疼,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痛,加生桃仁(带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灵脂;疮疡红肿属阳症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若恐其伪,可代以鹿角霜);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生黄耆、知母(但加黄誊,恐失于热)、甘草;脏腑内痈,加三七(研细冲服)、牛蒡子。

备注方中当归活血养血;丹参助当归活血祛瘀,并可补养血分;乳香、没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组合成方,故具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8、解毒活血汤

处方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7.5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瘀血阻滞,日久化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叶汉帜方

处方59、外敷正骨散

处方生地10克 白芥子 白及 续断 制乳香 制没药 大黄各6克 五加皮 骨碎补各4.5克 黄柏3克 肉桂2克 牡丹皮1.5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脱位及一切新鲜性伤筋疾患,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白酒或醋调敷伤处。

摘录《刘寿山正骨经验·附方》

处方60、将军复战丹

处方山芝麻600克(童便浸四次,烧酒浸三次,略炒)乳香 没药(各炙去油)各90克 血竭(煨)60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烧酒送下,随后食白煮猪肉压之。如为素食者,可用白豆腐干。

注意服药期间,注意避风。

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张云野琐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