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治病求本?

浏览

“标”、“本”是中医学用来分辨疾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的理论。它主要提示,哪是疾病的本质,哪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哪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哪是疾病的次要矛盾。所谓“标”,即是指疾病的现象,本则是疾病的本质。所以《类经·标本类》说:“谓天地之运气,人身之疾病,变化无穷,无不有标本在也。可见标和本在疾病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分清标本,才不致被错综复杂的各种症状所迷惑,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予以正确的治疗。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疾病是复杂的,又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标”与“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相对的辩证概念。它有多种含义,例如:正与邪相对而言,正为本,邪为标,因为正气具有抵抗病邪侵入的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才可能邪气进入,引起疾病。同时治疗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正气,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又如从病因和症状来讲,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病因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它决定着疾病的性质、种类和证候特点,而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是内在脏腑病理变化在外的反映。治疗要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病因已除,症状自然就能消失。又如内脏与体表而言,内脏是本,体表为标,内脏是藏精气主精神意志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体表的功能也靠内脏来维持,而体表的病变又常常是内在脏腑病变的反映,治疗也从内脏入手。又如旧病与新病而言,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分辨“标”、“本”是为确定治疗原则提供根据。一般情况下,治疗疾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从根本上入手,针对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先治本后治标,即“治病求本”,这是中医治疗学的总原则。治疗疾病不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见热清热,见寒散寒,这样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疾病是复杂的,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临证时要善于从复杂的表现中,透过现象,找出疾病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从而解决根本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