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鱼种培育要求

浏览

团头鲂俗称武昌鱼、鳊鱼,属鲤科、鳊亚科、鲂属鱼类,是全国推广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池坝塘、水库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并且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水产品生产必需由量向质转化。团头鲂鱼为草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生长快适应性强,易饲养,肉质细嫩味美好吃,增收潜力大,适应于静水水体繁殖生长的名贵经济鱼,近年来深受养殖户欢迎,已成为池坝塘、水库放养的对象之一。现将团头鲂鱼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要求进出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池埂不漏水,四周设有遮风和阻挡阳光的障碍物,培育池面积1~3亩为宜,池形以东西长的长方形为好,水深0.8~1.8米为宜。使用前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鱼苗下池前3~5天施肥培水。在鱼种入池前,还必须用密眼网反复拉网几次,清除池中的有害生物及残渣废物,保持池水清新干净、无敌害,从而促使鱼种正常迅速的生长。

2、鱼种放养。可以单养或混养其他鱼种。可以与鲢、鳙、鲫鱼的苗种混养。一般每亩放养6000~12000尾为宜。鲢鱼3000~5000尾,鳙鱼400~600尾,鲫1000~1500尾。由于团头鲂鱼种的抢食能力不如其他鱼种,因此在以团头鲂鱼种为主的鱼种培育池中,团头鲂鱼种的放养时间应比其他配养鱼种提前20~30天放养,以避免配养鱼类的鱼种早期个体大、抢食凶,从而影响团头鲂鱼种的正常摄食和生长,造成团头鲂鱼种出塘规格过小。团头鲂鱼夏花特别娇嫩,鳞片疏松,在拉网或进网箱时都要带水操作,不能离水。如需拉网进箱时,将网下纲与网箱上缘相连卷起后,使鱼随水进入箱内。拉网时,如果鱼体发白,应立即放网让鱼放回到池水中,隔日再行拉网,以免引起死亡。

3、整个培育期间以投喂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鱼苗除了靠摄取肥水培养的天然饵料生物外,还要泼洒豆浆,鱼苗入池饲养4天后,每天每亩投喂1~2千克黄豆浆,每天上午、下午各泼洒1~2次。一周后改投破碎鱼饲料。随着鱼体的增长,为增加鱼体活动空间和增加溶氧,鱼池水深逐步由50~70厘米添加到1~1.2米左右。约经25天的培育,即可长成5~6厘米大规格夏花。此时注意拉网锻炼,如密度大可分塘饲养。一般选购粗蛋白含量为32%的颗粒饲料。饲料粒径大小随其个体大小随时调整。团头鲂鱼苗下池后,应固定投饲。投饲前,先发出某种声响,略等候数秒,撒出少许颗粒饲料,如此反复,约经一周左右,即可养成上浮水面集群抢食的习惯。同时在傍晚辅助投喂一些浮萍等青饲料。

4、水质调节。养殖水质应肥瘦适中,一般透明度在15~30厘米。养殖过程中,一般每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注新水20厘米左右;每个月需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3左右。水质必须始终保持清新和高溶氧。鱼苗下池时,透明度25―30厘米,池水控制在0.8―1米。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渐加深水位,7月中旬水位加到1.5米,7月底用30ppm生石灰全池泼洒;8月中旬用晶体敌百虫0.5克每立方水全池泼洒;9月中旬用呋喃唑酮药饵投喂2个疗程,每个疗程3―4天(1公斤饲料含药1―1.5克拌饵投喂);食场和投喂草料浮栏杆区域内每半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5、关键是定期防病,因为水温高时,团头鲂鱼鳞片较松,容易受伤、发病。易生暴发性出血病,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消毒、杀菌、杀寄生虫,并进行药饵预防。一般采取内、外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