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季节如何防治鱼类水霉病

浏览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属鱼类真菌病之一,水霉菌一般在水温5—26℃可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水温13—18℃。冬季和早春季节因水温降低(鱼类抵抗力下降)以及因拉网、清塘及运输等原因造成鱼体组织损伤,极易发生水霉病,给养殖生产造成损失。

一、预防措施

1、清理渔池。方法:除去过多淤泥,干塘时用40-75公斤/亩(水深1米时120-150公斤/亩)生石灰或水霉净0.3-0.5克/立方米或用灭菌净水液200毫升/亩全池泼洒,不能留有死角。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每10公斤鱼用维生素E0.3-0.6克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喂3天。

3、运输拉网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放养时最好用50克/立方米的水霉净药液浸泡鱼体15-20分钟,可避免水霉病、鳃霉病的发生。

4、如果是亲鱼受伤,可用10%水霉净加凡士林做成软膏涂抹,有杀真菌、收敛和愈合伤口的功效。

5、对有硬棘、硬刺的鱼类,放养密度要合理;运输有硬棘、硬刺的珍贵鱼类时可用软塑圈套住硬棘、硬刺,防止相互扎伤,造成鱼体感染水霉菌。

二、治疗方法

当发生水霉病时应选择高效性、安全性和廉价性的药物。 每立方水体可用水霉净50克,浸泡鱼体15-20分钟;或每亩1米水深每次用水霉净100克、灭菌净水液200毫升,同时,内服抗细菌、病毒的药物(如鱼菌灵、渔病康、三黄粉、VE等),每天1次,3天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恢复健康,在用生石灰15-25千克/亩调节水质疗效更好,此法还可根冶鳃霉病; 对于名贵或个体较大的水产动物,可用15%的水霉净加凡士林制成软育,涂抹患处即可。此外,还可用民间偏方治疗,一是每亩用2.5~5千克菖蒲、0.5~1千克食盐,兑2-20千克人尿,全池泼洒;二是用4/10000的食盐和4/10000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