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稻谷养猪配套技术促生猪产业发展

浏览

我县位于本省最南端,与湘、赣两省交界,全县21个乡镇,353个行政村,版土面积11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万亩;总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盛产水稻和著名地方良种“通城猪”。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品猪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被授予“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先进县”,“全国生猪品种改良先进县”、“湖北省生猪高产县”。特别是近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我县又抓住机遇,在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同时,大力推广粉碎早稻谷或早稻糙米加浓缩料喂猪及其配套技术,更进一步促使了种养业紧密结合和农牧业优势互补,调动了农民种粮养猪的积极性,推动了生猪产业发展。199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78.26万头,人平2.1头,生猪出栏率突破200%,经济效益指标居全省之首,我县生猪生产已呈现以下特点:

  1、速度上,优质瘦肉猪成倍增长。1998年,全县出栏肉猪56万头,农村人平1.52头。其中优质瘦肉猪28万头,比上年增16万头,增长1.3倍。优质瘦肉猪占总出栏量的50%。

  2、规模上,大户稳定发展。已建立了一批万头村、千头组、百头户。1998年养猪大户达8079户,占总农户数的12.1%,大户出栏肉猪32.7万头,占出栏总数的68.4%。

  3、流通上,外销幅度上升。生猪作为重要商品走向市场,1998年,全县生猪上市47.32万头,商品率为87.1%。其中外销44万头,占出栏总数的80%。

  4、加工上,品种系列增多。生猪产品系列开发实现了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转变。全县共有熟制品、白头肉、分割肉、冻乳猪、广式香肠、金通火腿、广式腊肉,盐腿等20多个品种。

  5、服务上,体系基本形成。1998年,县政府将粮食,商业部门的通宝饲料公司、食品公司、肉联厂、实验猪场等企业成建制划归畜牧局,成立了牧工商总公司。畜牧系统从事畜牧技术服务的企业、站、所达51个,732人。

  6、收益上,经济效益显著。1998年,全县生猪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2.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1%;生猪产业链总产值6.3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4.4%;靠养猪一年转化稻谷1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3%,粮食转化增值6000万元,人平增值162元,农村养猪人平收入达到835元。

  今年元至8月,全县己出拦肉猪36.6万头,其中优质瘦肉猪21.2万头,瘦肉猪比例58%,比上年增8个百分点。由于提高了产品竞争力,降低养猪成本,在猪价下滑的情况下,全县生猪生产仍然保持了母猪稳定,规模养猪稳定。

  在推广稻谷喂猪配套技术上,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制订推广方案,加强组织领导

  我县是水稻、生猪大县,但随着近几年农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原粮大量积压而饲用王米大量购进,种植业增产不增收、养殖业高成本运行的矛盾,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局从1996年起,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城乡养猪场,专业户和一般农户中广泛开展粉碎早稻谷或早稻糙米加浓缩饲料喂猪试验,并在省畜牧局和华农大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筛选出了适合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猪的最佳系列配方。大量的试验和实践证明,农民利用手中的早稻谷、早稻糙米加浓缩饲料配成全价饲料喂猪,具有原料来源广,资金压力小、配方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的优越性,养1头肥猪增收节支50一80元,推广稻谷喂猪农民不仅可以增收,而且从根本上解决卖粮难,真正把粮食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

  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编制了《早稻谷喂猪配套技术推广方案》,呈交县委、县政府,县委及时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讨论,批准以文件下发到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技术推广的目标、任务、方法交给各级领导。同时,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加快生猪发展、促进早稻转化》的决定,成立了领导小组,与各乡镇签订任务责任书,强化了政府行为。一是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养猪业领导班子。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有一名副职专抓生猪生产,县里对养猪转化粮食工作坚持一季一次检查,半年一次通报,督促领导办点和部门工作落实。二是制订六条扶助、鼓励政策,促粮食转化:

  ①粮食部门为养猪场、养猪户就地购买早籼稻喂猪提供方便;

  ②县政府批准畜牧局设立了工业饲料监管站,对市场饲料实行质量监控,保护养猪户利益;

  ③饲料加工企业减免税费;

  ④对养猪大户给予优先审批猪舍用地、优先提供贷款和周转金、优惠技术承包和减免屠宰税、减免义务工等五项优惠;

  ⑤县财政每年从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30万元由畜牧局掌握用于三元杂交猪改良和早稻喂猪配套技术推广;

  ⑥县里每年筹集生猪发展基金200万元。专项贷款1000万元,用于养猪专业村、专业组、专业户。县委、县政府对技术推广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推广方案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改造饲料企业,完善供应网络

  我县是山区,养猪业以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和自配

  饲料为主,因此,推广稻谷喂猪配套技术解决好浓缩饲料人户和原粮粉碎是核心环节,这几年,我们着力于县级饲料企业的改造,乡镇村小型饲料加工厂的发展和饲料供应网络的组建。畜牧局先后投资320万元对所属通宝饲料厂和兴牧饲料厂进行了设备更新添置,隽水、沙堆、麦市、大坪4个分厂也扩大了规模。全县饲料加工企业已形成了年产浓缩饲料2万吨以上,转化粮食6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畜牧局牧工商总公司还积极引进岳阳正大、武汉华美公司等厂家的浓缩饲料,在城区设立20多个销售点,与养猪场、户挂钩,与乡镇畜牧兽医站联营,销售点伸延到村到组,送货上门,还将浓缩饲料推广纳入乡镇站综合办站主要内容,实行任务与站长补贴挂钩责任制。全局上下协同,形成了一个饲料加工推销大集团,同时大力发展村组小型饲料加工厂,全县民营加工机械己达到360多台套。实现了村村有饲料粉碎机,组组有浓缩饲料供应点,为养猪户利用稻谷,糙米喂猪提供了方便,由于不断建立和健全了饲料加工供应体系,促进了旱稻谷、早稻糙米加浓缩饲料喂猪技术的入户,目前该项技术的普及率已达到100%,1998年,全县68300户养猪户共使用浓缩饲料28000多吨,其它各类高精饲料24000多吨,与稻谷、糙米粉配成的全价料达18万吨,程凤乡程凤村的13组,26户150人,1998年出栏百头生猪的有10户,饲养母猪39头,出栏肥猪1452头,优质三元猪90%以上,共使用浓缩饲料80多吨,转化原粮390多吨。农户自身粮食不但不卖,还外购了280吨,粮食转化增值20万元。

  3、推广配套技术,加强社会服务

  用早稻谷、旱稻糙米加浓缩饲料喂猪,是一项先进的饲料营养配方技术,但必须与良种、良法技术组装配套,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近几年,结合养猪“三优”计划项目和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配套推广三元杂交良种猪、仔猪培育新技术、节能型标准栏舍、一条龙快速育肥等,进一步优化了品种、优化了饲料配方、优化了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提高了稻谷、糙米如浓缩料喂猪的成效。在推广方法上,与“绿色证书”工程,“1511”科技示范服务工程的实施紧密结合,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主要抓了四件实事:

  一是层层办点示范。县四大家领导,部办主任和乡镇党政一把手都亲自办示范点,全县由畜牧部门配合行政办科学养猪示范村共70个。领导办点,充分发挥了督促、协调、示范作用。

  二是畜牧兽医技术承包。畜牧局对各基层站、站对兽医层层建立“站站有点,人人对户承包”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县186名跑片兽医共承包养猪示范户1229户。绝大部分示范户做到了有规模、有效益、有影响、有推动。

  三是技术培训。近四年来举办乡镇村组领导、养猪大户培训班100余期,培训10万余人次;搞广播电视讲座30余期,印发技术资料6万余份。

  四是抓实体建设,全面开展综合办站。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品改站站站有实体,人人经销饲料、人人推销生猪,人人开展生猪人工授精业务和技术承包。以畜牧局牧工商总公司为龙头,以基层站、所为纽带,在全县形成了良种繁育与改良、饲料生产与报销、生猪疫病防与检、畜产品加工与贮藏、生猪流通、科技推广等六个服务系列。四年来,畜牧系统共为农户提供良种猪30余万头,生产销售浓缩料、仔猪料、乳猪料和其它畜禽饲料10万余吨,为农户提供兽药200余万元,加工外销生猪20多万头。物技结合,有力地推动了配套技术普及工作。

  稻谷转化饲料配套技术的实施,进一步壮大了我县生猪产业。成果的取得,一是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二是得益于省、市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正是生猪生产走出价格低谷、市场行情转好,发展生猪的好时机,我们将抓住机遇,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群策群力,全力落实各项任务,加速粮食转化,促优质三元猪工程,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