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雏鹅的适宜条件

浏览

(1)温度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温度与雏鹅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较低,约39.6摄氏度,直到10日龄时才逐渐接近成年鹅的体温(41-42摄氏度)。雏鹅绒毛稀而短,体温调节机能较差,抗寒能力较弱,因此在育雏期间提供适宜的育雏温度,对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雏鹅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的育雏温度其育雏效果亦不相同。在育雏过程中,判断育雏温度是否适宜,首要条件是辨别雏鹅对各种温度的不同反映。当育雏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拥挤成团,似草垛状,绒毛直立,躯体郑缩,发出“叽叽”的尖叫声,严重时造成大量的雏鹅被压死、踩死;温度过高时,雏鹅表现为张口呼吸,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频频饮水,并远离热源,往往分散在育雏室的四周,特别是门、窗附近;温度适宜时,雏鹅表现出活泼好动,呼吸平和,睡眠安静,食欲旺盛,均匀分散在育雏室内。育雏室的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太大太快,均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温度高时,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感冒;温度过低时,雏鹅受凉,导致消化不良或死亡数增多。对于育雏温度要灵活掌握,不同品种、季节对育雏温度的要求不同。在育雏期间,温度必须平衡下降,切忌忽高忽低急剧变化。鹅的适宜育雏温度见表(2)湿度湿度和温度同样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二者共同起作用。在低温高湿情况下,引起雏鹅体热大量散发而感到寒冷、打堆,易引起感冒和下痢,增加僵鹅、残次鹅和死亡数,这是导致育雏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雏鹅体热的散发受到限制,体热的积累造成物质代谢和食欲下降,低抗力减弱,同时高温高湿易引起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是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也是育雏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育雏之大忌。因此,育雏室的门窗不宜长时间密闭,要注意通风换气;室内喂水时切勿外溢,应经常打扫卫生,保持舍内干燥。鹅的适宜的相对湿度见考表一。 表一 鹅的适宜育雏温度和湿度日龄 湿度℃ 相对湿度(%) 1-5 27-28 60-65 6-10 25-26 60-65 11-15 22-24 65-70 16-20 20-22 65-70 (3)废气与阳光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泄的粪便以及垫草中散发的氨气增多,若不及时进行通风托儿所,将严重影响雏鹅的健康和生长。过量的氨气可引起呼吸器官疾病,降低饲料报酬。鹅舍内氨气的浓度应保持在10ppm以下,二氧化碳保持在0.2%以下为宜。一般控制在人进入鹅舍时不觉得闷气,没有刺眼、鼻的臭味为宜。阳光能提高鹅的生活力,增进食欲,还能促进某些内分泌的生成,性激素甲状腺素的分泌。禽体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有助于钙、磷的正常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如果天气比较好,雏鹅从5-10日龄起可逐渐增长舍外活动时间,以便直接接触阳光,增强雏鹅的体质。(4)饲养密度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室内空气的新鲜与否以及室内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密度过大,雏鹅生长发育受阴,甚至出现啄羽等恶癖;密度过小,则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增加育雏成本。随着雏鹅的生长,体重的增加,体格的增大,在饲养过程中应不断调整雏鹅的饲养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可参见表二。表二 适宜的雏鹅饲养密度(单位:只/平方米)类型 1周龄 2周龄 3周龄 4周龄 中、小型鹅种 15-20 10-15 6-10 5-6 大型鹅种 12-15 8-10 5-8 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