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中的不同血清型感染各种动物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该菌属有58种 O抗原、54种H抗原,个别菌还有Vi抗原,包括近2000个血清型。流行于世界各国,常致败血症或肠炎,对幼畜、雏禽为害甚大,成年畜禽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患病与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口感染是其最重要的传染途径,而被污染的牧草、饲料与饮水则是传播的主要媒介物。各种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主要包括下列种类。

沙门氏菌病

又称猪副伤寒。病原为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少数其他血清型。多发生于1~4月龄猪。临诊上除少数急性病例外,多数呈亚急性或慢性。其特征是坏死性肠炎(见彩图)、腹泻、恶臭与消瘦。病程约 2~3周,常以死亡告终。典型病变为大肠壁增厚与粘膜弥漫性坏死。在较大的猪中常为猪瘟的继发症。

猪沙门氏菌肠病变 马沙门氏菌病

又称马副伤寒,由马流产沙门氏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以孕马流产为特征的马属动物传染病。初产母马和幼驹易感性更高。流产常发生于怀孕中后期。 流产前大多有体温升高、 乳房肿胀、阴道流出血色液体等先兆。流产多为死胎,且呈败血性病变。胎膜水肿,有出血和坏死区。母畜流产后多数能自愈,少数可能继发子宫内膜炎。幼驹感染后多呈败血症或局部炎症,公畜则为睾丸炎与鬐甲炎。病愈者血清内含有较高滴度的凝集抗体,可作本病的辅助诊断。

牛沙门氏菌病

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 舍饲青年犊比成年牛易感,往往呈流行性。病犊发烧、停食、虚弱,泻出的恶臭液状粪便,常混有血丝和粘液。死亡率高者可达50~70%,一般为5~10%;不死者或出现关节肿胀。剖检可见出血性胃肠炎与败血性病变,肝、脾可能有坏死灶。成年牛较少发生或仅散发,但病后期可能转为内毒素性休克。病变多为急性出血性肠炎。孕牛常流产。

羊沙门氏菌病

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或羊流产沙门氏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羊,但以断奶前后、年轻羊及怀孕最后1个月的母羊更易感。本病症状与牛沙门氏菌病相似。

禽沙门氏菌病

由一种或多种血清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一大群急性或慢性禽类疾病的统称。危害性大。主要包括3种:

(1)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最常见于鸡和火鸡。除接触传播外,常可经蛋传播,一旦传入鸡群,即可代代相传难以根除。主要侵害雏鸡,呈急性败血症,大批死亡。幸存者多转成慢性或带菌者。对病程稍长者剖检可见心、肺出现坏死或结节,肝出血与坏死,胆囊肿大。成年鸡多为卵巢或睾丸局部感染的无症状带菌者。 母鸡感染后产蛋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剖检可见卵子变形、变色和变硬。公鸡则呈睾丸炎。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以检出并剔除带菌种鸡以及对孵化蛋实施熏蒸消毒有助于消除本病。

(2)鸡伤寒。为鸡沙门氏菌所致的鸡与火鸡的败血症,其他禽类罕见。可经蛋传播。除雏鸡外亦常使青年或成年鸡群发生败血症而招致10~50%的死亡率。急性者无明显病变。亚急性或慢性者常见血液稀薄,肝肿呈青铜色,其表面与心肌有灰白色粟粒状坏死灶。偶有心包炎和卵黄性腹膜炎。卵子出血、变形、变色。雏鸡表现似鸡白痢。

(3)禽副伤寒。由鼠伤寒等多种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可由污染的饲料感染,呈地方流行性。幼禽多呈急性和亚急性,成年或未成年禽则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幼雏常因急性败血症而迅速死亡。成年患禽长期带菌与排菌。慢性的体瘦,肠道呈坏死性溃疡。雏鸡常出现颤抖、喘息和眼睑水肿。病程稍长者可见卵黄凝固,肝、脾充血且有条纹状或针尖状出血与坏死灶。

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验。对鸡白痢、马流产等可用平板或试管凝集试验作群体检疫以检出群内带菌者。荧光抗体技术已用作快速诊断手段。抗生素、呋喃与磺胺类药物对急性败血性患禽有较好疗效。多数治疗后的畜禽仍可带菌。除少数几种沙门氏菌(如猪伤寒、猪霍乱、都柏林、马流产沙门氏菌等)所致的疾病已使用灭活苗或减毒苗外,大多数尚少有效菌苗可资预防。不少国家已订出专门的控制规程来逐步消灭或控制某些畜禽的沙门氏菌病,如鸡白痢与鸡伤寒已在少数国家基本消灭。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