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病

木本植物特有的一类病害。发生在多种针、阔叶树种和竹类上。主要由类菌原体和真菌所致。前者引起的丛枝病是系统性的,病害由个别枝条开始,逐渐扩及全株;后者所致病害只作局部扩展,丛枝症状仅表现在直接受侵染的个别枝条上。枝条受害后,因顶芽生长受到抑制而刺激侧芽提前萌发成的小枝,不仅生长缓慢,且其顶芽不久也受到病原物的抑制,而刺激其侧芽再萌发成小枝。如此反复进行,使枝条呈丛生状。有些真菌中的锈菌侵害枝条后,先是引起局部肿瘤,其上形成许多不定芽,并萌发成小枝而呈丛枝状。枝丛可随岁月增多其小枝,增大其体积。大的枝丛可达1米以上。各种枝丛远看有如大小鸟巢,故又名鸟巢病。枝丛内的枝叶在形态及解剖上均具特点。枝丛本身总是负趋地性的,生长方向多与地面成垂直。枝丛内主枝不明显,各小枝细而节间短缩。机械组织不发达,因而脆弱易断。枝上的叶小而带黄绿色,内部栅状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不明显。病枝初时可开花、结果,但花果往往畸形。渐后则花而不实,最后不开花。枝丛多能存活若干年,终因累生新的枝叶,养分消耗过度而枯死。由于枝条组织较正常者柔嫩,易遭冻害。

丛枝病的为害程度因病原性质而异。类菌原体所致丛枝病往往是致命的。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是中国栽培这两树种最严重的障碍;桑萎缩病也是桑树栽培的大害。真菌性丛枝病通常对林木无大影响,但过分严重的感染也会引起树木衰弱甚至死亡。真菌性丛枝病可通过剪除病枝的途径防治。类菌原体所致丛枝病主要通过选育抗病品系、选用无病繁殖材料加以防治。对病树注射四环素类药物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能根治。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