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药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药物。

正常人血管中的血液呈液态,能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血液流出体外即凝成块状。血管壁破损时,凝血块堵在破损处有止血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这是一种保护性生理过程。血液凝固过程有一系列因子参加,最后形成纤维蛋白。正常血液中,有使纤维蛋白溶解的物质,又存在抗凝血系统,故正常血液不会自己凝固。异常情况下,当止血过程各环节失衡时即发展成血栓栓塞性疾病,且逐渐加剧,需用抗凝血药治疗。

常用的抗凝血药有必须胃肠外给药的肝素,其抗凝作用较广,是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有抗凝血酶及抗血小板粘附、凝集和破坏的作用,对凝血连锁反应中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抗凝作用迅速,常用于短期内需要抗凝治疗时或作口服抗凝剂前用药。去纤维蛋白酶具有抗凝血和增强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能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度显著降低,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延长,但对其他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数无影响,适用于治疗闭塞性血管疾病。口服抗凝药常用的制剂有双香豆素、华法令、新抗凝等,适用于抗凝治疗时间较长者和深静脉栓塞、肺栓塞、心肌梗死的预防性治疗。抗血小板药物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苯磺唑酮、双嘧呱胺醇(潘生丁)、右旋糖酐等,能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对防止血栓形成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也是有益的。另用于保存血库全血和血液成分的抗凝血溶液有枸橼酸-葡萄糖溶液、肝素溶液等。用于实验室血液标本的抗凝剂如肝素、枸橼酸盐、草酸盐、氟化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