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

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形成的出血性病证的总称。如血液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阴(外生殖器、尿道)、后阴(肛门),或渗出于肌肤的各种急性和慢性出血性疾病。又称失血、血病。血证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紫斑等均属此证范围。

引起血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情志过极、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之后等原因。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两类: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此外,瘀血不去,会妨碍新血的生长和气血的正常运行,也可引起出血。

由于出血的原因很多,以及出血部位的不同,例如大便下血有便血、痔疾之异,吐血有病在胃和病在肝的不同,所以辨证时,首先应辨清出血的部位。其次,血证有实证和虚证,以及实火和虚火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所致者属实证,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和气虚不摄所致的血证属虚证,阴虚火旺则属虚火。因此辨证时,须辨明证候的虚实,分清实热、虚寒、气虚的不同。治疗血证,应针对引起各种血证的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3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气实当清气降气,气虚当补气益气;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认为“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此,《血证论》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确是通治血证的大纲。同时,还要注意用药宜忌,若血从上溢,实证则宜清降,忌用升散,以免气火升腾,加重出血;虚证则宜滋补,忌用寒凉克伐,免伤脾胃之阳,有碍气血的生化。血从下溢,实证宜清化,忌用固涩,以防留邪停瘀;虚证宜固摄,忌用通利,以防耗伤气阴。

血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

(1)出血的原因和病程。一般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

(2)出血量。出血量少病轻,量多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危证。

(3)有无兼证。若出血并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病情较重。

咳血

肺络损伤血液不循常道,经咳嗽而出,或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咳血。又称嗽血、咯血等。主要因外邪犯肺、肝火上炎、阴虚肺热,或气不摄血等导致肺络损伤,血液妄行,溢入气道而成。咳血可分为外感及内伤两类,当内外之邪干扰及肺,肺气上逆则为咳,损伤肺络,血溢气逆,则形成咳血。在外邪之中,由热邪、燥邪引起者居多;内伤咳血,多因肝肾阴亏,虚火上亢而成。常见证型有:

(1)风热犯肺。证见恶寒发热,痰中夹血,血色鲜红,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治宜清宣肺热、凉血止血,方用银翘散去桔梗,加旱莲草、藕节、茜草根凉血止血。

(2)燥气伤肺。证见咳嗽,痰中带血,身热鼻燥,心烦口渴,咽喉干燥,苔薄白而燥,脉浮数。治宜清肺润燥、宁嗽止血,方用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并可加入生地炭、白茅根、侧柏叶、十灰散等止血之品。

(3)肝火袭肺。证见咳嗽,痰中带血或咳出纯血,血色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而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方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并加大小蓟、藕节、生地等味,凉血止血。

(4)阴虚肺热。证见干咳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口干咽燥,午后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汤去桔梗加白芨、茜草、茅根等止血,或合十灰散凉血止血。

(5)气不摄血。证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耳鸣,或咳或不咳,痰中带血或咳出纯血,或兼见衄血、便血,舌质淡,脉虚细。治宜益气摄血、健脾养血,方用拯阳理劳汤加减。治疗咳血也可采取针刺鱼际(泻法)、尺泽(补法)、大陵、郄门,或艾灸涌泉。

吐血

胃络损伤,血从胃中经口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前多有脘胁胀闷疼痛的病证。又称呕血。吐血主要属胃的病变,饮食不慎、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都能损伤胃腑,也可由他脏病变影响,导致胃络受伤而引起。吐血主要由胃热灼伤胃络而致,或中气虚弱血失统摄而妄溢。其中以饮食不节、胃中积热,情志抑郁、肝火犯胃,血热伤络、迫血妄行,气血凝结、瘀血内结,强力努伤等所致的吐血较为多见。常见证型有:

(1)胃热壅盛。多因久食辛辣动火之物而致胃中积热。证见吐血色红或紫黯,多见脘腹胀闷,甚则胃中灼热疼痛,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厚浊腻,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肝火犯胃。肝火横逆犯胃,损及胃络而吐血。证见血色红或紫黯,血出暴涌,多心烦易怒,寐少多梦,口苦胁痛,吐血前烦躁不宁,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数。治宜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可加入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等凉血止血。

(3)阴虚火旺。热病之后或气郁化火,耗伤津液,以致胃失濡养,阴虚火旺,灼伤胃络。证见胃痛隐隐,吐血量多、色红,面色潮红,口渴引饮,烦躁不安,盗汗少寐,大便色黑或干黑,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玉女煎加减。可加入丹皮、侧柏叶、旱莲草、藕节、紫珠草以凉血止血。

(4)中气虚弱。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致中气虚弱。证见胃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吐血色红,大便溏而色黑,神疲气短,头晕怯寒,面色白,舌淡苔薄,脉虚弱。治宜调补脾胃、升阳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可加炮姜、白芨、三七以温阳止血。

(5)气虚血亏。失血过多或脾虚生化无力所致。气虚不能摄血,血无所主而溢。证见吐血,面色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便血或鼻齿衄血,皮肤紫斑,舌质淡,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补血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可加炮姜温养止血,阿胶养血止血。

若患者吐血量多,出现面色青白,心慌气短,汗出肢冷,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为气随血脱之重危证候。当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或参附汤益气回阳救脱,并可加入阿胶、三七粉或云南白药止血。

便血

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大便与血夹杂或单纯下血,均称便血。又称血便、下血、泻血、结阴、圊血等。便血属临床常见病,因出血部位不同,有远血和近血之分;也可根据血色的鲜浊,分为肠风和脏毒。便血的病位主要在胃和大肠。胃肠脉络受损是便血的主要原因。引起胃及肠道脉络损伤的因素有多种,如忧思恼怒,情志过极,以致肝气郁结;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虚不能统摄;以及饮酒过多,嗜食辛辣,而胃中积热;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损伤脉络等。总之,便血的主要病机为火和虚,火盛迫血妄行,气虚则血失统摄,血液下渗而成便血。临床常见以下证型:

(1)脾胃虚寒。证见下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渴喜热饮,面色无华,神疲懒言,食少便溏,舌淡,脉细。治宜健脾温中、养血止血,方以黄土汤为主。若阳虚较甚,畏寒肢冷,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若中气下陷,肛门脱垂,可合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阳;若出血不止,可合归脾汤;若便血日久不止,宜用固肠散以固脱。

(2)湿热蕴结。证见便血鲜红,或先血后便,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常用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

(3)肝经郁火。证见胁腹胀满,烦躁多怒,下血鲜稠,口燥唇焦,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质红,脉弦数。治宜凉血泻火,可用约营煎合脏连丸。

便血的预后,同正气强弱、证候类型、病情轻重及出血量多少等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大量出血,可形成气随血脱之危证,甚至威胁生命。

尿血

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的病证。又称溺血、溲血。由于出血量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尿血和血淋均表现为尿中有血,二者区别点在于: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称尿血;尿血而兼有小便滴沥涩痛称血淋(见淋证)。尿血的病位以肾和膀胱为主,主要病机是热伤脉络和脾肾不固。热伤脉络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而脾肾不固又有脾虚和肾虚的不同。临证时,须辨清尿血是外感还是内伤。外感尿血,属实证,为感受邪热所致,起病急,多见发热恶寒,血色多鲜红或有血块,并伴有尿道热灼感;内伤尿血,无尿道热灼感,血色浅淡,多属虚证,常由烦劳过度,耗伤阴精及热邪耗阴、正虚邪恋所致,起病较缓,一般先有阴阳偏虚、气血亏虚或脾肾虚衰的全身症状,其后表现尿血。脾肾不固所致的尿血,主要由饮食不节、劳伤过度、年老体衰及久病迁延等原因引起。常见以下证型:

(1)下焦热盛。证见小便灼热,尿中带血、色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夜寐不安,舌尖红,脉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

(2)阴虚火旺。证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加入大小蓟、藕节、蒲黄凉血止血。

(3)劳伤气阴。证见小便频急,尿血,血色鲜红,腰脊酸痛,或潮热盗汗,手足灼热,口燥咽干,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凉血止血,方用生脉散合车前叶汤。

(4)脾不摄血。证见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舌质淡,脉细弱。治宜补脾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5)肾气不固。证见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治宜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方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鼻衄

鼻中出血。又称侒,为血证中常见的一种病证。多由火热偏盛,迫血妄行,以致血溢清道,从鼻孔中流出,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也有少数因气虚正亏、血失统摄而引起。常见以下证型:

(1)热邪犯肺。兼见鼻燥口干,或有身热,咳嗽少痰,舌质红,苔薄,脉数。治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方用桑菊饮加减,可加丹皮、茅根、旱莲草、侧柏叶凉血止血。

(2)热毒内蕴。兼见烦躁气急,口干欲饮,或见皮肤紫斑以及其他部位出血,或骨节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

(3)胃热炽盛。兼见鼻干齿衄,口渴欲饮,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泻胃火、凉血止血,方用玉女煎加味。

(4)肝火上炎。兼见头痛目眩,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耳鸣,舌质红,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5)气血亏虚。兼见神疲乏力,面色白,头晕耳鸣,夜寐不宁,或有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无力。治宜益心养脾、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味,加入仙鹤草、阿胶、茜草等加强其止血作用。

上述各种证候的鼻衄,除内服汤药外,应结合局部用药治疗。如用云南白药或青黛粉,用棉花蘸后塞入鼻腔止血,或局部用冷敷,如敷脑、额、面等处,以期及时止血。若鼻衄不止,应卧床休息,并避免情志激动。

齿衄

齿龈出血,又称牙衄、牙宣。齿龈属胃,莱菔羯觯室鸪蒴脑蛲浮⑸龆叵得芮校俅惨晕妇等群蜕鼍榛鸾衔嗉7彩艋鹗⑵妊蒴屎欤拷隙啵S梢剖刃粒掣嗔缓裎叮站枚人拢簧鲂槎蒴削龅拷仙伲矣谐莞《闹⒆矗饕蛏鲆蹩餍椋榛鹉诙剩嘤敕渴夜取⑵@汀⒕貌〉扔泄亍3<韵轮ば停

(1)胃火内炽。齿衄,兼见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用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可酌加茅根、大蓟、藕节以凉血止血。

(2)阴虚火旺。齿衄,兼见齿摇不坚,舌红少苔,脉细数,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加减。

紫斑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一种病证。又称肌衄。外感和内伤均可引起紫斑的发生,儿童、成人都可患本病,女性患者较多。紫斑的治疗,热盛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阴虚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气虚宜益气摄血,健脾养血。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紫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热盛迫血、阴虚火旺、气虚不摄,其中以热盛迫血引起的紫斑较为多见。当外邪入侵,酿成热毒,或因饮食、情志、劳倦等原因导致脏腑内伤,阳气内盛而蕴生内热,使血脉受到火热熏灼,致使血热妄行,血溢于脉外,瘀积于肌腠之间,使皮肤呈现青紫颜色的斑点或斑块而形成紫斑。胃和脾同属中土,肌肉为脾胃所主,热气入胃,胃热炽盛,熏发于肌肉,血液外溢而形成紫斑。因此,紫斑的发生与血脉及脾胃关系密切。紫斑一般多发生在四肢,特别是下肢最为多见。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大小和形状不一,按压紫斑处,其色不褪。紫斑面积小,数量少,则出血较少,斑色红赤,病情较轻;面积大,数量多,则出血较多,斑色紫黑,病情较重。故临证时,首先应辨析紫斑的数量及颜色。其次要考虑有无其他部位出血,若伴有齿衄、鼻衄或尿血、便血,为病情较重。此外,还要辨别有火无火、属虚属实,以便正确地立法、选方、用药。临床常见证型有:

(1)血热妄行。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下肢较多见,紫斑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伴见发热口渴,尿黄便秘,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2)阴虚火旺。皮肤瘀点、瘀斑色红或紫红,时轻时重,或有鼻衄、齿衄,常伴头晕,乏力,肌肤发热,颧红心烦,或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口渴,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方用茜根散加减。

(3)气不摄血。紫斑色紫黯淡,多呈散在性出现,时起时消,反复发作,过劳则加重,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不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治宜益气摄血、健脾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味,可酌加仙鹤草、地榆、蒲黄等增强止血及化瘀消斑之力。

紫斑预后一般较好,但少数患者由于阴虚与火旺,气虚不摄与血溢脉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以致持续出现或紫斑反复发作,病程缠绵,体质日益虚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