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萝

概况

异名:赤菜(《福建漳浦县志》),鹿角、猴葵(《南越志》、《纲目》),鹿角菜(《食性本草》)。

基源:为海萝科海萝属植物海萝的全藻体。海萝属全世界约有7种,中国现有2种。

原植物: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Post.et Rupr.)J.Ag.,又名牛毛、毛毛菜、牛毛菜(山东),红菜(福建、浙江),胶菜、红毛菜、石花菜(广东)。

历史:本品见于晋郭璞所注的《尔雅》云:“,海藻,註云药草也,一名海萝,如乱发生海中。”《纲目》列于“海藻”释名项下。古代文献中的“海萝”可能指各式各样的“乱发”状的海藻,其中也包括本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用“海萝”作Gloiopeltis furcata的中文名称。沿海居民常采集海萝作为食品,或用作浆料,因其胶质良好。现为制胶原料。

形态:藻体紫红色,高4~10cm,可达15cm;自盘状固着器丛生,具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分枝处常缢缩。枝可达4mm宽,亚圆柱形。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中轴由长圆柱状细胞组成向四周放射式分枝,末端为念珠状小细胞组成皮层。幼期或分枝的顶端,常有中轴的痕迹,较老的部分则不见中轴,体内变成中空,因而藻体有时出现扁塌的现象。四分孢子囊散布在皮层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很小,圆球形或半球形,突出表面,密密地散布在藻体上。(图见《中国经济海藻志》.图版Ⅷ.57)

生境与分布:本种是暖温带性海藻。生长在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常丛生成群。只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除中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外,还生长在原苏联亚洲部的堪察加东南岸、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沿岸、千岛群岛、隆哈林岛南部、日本、朝鲜、太平洋东岸(美国奥勒冈)。

化学性质

含由半乳糖所形成的多糖[1]脂肪酸[2]

参考文献

[1] CA 1975;83:2953a。
[2] CA 1986;104:106228m。

药性

性味:咸,寒。 ①《养生要集》:“咸,冷利。” ②孟诜:“微毒。” ③《纲目》:“甘,大寒,滑。”

功效:清热,消食,化痰。

主治:劳热,痰结,痞积,痔疾。 ①《食性本草》:“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②《日华子本草》:“解面热。” ③《岭南采药录》:“消痰下食。治一切痰结痞积,痔毒。以之作海藻酒,治瘿气;以之作琥珀糖,去上焦浮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浸酒。

使用注意:①《养生要集》:“食之动嗽。” ②孟诜:“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少颜色。”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药物志》:“治瘿瘤,风湿关节痛:海萝9g,两面针6g。水煎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咳嗽:海萝、知母各9g。水煎冲冰糖服。” ③《福建药物志》:“治肠炎、痢疾:海萝、白头翁、地榆各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