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核

概况

基源:为蔷薇科山楂属部分植物的种子。

原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Zucc.

药性

性味:甘、酸、涩,温。

功效:理气消食。

主治:食积,疝气。 ①《纲目》:“吞之化食磨积,治疝。” ②《本草从新》:“治疝,催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30g;或研末入丸,散。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滇南本草》:“治胃积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山楂核(炒黄,研)、沙蒺藜(焙)、鸡内金(焙黄)各15g。共为细末。每服3g,温开水送下。忌生冷。” ②《纲目》:“治阴肾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份。烧存性,研末,每服6g,空心,茴香汤调下。” ③《海上方》:“治难产:山楂核77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 ④楂核白蔻散(赤脚医生1977;(5))治呃逆:山楂核30g,白豆蔻15g。取上药混合,共为细末。每次服3g,日服3次。 ⑤《山西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治寒疝:山楂核(捣)30g,盐小茴15g。生姜30g。酒引。水煎服。” ⑥舒痛精(中成药研究 1987(5))治疗颈肩背痛:以山楂核提取物研制成舒痛精。取舒痛精Ⅰ号和Ⅱ号原药为主,加以适当佐剂配制而成。将药物涂于压痛区的皮肤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四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4次为1疗程,间隔为3~4天。 ⑦山楂核馏油硬膏、软膏、霜剂(中华医学杂志 1978;(6))治神经性皮炎,湿疹,及毛囊炎等三种急、慢性皮肤病:根据病损大小,煎取适当大小硬膏(5%山楂核馏油硬膏,由山楂核馏油5%、生橡胶25%、氧化锌20%、松香33%、凡士林6%、羊毛脂3%、液体石蜡6%、苯海拉明2%组成)贴于患处。 ⑧《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治腰痛:山楂核,瓦上煅焦存性,研末,每服10g,用老陈酒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