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概况

异名:半支莲(《医宗汇编》),佛指甲(《纲目》),狗牙半支(《纲目拾遗》),金枪药(《江西民间草药》),鼠牙半枝莲(《江西草药》)。

基源: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佛甲草的鲜或干全草。景天属全世界约470种;中国有124种,14变种,1变型。

原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S.obtuso-lineare Hayata),又名狗牙菜(《秦岭植物志》),禾雀舌(《岭南采药录》)。

历史:佛甲草始载于《图经本草》,云:“佛甲草,生筠州。多附石向阳而生,有似马齿苋细小而长,有花黄色,不结石,四季皆有。”《纲目》亦载:“佛甲草,二月生苗成丛,高四五寸,脆茎细叶,柔泽如马齿苋,尖长而小,夏开黄花,经霜则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墙上,呼为佛指甲。”按上所述及附图,应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光滑无毛,茎高10~20cm,淡红色,3叶轮生,稀为4叶轮生或对生,叶无柄,有短矩;叶片线形,长20~25mm,宽约2mm,全缘,顶端钝尖。聚伞状花序顶生,2~3分枝,分枝再2分枝,花疏生,无梗;序宽4~8cm,中央有1朵具短梗的花;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1.5~7mm,不等长,有时有短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长4~6mm,基部稍狭,顶端急尖;雄蕊10,短于花瓣;鳞片5,宽楔形至近四方形。蓇葖略叉开,长4~5mm。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期。(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1页.图1912)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山或平原草坡、路边或沟边。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栽培:宜在较阴凉湿润的环境,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不耐严寒。用扦插繁殖,于4~5月剪取茎枝,长10~14cm,按行株距各22~26cm开沟穴栽,深3~7cm,每穴栽茎枝3~4根。栽后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生根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2次。入冬前结合园田清洁,进行培土或施堆肥,护苗越冬。

采集:夏,秋季采收。

鉴别:根细小。茎弯曲,长7~12cm,直径约0.1cm,表面淡褐色至棕褐色,节明显,偶有残留的不定根。叶轮生,无柄,叶片皱缩卷曲,多脱落,展平后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2cm,宽约0.1cm。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淡棕色。果实为蓇葖果。气微,味淡。以叶多者为佳。

化学性质

含景天庚糖(Sedoheptose,Sedoheptulose)、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参考文献

中草药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379。

药理

10%煎剂用平板海绵块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380。

药性

性味:甘,寒。 ①《图经本草》:“甘,寒。微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淡,寒。” ③《浙江民间草药》:“酸,凉。微毒。”

功效:清热,消肿,解毒。

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 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 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 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 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 ⑥《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滴眼。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阳民间药草》:“治乳痈红肿:狗牙瓣、蒲公英、金银花。加甜酒捣烂外敷。” 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治迁延性肝炎:佛甲草30g,当归9g,红枣10个。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①《图经本草》:“治痈肿,疔疮,丹毒,蛇咬伤:佛甲草适量捣敷。”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喉火:狗牙瓣15g,捣烂,加蛋清冲开水服。” ③《安徽中草药》:“治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鲜佛甲草60g捣烂,加冷开水适量绞汁频频含咽。” ④《救生苦海》:“治喉癣:佛甲草捣汁,加陈京墨磨汁,和匀漱喉,日咽4~5次。” ⑤《医宗汇编》:“治天蛇头疼不可忍:佛甲草同香糟捣烂,少加食盐,包住患处。” ⑥《李氏草秘》:“治诸疖毒,火丹,头面肿胀将危者:佛甲草,少入皮消捣罨之。” ⑦《履巉岩本草》:“治汤烫火烧:火烧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每用少许,冷水调敷患处。” ⑧《贵阳民间药草》:“治目赤肿痛而生火翳:鲜狗牙瓣(佛甲草)捣汁,加人乳点眼。” ⑨王安卿《采药志》:“治牙疼:佛甲草煅末,擦之。” ⑩《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鸡眼:鲜佛甲草浸醋中一昼夜,取出捣烂贴敷患处。” ⑾《河南中草药手册》:“治指疔:鲜佛甲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换1~2次。” ⑿《安徽中草药》:“治跌打损伤:佛甲草15g,煎服;另用鲜草捣烂敷患处。” ⒀《安徽中草药》:“治带状疱疹,漆疮,脓疱疮:鲜佛甲草捣烂绞汁涂患处。” ⒁《贵阳民间药草》:“治黄疸:佛甲草(生)30g,炖瘦肉120g。内服。” ⒂四川中医 1991;(7):“治静脉炎,硬结,疖痈:鲜佛甲草适量,捣细加少量食醋敷患处,外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1次。并可用干品研细粉,瓶装备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