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

概况

异名:黄升丹(《疡科遗编》)。

基源:黄升为水银等用升华法炼制的位于容器中央的黄色升华物。主含氧化汞(HgO)。

历史:参见“红升”条。

产地 参见“红升”条。

生药

鉴别

性状:黄升为块片状或粉状,片块者大小不等,一般厚约3mm。黄色或橙黄色。上面粗糙,呈粉沙状;下面底板光滑,略具光泽。体重,质硬而脆,断面呈黄色。无气。

理化:①取黄升粉末约0.5g,加水10ml,搅匀,缓缓滴加适量的盐酸溶解后。溶液照下列方法试验。 1)取溶液约1ml,加氢氧化钠试液(呈碱性),即生成黄色沉淀。(检汞盐) 2)取溶液约1ml,调至中性,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检汞盐) ②取黄升少许,放在铁片上烧,逐渐变成红色再变为褐色;冷后又恢复原来的黄色。(检黄升,如系假品,经加热后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加工炮制:制法 ①传统法:参见“红升”条。 ②近年来有的厂家曾采用“沉降法”制成黄色粉状结晶,作为黄升药用。原料为氯化汞和氢氧化钠,将其分别溶于水中,待冷至2℃以下,在不断搅拌下,将氯化汞溶液倾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含碳酸钠)中。所得反应物在30℃左右避光放置1小时,并时时加以搅拌。俟沉降后,倾去上层清液,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直洗涤至不呈氯离子反应为止。在暗处将沉淀进行干燥,温度不宜超过30℃,并置密闭避光瓶中保存。用此法制得的黄升又名黄降汞。但中医较少用。 研极细粉药用。

贮藏:置干燥处,避光,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

黄升主含氧化汞Hgo,另含硝酸汞Hg(NO3)2等。

参考文献

刘玉琴 矿物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22。

药理

参见“红升”条。

药性

性味:辛,热。有大毒。 《疮疡外用本草》:“辛,热、燥。有大毒。”

功效: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主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①《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 ②《吴氏医方汇编》:“治一切阳症腐烂太甚者。” ③《沈氏经验方》:“治痈疽烂肉未清,脓水未净。” ④《疡医大全》:“提脓长肉。” ⑤《集成良方三百种》:“治痈疽疔毒溃后。”

用法用量:外用:微量,研为极细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用。为便于掌握剂量,多与煅石膏或其他药配伍研末外用。

使用注意:黄升有大毒,腐蚀性较强,一般不做内服。外用亦宜微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九一丹(《外科正宗方》)拔毒生肌,治一切肿疡溃不收口:煅石膏27g,黄升丹3g。以上2味和匀,研极细末,以少许掺患处用清凉膏盖贴。凡肌薄无肉之处,不能化脓,仅有稠水者忌用。 ②《药籨启秘》:“治下疳腐烂:升丹0.9g,橄榄炭0.9g,梅片0.3g。研极细末,麻油调敷或干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