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概况

异名: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针(《中药材手册》)。

基源:为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的棘刺。

原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角针(《江苏植物志》)。

历史:本品载《图经本草》谓:“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博疮癣有奇效。”《植物各实图考》云:刺为瘫疽要药,中国古今本草收录即本品。

余项参见“猪牙皂”条。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以9月至翌年3月为宜,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药材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也产。

鉴别:棘刺有主刺及1~2次的分枝刺,主刺圆柱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由下向上逐渐细小,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商品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切片厚1~3m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中央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润透,切厚片,干燥。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1]及皂甙[2]

参考文献

[1] 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241。
[2] 中草药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46。

药理

水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按60g/kgig,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8%。

参考文献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46。

药性

性味:辛,温。 ①《纲目》:“辛,温。” ②《医林纂要》:“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温,辛。有小毒。”

功效:搜风,拔毒,消肿,排脓。

主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图经本草》:“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醋煎涂,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防风、黄芪、白蒺藜、蝉衣,治痈疡。 ②配炙山甲、银花等,治痈初起,疼痛较明显而未溃破者。 ③配黄芪、甘草、酒、乳香,治发背不溃。 ④配防风、槐花、蛇床子、白矾、枳壳、羌活等,治痔瘘或痛或痒,及有脓血。

方选和验方: ①皂角刺丸(《圣惠方》)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烧令烟尽)60g,臭樗皮(微炙)、防风(去芦头)、赤芍药、枳壳(去瓤,麸炒微黄)各30g。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500g,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20丸。 ②皂刺散(《仁斋直指方》)治痈疽(初起或已溃者):皂角刺(紫黑色者),连皮栝楼各等份,北五灵脂减半。上药锉细。每服12g,用酒400ml,煎取240ml,入乳香少许,温服。 ③皂刺大黄汤(《医宗金鉴》)治小儿脏毒便血初起,肛门肿痛者:皂刺、生川大黄各等份,用水、酒煎服。量小儿年岁大小,体质增减用量。 ④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治痈疽(初起或疼痛而未溃破者):银花30g,皂角刺、赤芍、炙山甲、浙贝各9g,当归尾、天花粉各12g,防风、陈皮各6g,白芷4.5g,乳香、没药各3g。水煎服。服本方后偶有恶心呕吐反应,但无妨碍。 ⑤《医鉴初集》:“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30g,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6g,白芷、花粉、金银花各15g。水、酒各400ml,煎300ml。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 ⑥《仁斋直指方》:“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30g,蚌粉3g。和研,每服3g,温酒下。” ⑦《本草汇言》:“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貌变者:皂角刺飞尖500g(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1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90g,生半夏60g,真铅粉30g。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入净瓷瓶内。每早晚各服9g,白汤下。” ⑧《圣济总录》:“治小便淋闭: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份。为末,无灰酒服。” ⑨《圣惠方》:“治小儿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脑子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消。”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疔疮:皂角刺60g,蔊菜30~90g,酢浆草60g。水煎服;另以上药捣烂敷患处。” ⑾《安徽中草药》:“治疮疡已溃,脓出不畅:皂角刺、白芷、川芎各6g,生黄芪、金银花各15g,穿山甲4.5g,当归、牛蒡子各9g。煎服。” ⑿《安徽中草药》:“治痈疽初起:皂角刺6g,金银花15g,青皮、生甘草各4.5g。煎服。” ⒀《山西中草药》:“治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皂角刺9g,金银花15g,甘草6g。水煎服。” ⒁山东中医杂志 1987;(2):“治荨麻疹:皂刺15~30g,荆芥、防风、蝉蜕、白鲜皮、甘草。加减:风寒重者,加麻黄、细辛;风热为患者,加牛蒡子、连翘、薄荷;内热壅盛者,加黄芩、黄连、栀子、石膏;血热者,加丹皮、生地、紫草、赤芍;血虚者,加熟地、当归、白芍;气虚者,加黄芪、台参。” ⒂乌蛇皂刺散(北京中医杂志 1988;(1))治骨质增生(外敷):乌梢蛇10g,白花蛇1条,皂角刺、稀莶草、透骨草、穿山甲、生乳香、生没药、杜仲、威灵仙、仙灵脾各15g,五灵脂20g,细辛10g,生川乌、生草乌各9g。上药共为细末,置瓷碗内,用陈醋或米醋(如局部疼痛发冷者,可用白酒或黄酒)调成糊状,以核大小药膏置胶布中央,贴于增生部位及相应穴位上,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⒃皂角刺火麻仁汤(四川中医 1989;(7))治麻痹性肠梗阻:皂角刺50g,火麻仁15g,蜂蜜200g,先将皂角刺、火麻仁水煎约200ml,然后与蜂蜜冲服,1次服完。 ⒄浙江中医杂志 1990;(3):“治无汗症:皂角刺25g,麻黄6g,杏仁12g,竹叶10g,石膏25g,甘草3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仁斋直指方》:“治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 ②《儒门事亲》:“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9g,酒调,嚼葵菜子3~5个,前药送下。” ③《蔺氏经验方》:“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300ml,煎至7分,温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 ④《妇人良方补遗》:“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3g,温酒调下。” ⑤《山西中草药》:“治疥癣:嫩皂角刺,米醋各适量煎煮浓汁,涂患处。”

食疗:①《安徽中草药》:“治乳汁不足:皂角刺、王不留行各6g,黄芪15g,猪蹄2只,煎煮至肉烂,去药渣,吃肉喝汤。” ②皂角刺煨老母鸡汤(新中医 1986;(4))治骨结核:皂角刺120g(以新鲜者为佳),老母鸡1只,洗净(去内脏),将皂角刺戳满鸡身,放锅中文火煨烂,去皂角刺食肉喝汤,2~3日吃1只,连吃5~7只为1疗程。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皂刺治痈肿妒乳,风厉恶疮,胎衣不下,治风杀虫。功与皂荚同。” ②李梴《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③倪朱谟《本草汇言》:“皂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④张璐《本经逢原》:‘角刺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又需鲮鲤,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3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2g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