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叶

概况

基源:为荨麻科苎麻属植物苎麻的叶。

原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

余项参见“苎麻根”条。

化学性质

叶含绿原酸、漆叶甙(Rhoifolin,Apigenin-7-rhamnoglucoside)、原儿茶酸。全草含氢氰酸、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1]。又含芸香甙。千叶含谷氨酸[2]

附 种子含氢氰酸、无色矢车菊素。种子油中含油酸、亚油酸[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9。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07。

药性

性味:甘,寒。《纲目》:“甘,寒。”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

主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门肿痛,赤白带下,跌扑瘀血,创伤出血,乳痈,丹毒,痈肿。 ①《纲目》:“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 ②《现代实用中药》:“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肛门肿痛,脱肛不收,妇人子宫炎赤白带下。”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止血,消炎,解毒。治咯血,吐血,月经过多。创伤出血,蛇、虫咬伤,痈肿,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丝瓜叶、南瓜叶,治湿疹。 ②配苏叶,治诸伤瘀血不散。 ③配石灰,治金疮折损。 ④配地衣毛,治外伤出血。 ⑤配韭菜根、橘叶,治乳痈。 ⑥配黑硝,治癣。

方选和验方: ①《永类钤方》:“治诸伤瘀血不散:野苎麻(五至六月收)、苏叶,擂烂敷金疮上。如瘀血在腹内,水绞汁服。秋冬用干叶亦可。” ②《纲目》;“治金疮折损:苎麻叶(五月收取),和石灰捣作团,晒干,研末敷之。” ③《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外伤出血:苎麻叶、地衣毛,晒干研粉外用。” ④《福建中草药》:“治乳痈初起:苎麻鲜叶、韭菜根、橘叶同酒糟捣烂,敷患处。” ⑤《福建药物志》:“治湿疹:苎麻叶烧灰15g,硫黄6g。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或苎麻、丝瓜、南瓜各用叶适量,研末,调茶油涂患处。” ⑥《福建药物志》:“治癣:苎麻鲜叶加适量黑硝,捣烂用纱布包裹擦患处。”

单方应用:①《中草药学》:“治外伤出血:苎麻干叶适量,研细粉末撒敷患处。” ②《中草药学》:“治痈疽疮疡,蛇虫咬伤:苎麻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③《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小儿赤游丹,痄腮,大人颜面丹毒,足丹毒等;苎麻嫩茎叶,捣烂榨汁,涂敷患处。” ④《食物中药与便方》:“治水泻不止或赤白痢疾:苎麻叶焙干研细,以凉开水调下(注意:勿用热水服),每服3g(小儿减半),1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