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

概况

异名:(《山海经》),黄(《异苑》),鱼(《千金·食治》),海蛇(《黑龙江中药》)。

基源:为合鳃鱼科黄鳝属动物黄鳝,药用其肉或全体。

原动物: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

形态:体细长如蛇,长24~60cm。前段圆,向后渐侧扁,尾尖细。头圆,其高较体高为大。吻端尖,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与口盖骨上均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两鼻孔分离较远,后鼻孔在眼前缘上方,前鼻孔在吻端,左右鳃孔在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润滑无鳞,无偶鳍,背鳍和臀鳍均退化,仅留底下的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连合。尾鳍尖细。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斑点,腹部灰白色。(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977;2731页)

生境与分布:栖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穴居,夜间出洞觅食。以昆虫、蛙类、小鱼等动物为食。能直接呼吸空气,缺水不易死亡。分布很广,除西北、西南外,中国各地均产。

化学性质

食部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质18.8g、脂肪0.9g、灰分1g、Ca38mg、P 150mg、Fe 1.6mg[1]血管紧张肽Ⅰ-转变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rzyme)[2]溴脱氧腺苷(溴尿嘧啶)(Bromodeoxyuridine)[3]内分泌腺激素。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科学院食物成分表.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4。
[2] CA 1991;115:228707g。
[3] CA 1988;109:146655h。

药性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大温。” ②《千金·食治》:“平。” ③《医林纂要》:“甘、咸,温。有微毒。”

归经:入肝、脾、肾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肾二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③《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功效:补中益血,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补五脏,逐十二风邪,止血。

主治:痨伤,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浓血,痔漏,臁疮。 ①《别录》:“主补中益血,疗沉唇。” ②《本草拾遗》:“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 ③《千金·食治》:“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 ④孟诜:“治风湿。” ⑤《滇南本草》:“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 ⑥《本草蒙筌》:“去狐臭。” ⑦《本草汇》:“治痢疾。” ⑧《纲目》:“专贴一切冷漏,痔瘘,臁疮。” ⑨《本草衍义补遗》:“善补气。”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捣肉为丸或焙研为散。外用:切片敷贴。

使用注意:①《别录》:“时行病起,食之多复。” ②《本草经疏》:“凡病属虚热者不宜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时病前后,疟、痢、胀满诸病均大忌。” ④《食物本草》:“多食发诸疮,亦损人寿。大者有毒,能杀人。不可同犬肉食。”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大力丸(《本经逢原》)增力气(补虚壮阳):熊筋、虎骨、当归、人参等份。研为末,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与药末拌匀为丸,每日空腹酒下20g。

单方应用:①鳝鱼红糖散(《中国药膳学》)治久痢虚症,便脓血:黄鳝1条,红糖9g(炒)。将鳝鱼去内脏,以新瓦焙干,和糖研末,温开水吞服。 ②《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老烂腿(臁疮)久不愈:鳝鱼去骨,将鳝肉剁成肉泥,敷于患处,2~3小时更换1次。”

食疗:①归参鳝鱼(《本经逢原》)适用于气血不足,久病体弱,疲倦乏力,面黄消瘦等症:鳝鱼500g,当归、党参各15g。黄酒、葱、姜、蒜、味精、盐、酱油各适量。将鳝鱼去头、骨、内脏,洗净切丝。当归、党参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把鳝鱼、纱布药袋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黄酒,转用文火煮熬1小时,捞去纱布药袋,加调料即成。吃鱼喝汤,分餐食之。 ②黄芪鳝鱼羹(《食疗本草学》)用于气血不足,体倦无力,心悸气短,头昏眼花等症:鳝鱼500g,切丝,黄芪30g,纱布包,共加水煮熟,去药包,加食盐、生姜调料食之。 ③内金鳝鱼(《中国药膳》)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食积,久滞,肚胀大,面黄发枯等症:鳝鱼1条,鸡内金6g。葱、姜、黄酒、盐、酱油、味精各适量。鳝鱼去内脏洗净切成段,鸡内金洗净,共放入搪瓷碗内,加葱、姜、黄酒、盐、酱油等调料,上蒸笼用武火蒸至熟透,放味精搅匀即成。 ④翠皮爆鳝丝(《中国药膳》)适用于风湿痛疼,腰膝酸软等症:鳝鱼1000g,西瓜皮200g,芹菜500g,泡辣椒50g,盐6g,酱油30g,味精3g,白糖3g,醋2g,麻油3g,黄酒3g,胡椒粉3g,猪油250g,生粉30g,汤50g。将西瓜皮洗净切碎,用纱布包扎榨出西瓜汁。鳝鱼洗净去内脏、骨,斜切成丝。芹菜去叶、老筋,洗净切成段。泡辣椒切斜口条,葱、姜洗净切成丝。把鳝鱼丝加生粉、盐、鸡蛋清、西瓜汁调匀上浆。另用碗放黄酒、酱油、白糖、味精、胡椒粉、生粉、汤和西瓜汁调成芡汁。然后烧热锅放猪油,将鳝鱼丝下锅划散,捞出待用。锅内留少许猪油,将芹菜、泡辣椒、葱、姜一起下锅,炒出香味时,把鳝鱼丝倒入炒匀,将调好芡汁沿锅倒入,最后加醋、麻油炒匀即成。 ⑤蒸鳝鱼猪肉(《食物与治疗》)适用于妇女产后失血,血气亏损,五脏虚衰,面色苍白,多汗,心悸等症:黄鳝250g,猪肉100g,葱、姜、盐、黄酒、酱油各适量。将鳝鱼去内脏洗净切片。猪肉洗净切片。均放入碗内,加盐、酱油、葱、姜拌匀后,上蒸笼用武火蒸至熟透即成。 ⑥鳝鱼核桃粥(《粥》)适用于脱肛、子宫脱垂等症:鳝鱼450g,核桃仁50g,粳米100g,料酒2匙,香醋1匙,葱、姜末,盐、味精适量。将鳝鱼去内脏洗净,切后用料酒、香醋、盐拌匀,入锅中,加入粳米和水适量,先武火煮沸,改文火煮至米开花,调入葱姜末、味精即成。 ⑦鳝鱼胡萝卜粥(《粥》)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症:鳝鱼450g,粳米100g,胡萝卜100g,料酒2匙,香醋1匙,葱姜末,盐、味精适量。将鳝鱼去内脏洗净,切后用料酒、香醋、盐拌匀,入锅中,加粳米、胡萝卜丝和适量水,先武火煮沸,改文火煮至米开花,放入葱姜末,味精即成。 ⑧鳝鱼藕节粥(《粥》)适用于痔疮出血等症:鳝鱼450g,粳米100g,藕节30g,料酒2匙,香醋1匙,盐、味精适量。将鳝鱼去内脏洗净,切后用料酒、香醋、盐拌匀,入锅中,加粳米及藕汁(藕节煎的水),再添适量水,先武火煮开,改文火煮至米开花,放入味精即成。 ⑨烩鳝鱼丝(《便民食疗》)适用于中老年人营养不良性水肿:鳝鱼500g,红糖、植物油、酱油、醋、豆粉各少许。将鳝鱼去内脏、骨、头,洗净,切成丝。先用锅煸炒后备用。再烧热锅,放植物油,烧至油九成热时,将鳝鱼丝倒入锅内,来回翻动,加酱油、醋、红糖、清水煮熟,再用水豆粉勾芡即成。 ⑩桂蒸鳝段(《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肾阳不足,气血亏虚之腰痛:大鳝鱼1000g,肉桂8g,当归10g,熟火腿肉150g,黄酒30g,胡椒粉2g,葱30g,姜5片,味精2g,盐10g,清鸡汤适量。将鳝鱼去内脏洗净,用开水稍烫捞出,刮去粘液,去头尾切段,熟火腿肉切开,锅内放一半葱、姜、黄酒和水,烧沸后,把鳝鱼段放入沸水锅烫一下捞出,整齐地排列在小盒内,上面放火腿片、肉桂、当归、葱、姜、黄酒、胡椒粉、盐、清鸡汤,加盖,把棉纸浸湿,封严盖口,上笼蒸约1小时后取出,启封挑出葱、姜,加味精即成。 ⑾鳝鱼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两足顽麻而痛,胫冷,饮食减少的脚气病患者:鳝鱼100g,粳米50g,食盐、生姜适量。将鳝鱼去内脏、骨,切片,与粳米、生姜同煮为粥,放入盐即成。可做早餐主食。 ⑿姜汁黄鳝饭(《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适用于钩虫病患者虚弱消瘦、乏力纳差的调补,或配合炒榧子及其它驱虫药物作为扶正治疗:黄鳝150g,粳米150~200g,生姜汁10~20ml,花生油10g,食盐5g。将黄鳝去内脏、骨后切丝,以姜汁、花生油、食盐拌匀。粳米加水适量煮至将干时,放黄鳝丝于饭面,文火15~20分钟,米熟后即成。 ⒀《广西药用动物》:“治虚劳咳嗽、身体消瘦:黄鳝250g,冬虫草适量,炖汤,食肉饮汤。” ⒁《家庭食疗小全书》:“治肾虚腰痛:黄鳝250g,猪腰1只,杜仲9g,共炖汤,食肉饮汤。” ⒂《家庭食疗小全书》:“治糖尿病:黄鳝250g,天花粉、黄精、生地各15g,山药30g,共炖汤,食肉饮汤。” ⒃《常用药用动物》:“治小儿疳积:鳝鱼3条,切碎,香薷10g。炖服。” ⒄《常用药用动物》:“治腹泻:鳝鱼250g,大蒜头1个,酒1杯,共煮熟食用。” ⒅《食物药用指南》:“治糖尿病:鳝鱼250g,豆腐适量,共炖食之。” ⒆杞桃鳝鱼(明通医药 1993;(12))用于体质虚羸、肾虚、腰痛、头晕目眩,阳痿遗精,肺虚咳喘等:鳝鱼肉400g,枸杞子50g,核桃仁100g,鸡蛋6g,火腿末10g,熟猪油100g,古田老酒30ml,鸡汤100g,盐10g,味精4g,白糖3g,地瓜粉30g,葱、姜各少许。鳝鱼切细丝,加酒、盐、地瓜粉拌匀,浆好。锅热放猪油,待油温稍高,下入鳝鱼丝,用勺滑透捞出沥去油。核桃仁用开水泡去皮,下油锅炸熟;枸杞洗净,同时和核桃仁,用刀背砸成泥。取锅放入猪油热后,倒入打散的鸡蛋,边炒边下盐、葱、姜末、核桃仁和枸杞泥,待炒至4~5成熟时,再入滑好的鳝鱼丝,使鸡蛋泥均匀裹在鳝鱼丝上,装入盤中,再撒上火腿末即成。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鳝鱼,甘温俱足,所以能补中益血。甘温能通经脉,疗风邪,故又主疗沉唇,及令人用之以治口眼㖞斜也。” ②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