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花

概况

基源:为伞形科水芹属植物水芹的花。

原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ea(Bl.)DC.

余项参见“水芹”条。

化学性质

附 全草含呋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正丁基-2-乙丁基呋酸酯(n-Butyl-2-ethylbutylphthalate)、呋酸-二-2-乙丁酯(Di-2-ethyl-butyl phthalate)[1]、蓼黄素(Persicann)及其7-甲醚[2]

参考文献

[1] Experientia 1969;25:907。
[2] 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149,272,280。

药性

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苦。” ②《纲目》:“苦,寒。”

功效:退热止泻,降压除湿。

主治:感冒发热,高血压,呕吐腹泻,崩漏,白带,尿路感染。《唐本草》:“主脉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发热,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白带,高血压:芹花6~9g,水煎服。鲜品可捣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