鲩鱼胆

概况

基源:为鲤科草鱼属动物草鱼的胆汁。

原动物: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ier et Valenciennes)

余项参见“鲩鱼”条。

生药

采集:多在冬季收集。捕获后,剖腹取胆,鲜用或阴干。

化学性质

胆甾醇,牛磺酸等氨基酸类及有毒物质。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册.1983:204。

药性

性味:①《本草拾遗》:“苦。” ②《纲目》:“苦,寒。”

主治:①《本草拾遗》:“主喉闭,取胆和暖水搅服之。” ②《纲目》:“一切骨鲠、竹木刺在喉中,以酒化2枚,温呷取吐。”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中国动物药》:“治暴聋:草鱼胆1个,加入冰片少许,滴入耳中。” ②《广西药用动物》:“治烧烫伤:草鱼胆汁,加刘寄奴(研末),以胆汁浸润刘寄奴末为度,另加少量盐(盐用量约为药末的一半),将上3味共和匀,涂伤处,连用4~5日。”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