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江篱

概况

基源:为江篱科江篱属植物扁江篱的全藻体。

原植物:扁江蓠 Gracilaria textorii(Sur.)Detoni[Sphaerococcus(Rhodymenia)textorii Sur.,Gracilaria vivesii Howe,G joknstonii S et G.,G,sinicola S.et G.,G.viripara S.et G.]又名凤头(山东),德氏江蓠、蒲藻(《中国经济海藻志》)。

形态:藻体扁平叶状,高10~20cm,紫红到暗紫红色,革质;固着器圆盘状;柄短,亚圆柱状,叶片一般为数回2叉式分枝,有时不甚规则,宽度变异较大,5~40mm。藻体全缘,偶有单条或分枝的小育枝,有时呈波状,枝端尖或舌形;藻体的髓部是由大的薄壁细胞组成,但胞壁较其他种江蓠稍厚。皮层是由2~4层较小的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含有色素体,皮层细胞向内骤然增大。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大量散布在藻体的两面;精子囊部分为生殖窠状,埋于体表面的皮层中;囊果球形或半球形,突出体表面,在产孢丝和囊果被间有明显的滋养丝。(图见《中国经济海藻志》.图版Ⅷ.6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湾内较为平静处,大干潮线以下的岩礁上。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日本(北海道南岸、西岸,本州至琉球群岛)、马来群岛太平洋东岸、澳洲也有。本种为太平洋区暖温带性海藻。

药性

性味:甘、咸,寒。

功效:清热利水,化痰软坚。

主治:瘿瘤结气,内热痰结,小便不利等。可作轻泻剂,用于便秘。(也可制琼胶,用于制备细菌培养基,制剂上用作混悬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