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概况

异名:大豆豉(《别录》),淡豉(《纲目》)。

基源:为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种子发酵加工后的制品。

原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

历史:本品以大豆豉名始载于《别录》。《纲目》载:“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豉。嗜也。调和五味。可甘嗜也。弘景曰豉出襄阳钱塘著香美而浓。入药取中心者佳。”考其真品即为此种。

余项参见“大豆”条。

生药

制法:取黑大豆洗净。另取桑叶、青蒿加水煎煮,滤过。将煎液拌入净黑大豆中,俟吸尽后,置蒸具内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取25~28℃,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闷使发酵至长满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加适量水搅拌,置容器内,保持温度50~60℃,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有香气逸出时,略蒸,干燥。

每黑大豆100kg,用桑叶、青蒿各7~10kg。

淡豆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方法外,尚有以其他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薷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鉴别:本品椭圆形,略扁,长0.6~1cm,宽3~6mm;外皮黑色,微有纵横不整的皱折,上有黄灰色膜状物,外皮多松泡,有的已脱落,露出棕色的种仁。质脆易破碎,断面色较浅。有霉臭,味甘。

以色黑、附着膜状物者为佳。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大豆种子加工成淡豆豉,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和B2碳水化合物,烟酸等。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2。

药性

性味:①《中国药典》:“苦,辛,凉。” ②《别录》:“苦,寒。” ③《千金·食治》:“苦、甘、涩,寒。” ④《珍珠囊》:“苦咸。”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手少阳三焦经。” ③《要药分剂》:“入肺、胃二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解毒。

主治:①《中国药典》:“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息,两脚疼冷。” ③《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④《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⑤《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⑥《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⑦《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⑧《会约医镜》:“安胎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①《药性论》:“得良。”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传入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栀子,治热病后期,虚烦不得眠。 ②配生姜、乌药、香附,治脾胃素虚,呕吐呃逆,食欲减退。 ③配葱白、柴胡、防风,治感冒发热,形寒恶风,头痛鼻塞。 ④配板蓝根、生石膏、连翘、薄荷,治风热感冒,口咽疼痛,咳嗽头痛。

方选和验方: ①栀子豉汤(《伤寒论》)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14个,豆豉60g。上2味,以水800ml,先煎栀子得500ml,去滓纳豉再煮取300ml,分2次服。 ②豉薤汤(《范汪方》)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豆豉30g,薤白(切)30g。水煎服。 ③紫金丹(《本事方》)治多年肺气喘急,咳嗽,不得眠:豆豉(研成膏)45g,信砒(研细末)4g。同捣作丸如麻子大。每服15丸。小儿量大小与之,用冷茶清临卧吞服,以知为度。 ④《补缺肘后方》:“治温毒发斑,大疫:黑膏生地黄(切研)250g,豆豉500g,猪脂1000g。合煎5~6沸,绞去滓,加雄黄、麝香如豆大,研末调入,尽服之。” ⑤《实用中药手册》:“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身热头痛,鼻塞不通:淡豆豉10g,葱白5g。水煎服。” ⑥《疮疡证治》:“治疮疡初起,形寒恶风,身热头痛,结块红肿,热感,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数:淡豆豉、牛蒡子、贯众、葛根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发热,头痛:淡豆豉、葱白各6g,生姜5g。水煎服,每日1剂。” ⑧《中医药物贴脐疗法》:“治风热感冒,恶风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口渴,汗自出,舌苔薄黄,脉浮数:淡豆豉、板蓝根、生石膏、连翘、薄荷各10~15g,葱白、蜂蜜、鸡蛋清各适量。同研细末后捣烂如泥状。再加蛋清、蜂蜜作成药饼,烘热,乘热填入患者脐孔中,以指按平。外用胶布一块覆盖。每日换药1次。” ⑨广西中医药 1984;(5):“治断乳后乳房胀痛:淡豆豉30g,三花酒30ml。将豆豉和三花酒同捣成糊状,涂于两侧乳房上,干后再涂,保持湿润。” ⑩湖南中医杂志 1991;(2):“治神志忧郁之百合病:淡豆豉、浮小麦、百合、生地、栀子、广郁金、大枣。剂量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 ⑾广西中医药 1985;(5):“产后断乳,乳房胀痛:炒麦芽100g,淡豆豉、苦地丁、神曲、蝉蜕各15g。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单方应用:①《药性论》:“治阴茎生疮溃烂:豆豉与蚯蚓湿泥同捣,外敷。” ②《实用中药手册》:“治断奶乳胀:淡豆豉200g。水煎服,并用药汤洗乳房。”

医药家论述

①倪朱谟《本草汇言》:“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王绍隆曰:此药乃宣郁之上剂也。凡病一切有形无形,壅胀满闷,停结不化,不能发越致疾者,无不宣之,故统治阴阳互结,寒热迭侵,暑湿交感,食饮不运,以致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一切时灾瘟瘴,疟痢斑毒,伏痧恶气,及杂病科痰饮,寒热,头痛,呕逆,胸结,腹胀,逆气,喘吸,脚气,黄疸,黄汗,一切沉滞浊气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倘非关气化寒热时瘴,而转属形藏实热,致成痞满燥实坚者,此当却而谢之也。” ②李时珍《纲目》:“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罯,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豉,惟右江淡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憹,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④邹澍《本经疏证》:“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