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概况

异名:水花(《本草拾遗》),海石(《纲目》),大海石(《中国矿物药》)。

基源:浮石(Pumic)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熔岩。

历史:最早记载浮石的是《日华子本草》。李时珍谓:“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及钟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药更良。”抱朴子引交州记云:“海中有浮,轻虚可以磨脚,煮水饮之止渴。即此也。”以上所述形态、质地用途等均与现今浮石相符;至于成因非李时珍所谓的,而是火山岩浆凝固形成的熔岩。有人认为火山口常为江的发源地,因而火山岩也常随江水流入海中;另外,海底亦有火山爆发,因而在海中有一定数量的浮石。浮石曾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浮石属于非晶质矿物。具有标准的多孔构造,形似蛀巢,有时具管状结构。一般为灰白色、灰黄色,偶呈浅红色。表面暗淡或具绢丝光泽。性脆,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而不沉。

产状:浮石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含火山玻璃量近95%),含少量结晶质矿物。

产地 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吉林等地。

生药

采集:浮石全年可采,多以夏秋两季自海中捞出,晒干。

鉴别:浮石呈不规则圆块状。直径1~7cm或更大。淡灰色、淡黄色、灰黄色及淡褐色。表面粗糙,具多数大小不等的石孔。体轻,质脆,易打碎,断面疏松,有细孔;具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投入水中浮而不沉。

加工炮制:常用的炮制品浮石,洗净,晒干,打碎;或将碎块用水漂,至水无咸味,取出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浮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1]。含Si46.7%,O53.3%。经化学成分分析含S1O2为52.00%。CaO1.53%,Al2O314.517%,Fe2O34.58%,K2O4.00%,Na2O5.68%,Mg0.39%;并含(ppm)Be7.33,Cd2.6,Co0.10,Cr3.4,Cu5.8,La168,Mn834,Mo9.85,Ni18.5.P322,Pb120,Sr49.6,Ti2050,Ⅴ2.99,Zn95,As57.1,Y 85.2等微量成分[2]

参考文献

[1] 青藏药用矿物.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43。
[2] 矿物药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103。

药理

能促进尿液分泌及祛除气管粘液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矿物药图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

药性

性味:①《中国药典1977年版》:“咸,寒。” ②《本草拾遗》:“咸,平。” ③《纲目》:“小寒。”

归经:肺、肾经。 《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效:清痰热,散坚结,去目翳。

主治:①《中国药典1977年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淋巴结结核。” ②陶弘景:“止咳。” ③《日华子本草》:“煮汁饮,止渴,治淋,杀野兽毒。” ④《本草衍义》:“水飞,去目翳。” ⑤朱震享:“清金降火,消积块,化老痰。” ⑥《纲目》:“消瘤瘿结核疝气,下气,消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水飞点眼。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圣惠方》:“治卒咳嗽不止:浮石60g。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10丸,日3~4服。” ②《本事方》:“治消渴:浮石、青黛各等份,麝香少许、为末。每服3g,温汤调下。” ③神效散(《本事方》)治渴痰饮水不止:白浮石、蛤粉、蝉壳(去头、足)各等份。上细末,用鲫鱼胆7个,调10g,不拘时候。 ④《直指方》:“治小肠疝气,茎缩囊肿:浮石为末,每服6g,赤茯苓、木通、麦门冬煎汤调下。” ⑤《丹溪心法》:“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 ⑥《普济方》:“治疔疮、发背、恶疮:白浮石15g,没药7.5g。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6~7丸,临卧,冷酒下。”

医药家论述

①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积块,咸能软坚也。” ②李时珍:“浮石色白而体轻,其质玲珑,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