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

概况

异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碎木(《中药大辞典》),刺藤子、马沙刺(《安徽经济植物志》),酸梅簕(《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

原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Osbeck)Johnst.(S.theazans Brongn.)

形态:常绿或半常绿藤状或披散状灌木,小枝互生或近对生,褐色,被短柔毛,有刺状短枝。叶互生或近对生,厚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1~4.5cm,宽0.7~2.5cm,先端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沿脉被短柔毛,羽状叶脉,侧脉3~5对,上面不明显,下面隆起,叶柄长2~7mm,被短柔毛。花两性,5基数,疏散的穗状花序或圆锥状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长2~5cm,被短柔毛,花小浅黄白色,无梗,芳香,萼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1mm,花瓣匙形,顶端2浅裂;子房上位,上部露于花盘之外,其余部分为花盘包围,基部与花盘合生,花柱极短,柱头3浅裂。核果近圆球形,直径约5mm,成熟时黑色或黑紫色,具1~3分核;种子扁平,二端微凹。花期7~11月,果期于第二年4~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49页.图322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2100m的山坡杂木林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印度、越南、朝鲜、日本也有。

生药

采集:根皮、叶全年可采,嫩枝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性质

附 根含大麦碱(Hordenine)、木栓酮(Friedelin)。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87;18(9):5。

药性

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叶:酸,凉。” ②《新华本草纲要》:“叶、嫩枝叶:味微甘,性平。全株:味微苦、涩,性凉。”

功效:叶、嫩枝叶:拔毒,生肌,止痒。全株:清热,消炎。

主治:《新华本草纲要》:“叶、嫩枝叶:用于疮疡肿毒,水火烫伤,疥疮漆疮。全株: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口腔炎,咽喉肿痛,鼻衄,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薰洗,或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调油涂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药物志》:“治水肿:雀梅藤二层皮、朱砂各4.5g,绿豆30g。共研末为丸梧桐子大,每日7丸,开水送服。”

单方应用: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疮疡肿毒:雀梅藤鲜叶适量,捣敷或水煎洗患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疮疡肿毒,烫火伤:鲜酸梅簕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粉油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