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宁(1922~1986)

图

中国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学家。浙江省杭州人。1922年12月4日生于杭州,1986年12月6日卒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48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研究员。1958年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后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还担任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钱宁早年与H.A.爱因斯坦密切合作,发展了高度不均匀沙的输沙理论,在河工模型律及挟沙水流结构等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了作用。他在对黄河、长江、钱塘江等泥沙问题研究中,继承和发展了H.A.爱因斯坦泥沙运动理论。钱宁一直倡导把河流动力学地貌学结合起来研究河床演变,成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结合黄河的特点,开拓和推动了高含沙水流的理论研究。

钱宁对黄河、长江的泥沙问题的研究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他在对黄河广泛查勘、调查的基础上,对冲积河流的稳定性、游荡性、河流的演变特点提出了见解,并结合三门峡水库的修建,研究水库下游的河床演变规律。他所主持的“集中治理黄河中游粗沙来源区”的研究是黄河治理认识上的一个突破,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制订黄河规划、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规划、三峡工程规划及钱塘江整治规划中,钱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钱宁倡导、推动、组织了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和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的成立。他还倡导组织全国性的泥沙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泥沙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培养了一批泥沙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钱宁于1986年曾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钱宁的专著有《泥沙运动力学》(1983),被评为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还有《黄河下游河床演变》(1965)、《河床演变学》(1987)。他曾主持编写《异重流》(1957)一书。收集其61篇主要论文的《钱宁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