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

由柔性纺织物制成的伞状气动力减速器。平时折叠于包内,通过连接部件与人体或物体相连。使用时展开以增大人体或物体的运动阻力,减低速度,稳定运动姿态,达到安全着陆的目的。它可用于航空救生、设备空投、飞行器减速和回收等。20世纪初降落伞就已开始用于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降落伞广泛用于空投武器装备、水雷、鱼雷和航空救生。1947年,环缝伞作为阻力伞用于歼击机,以缩短飞机着陆滑跑距离。现代降落伞已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一般构造

降落伞通常由引导伞、伞衣套、主伞和背带(或捆绑带)等主要部件组成。引导伞是由伞衣、伞绳组成的小而轻的伞,它的作用是将主伞拉出拉直,使主伞张开。伞衣套是一个筒形的套,它套在主伞衣的外面,使主伞按一定程序张开并保护主伞衣不被吹乱和损坏。主伞是降落伞的主体,由伞衣幅、加强带和伞绳等组成,伞衣展开后即可增大阻力面,起减速和稳定姿态的作用。背带由高强度的带子和钩、环等组成,用来捆绑在人体或物体上面使与主伞连接。

图

种类和用途

降落伞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相同,按伞衣构造特点分为密织物伞和开缝织物伞两类。密织物伞按伞衣结构形状又分为平面圆形伞、圆锥形伞、双锥形伞、底边延伸伞、半球形伞、导向面伞、环形伞、十字形伞和翼伞等;开缝织物伞又分为平面带条伞、锥形带条伞、环缝伞、环帆伞和盘-缝-带伞等。降落伞按用途分为救生伞、投物伞、飞机阻力伞、航弹伞、伞兵伞、运动伞和回收伞等。

(1)救生伞:救生伞是在飞机失事时营救飞行员生命的工具。救生伞装在弹射座椅上,在应急弹射和人椅分离后,飞行员乘张满的救生伞安全下降到地面。救生伞与人体的连接采用背带,背带通过肩、腰、裆紧缚在人的躯干上,以分散传递救生伞的载荷。

(2)投物伞:空投物资装备用,分重型和轻型两种。重型投物伞是利用牵引伞把重物(如卡车、火炮、坦克)拉出机舱空投。轻型投物伞是以人力或传递带把物资装备抛出机舱,然后开伞着陆。这些都属中、低空空投。现代尚有地面牵引空投和火箭制动空投等空投方法。前者是飞机进行超低空飞行,抛出牵引伞拉出机舱内的重物,使其在平地上滑行达到空投的目的;后者是由飞机中牵出装有减速伞的重物,减速伞使重物减速下降,利用制动火箭再次减低重物下降速度,实现安全着陆。

(3)阻力伞:用以缩短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阻力伞置于飞机尾部的伞舱内,飞机距地面0.5~1米或机轮触地时放出阻力伞,减小飞机滑跑速度,可缩短滑跑距离30%~40%。放伞时飞机速度一般为220~300公里/时。

(4)航弹伞:空投水雷、鱼雷、炸弹、照明弹用的降落伞。它的作用在于使航空炸弹有一定的留空时间或保证以规定的弹道运动。当飞机空投后,航弹可按预定要求在入水、着陆或规定的高度上打开分离装置,使伞、弹分离,以满足航弹的战术要求。

(5)伞兵伞:空降兵作战和训练的必要装备。空降兵跳伞时,挂在飞机钢索上的开伞拉绳将伞包打开,引导伞将主伞拉出充分张满,空降兵乘降落伞下降着陆。根据战术要求,也可用手拉或仪表控制开伞。

(6)运动伞:跳伞运动员进行比赛、训练和表演用的降落伞。主伞结构多采用开缝伞衣或翼型伞衣,比一般降落伞有更大的水平速度和良好的机动性。表演用的运动伞一般做成彩色花伞,如梅花形、喇叭花形等。

(7)回收伞:用以保证回收物(试验舱、试验导弹、运载火箭的助推火箭、无人驾驶飞机等)在执行飞行任务后或紧急情况下安全返回地面。它由减速伞、主伞、悬挂带和分离接头组成。减速伞的作用是将回收物的速度减至主伞安全开伞速度和使其降至规定高度,以防飘移。主伞的作用是回收物体,使其安全着陆。降落伞在航天活动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载人飞船和返回卫星都采用降落伞作为减速和最后着陆的工具。在金星和火星探测中还成功地用降落伞使行星际探测器在金星和火星表面软着陆(见火星着陆、金星着陆)。

参考书目
  1. 《降落伞技术导论》编写组编著:《降落伞技术导论》,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77。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