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山(1911~  )

图

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家。1911年6月18日生于山东省文登县。1935~1937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肄业。解放初期任中原临时政府水利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1950~1982年任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1972年兼任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水利部顾问。他是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49年冬,林一山受命筹组长江水利委员会。由于长江防洪形势严峻,他首先提出三阶段的发展方略。第一阶段以培修加固堤防为主;第二阶段在堤防的基础上,兴建平原分蓄洪工程,包括荆江分洪、杜家台分洪工程等;第三阶段结合兴利修建山谷水库,调节洪水、控制洪水,逐步减轻分蓄洪任务,并积极组织实施。1954年长江大水后,遵照中央指示,他组织领导了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的工作,并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有关省市协作配合下,于1985年完成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提出了治理开发长江的总体规划方案,及利用长江水资源解决华北、西北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在流域规划提出后,林一山根据中央及有关各省的要求,一方面进行重要支流的规划,同时对部分重点工程组织进一步研究,促其尽快实施。包括汉江的丹江口、鸭河口、石泉,乌江的乌江渡,赣江的万安,清江的隔河岩等水利枢纽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的一些重点枢纽及荆江、太湖等工程,并积极进行三峡工程的前期工作。他主持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工作时,对有关工程建设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组织研究予以解决。为了促进三峡工程及其他大体积混凝土坝的建设,他建议在陆水建试验坝,研究预制混凝土块安装的施工方法及其他有关大坝建设的问题。他积极组织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河床与水流运动关系的研究,均取得了许多成果。

林一山著有《河流辩证法与葛洲坝工程》,另有论文多篇,散见于《中国水利》、《人民长江》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