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

用手工把半脱胶的苎麻撕劈成细丝状,再头尾拈绩成纱,然后织成狭幅的苎麻布,是中国的传统纺织品之一。因专供夏令服装和蚊帐之用而得名。穿着时有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的特点。夏布历史悠久,品种和名称繁多。有淡草黄本色或经漂白的,也有染色和印花的;有仅头尾拈绩成纱而中段无拈度的,也有统体加拈甚至加强拈的。夏布以平纹组织为主,有的细致,有的粗糙,由手工操作者掌握。中国古代苎麻布的粗细规格以“升”表示,即在规定的布幅(约1.5市尺)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厘米1.6根纱。在周代还规定了各种粗细苎麻布的不同用途:7~9升的粗苎布供奴隶、罪犯穿用,也可作包装布用;10~14升为一般平民穿用,是大众化的衣料;15升以上细如丝绸,为高贵品种,仅供贵族享用;最精细者达30升,供王公、贵族制帽用。这种帽称麻冕。中国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夏布为21~23升,经测定经密37.1根/厘米、纬密43.6根/厘米,平纹组织,布幅20厘米,重量仅43克/米2。20世纪以来,夏布生产趋于衰落。但由于夏布的特性,仍受到人们喜爱,在中国江西万载、湖南浏阳、四川隆昌等地仍有手工生产的夏布。一般以平纹狭幅为主,仅本色和漂白两种,苎麻纱用头尾拈绩,不统体加拈,精细程度只能达到一般细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