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偶腐蚀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处于腐蚀介质内相互接触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又称接触腐蚀或双金属腐蚀电偶腐蚀原理见图1。发生电偶腐蚀时,电极电位较负的金属通常会加速腐蚀,而电极电位较正的金属的腐蚀则会减慢(见金属腐蚀)。

图1

合金中呈现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相、化合物、组分元素的贫化或富集区,以及氧化膜等也都可能与金属间发生电偶现象,钝化与浓差效应也会形成电偶型的腐蚀现象,这些微区中的电偶现象通常称为腐蚀微电池,不称作电偶腐蚀。

根据电化学理论可以对电偶腐蚀现象作定性判断,但对腐蚀的结果还难以作出动力学分析。各种常见的金属或合金在某些腐蚀介质内的标准电极电位虽已充分了解,但还不能由此确定电偶腐蚀的速度及其结果的实际图像,也就是还不能从电偶中不同金属的可逆电极电位之差直接得到各部位电偶腐蚀速度的定量关系。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需要结合在实际介质中的腐蚀电位和可能掌握的极化曲线特征作出判断,并作必要的实际测定和验证。在腐蚀过程中,随着条件的变化,金属的电偶序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极性倒转。此外,电偶腐蚀的结果也直接与电极的面积大小有关。

影响电偶腐蚀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1)所形成的电偶间的电极电位差;

(2)腐蚀介质的电导(图2);

(3)金属表面的极化和由于阴、阳极反应生成表面膜或腐蚀产物的影响;

(4)电偶间的空间布置(几何因素)。电偶腐蚀速度,在数量上服从法拉第电解定律。两金属之间的电极电位差愈大、电流愈大,则腐蚀愈快。电路中的各种电阻则按欧姆定律影响电偶腐蚀电流,介质的电导率高,则加速电偶腐蚀 (见水溶液电解电势-pH图)。

图2

电偶作用有时也会促进阴极的破坏,如等面积的铝(阴极)和镁(阳极)在海水中,电偶作用将加速镁阳极的腐蚀,而在充气条件下阴极表面上的主要产物OH-也会同时促进铝的破坏,所以电偶中的两极最终都会加剧腐蚀。

电偶腐蚀的主要防止措施有:

(1)选择在工作环境下电极电位尽量接近(最好不超过50毫伏)的金属作为相接触的电偶对;

(2)减小较正电极电位金属的面积,尽量使电极电位较负的金属表面积增大;

(3)尽量使相接触的金属电绝缘,并使介质电阻增大;

(4)充分利用防护层,或设法外加保护电位。选择防护方法时应考虑面积律的影响,以及腐蚀产物的影响等。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