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以木、纸胎、陶土等为原料,经雕塑、彩绘成动物、鬼神或戏曲人物等形象,在祭祀、戏曲表演时供人们戴在脸上的道具。又称假面具。

面具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以及祭祀、巫术等宗教典礼中人们舞蹈时戴于脸上的道具。商代,甲骨文中的“倛”,据考证就是巫术中头戴面具舞蹈的驱鬼者。商代的巫术舞蹈称傩,发展到周代规模更大。周代宫廷中专设掌管傩舞礼仪的官吏,称为方相氏。巫师们头戴面具,身披兽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而舞。1979年,从陕西咸阳秦代都城宫殿遗址发掘出的壁画中,绘有戴面具的人。考古发现汉代的傩舞文物很多,如1957年在河南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出土的“傩仪图”壁画;山东嘉祥武梁祠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有傩舞驱鬼的画面。南北朝时期,每年十二月八日(腊日),人们头戴金刚力士等形象的面具舞蹈,以驱逐病疫。唐代,傩舞逐渐演变为年节的欢庆活动,面具也更加丰富多彩。宋代面具制作精巧,人物形象各异,并以广西桂林的面具为最著名。宋代以后,规模庞大的傩仪逐渐消失,但其习俗仍留存于年节庆祝、迎神赛会等活动,以及戏曲表演中。

现在,在贵州、 湖南、 西藏等地的土家族、藏族人民生活中还保留巫术、祭祀典礼的傩仪。贵州的傩戏、地戏也由傩仪演变而来,成为独特的戏曲品种。贵州地戏的面具以整块木料挖空、雕刻、彩绘而成,色彩单纯,线条刚健,着重刻划人物性格。角色有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等。在色彩上,以红脸代表忠勇,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直。在造型上,武将额角饱满,眉目突出,鼻翼怒张,双目圆睁,以显示勇猛慓悍的性格。贵州兴义县的面具用当地盛产的竹笋壳彩绘而成。贵州傩戏、地戏面具的独特艺术已引起中外艺术家、人类学家们的注意。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