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金,J.

浏览

图

英国作家、批评家。出生于伦敦一个殷实的酒商家庭。从小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每年夏天随父母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古代建筑和名画,培养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1836年进牛津大学基督学院,1840年因病退学。此后两年在意大利养病,同时搜集资料从事著述。他的有关艺术问题的重要作品有《现代画家》(第1卷,1843)、《建筑的七盏灯》(1849)、《威尼斯之石》(1851~1853)以及论文和演讲稿。他认为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在探讨艺术问题的过程中,他总是密切注意社会的实际问题。他还批评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要求普及教育。1860年,他完成了《现代画家》第2、3卷,此后结束了艺术批评的工作,转而研究经济和劳工等问题。1871年,他组织圣乔治会,企图实现他的改良主义的社会理想,建立一个乌托邦。他把全部收入都捐献给这个组织和其他慈善事业,但他所倡导的事业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因此毫无建树。他在爱情生活上又极不称心,1848年他依从母命与艾菲·格雷结婚,1854年即行离异;加之体弱多病,不免于悲观抑郁之中夹杂着愤怒情绪。1879年隐居于兰开夏科尼斯顿湖畔的布伦特伍德镇。1900年1月20日患脑热病去世。他生前执笔的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的自传性作品《往昔》于1885至1889年间时断时续,未能完稿。

罗斯金的代表作有《时至今日》(1862)、《芝麻与百合》(1865)、《野橄榄花冠》(1866)、《劳动者的力量》(1871)和《经济学释义》(1872)等。在这些作品中他提出了自己的伦理主张和经济主张。他认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原则是违反人性的。他反对英国的维护剥削制度的立法,认为劳资间的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资本家不应榨取工人的血汗。他还认为机械技艺的发展扼杀了工人的主动性。他把中世纪手工业劳动加以理想化,主张回到古老的前资本主义时代。他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作品,否定文艺复兴的现世的和肉欲的艺术。这样的艺术观同他的社会观是一致的。总之,他认为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过于丑恶,没有艺术,没有美。

罗斯金在英国被人称为“美的使者”达50年之久。他一生为“美”而战斗。他的文字也非常优美,色彩绚丽,音调铿锵。如《现代画家》和《往昔》,都是散文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