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剑桥学派

浏览

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J.罗宾逊、N.卡尔多等为主要代表的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学派坚持和发展J.M.凯恩斯的理论观点,批判传统的新古典派经济理论,力图建立与之相对立的新理论体系,因此,也被称为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

兴起的背景与思想渊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50~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段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与此相适应,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理论为基础,加以补充和发展,力图把该书的短期 -比较静态分析“长期化”、“动态化”,提出形形色色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为垄断资产阶级国家企求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服务。正是在这个发展凯恩斯理论、纷纷编制经济增长模式的热潮中,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中形成了两个相对立的主要流派:一是以美国的P.萨缪尔森、R.M.索洛(1924~ )、J.托宾(1918~ )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他们力图把凯恩斯的理论和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调和、结合起来;一是英国的剑桥学派,他们强调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派经济理论之间的对立,坚持和发展前者而批判后者,坚决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把两者调和起来。属于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除罗宾逊和卡尔多外,还有在60年代曾在剑桥大学任教的意大利经济学者L.帕西内蒂

图

(1930~ ),以及在剑桥和英国其他大学的少数年轻一代的经济学者如J.L.伊特韦尔、J.A.克雷格尔(1944~ )等。由于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在英国剑桥,而他们的理论观点又是背离以A.马歇尔为首的老一代剑桥学派的传统理论的,因此被称为新剑桥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与美国新古典综合派从50年代到70年代,曾就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分配理论等进行过长期的激烈的论战。由于论战的美国一方的萨缪尔森和索洛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所在地也名剑桥,所以这个论战又被称为“两个剑桥之争”。论战从表面上看是就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能否加以计量、用什么单位来计量、这个单位能否排除价格和分配因素的影响等展开的,但其实质是一场关于要不要恢复新古典派理论并把它和凯恩斯的理论调和起来,还是坚持凯恩斯的基本论点,彻底否定新古典派理论的论战。

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作为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其主要观点渊源于凯恩斯的《通论》一书。例如,他们师承凯恩斯的投资 -储蓄分析;坚持有效需求原理;强调投资支出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决定作用和“不确定性”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摒弃传统的均衡概念,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历史时间”的分析等。对这个学派有重要影响的还有波兰经济学家 M.卡莱茨基

图

(1899~1970) ,他早在1933年用波兰文发表了几乎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相同的理论。1938年他的理论用英文发表后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卡莱茨基把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国民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分析方法引入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分析,把不完全竞争、垄断价格的作用结合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强调投资对国民收入变动和分配的作用等,对后凯恩斯经济学都有影响。对这个学派有影响的另一个经济学家是剑桥大学的P.斯拉法。斯拉法一般被认为是新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实际上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同新古典综合派的论争,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但是,他在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所提出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为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提供了微观经济理论基础和批判新古典派理论(特别是资本边际生产力论)的有力武器。此外,对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有直接启示的,还有英国牛津大学的R.F.哈罗德(1900~1978)。哈罗德在1948年发表的《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中在凯恩斯的投资-储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式。正是在这个增长模式的影响下,1956年罗宾逊出版了《资本积累》一书,卡尔多发表了题名《两种不同的分配理论》的论文。这两篇著作的共同特点,就是把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标志着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形成的开始。同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洛提出以新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个模式所依据的总量生产函数、资本量概念和边际生产力论,以后遭到罗宾逊等英国剑桥经济学家的抨击。正是在这场论战中,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逐步形成和明确起来。

主要理论观点

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对传统的新古典派理论的全面否定。从方法论说,他们主张摒弃新古典派的均衡概念(不论是马歇尔的还是L.瓦尔拉斯的),树立“历史时间”概念。罗宾逊认为“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在于从“均衡概念”向“历史概念”的转变,《通论》的基本观点是打破均衡论的束缚,考虑现实生活的特性:过去是不能逆转的,未来是不能确知的。罗宾逊认为人们一旦承认一种经济是时间中的存在,历史是从一去不返的过去向着未卜的将来前进的,那末,以钟摆在空间来回摆动的机械比喻的“均衡”就站不住脚,整个新古典派的传统经济理论就需要重新考虑。与之相联系,这个学派强调“不确定性”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认为货币的存在就是和这个“不确定性”有密切联系;对生产、就业、收入水平起决定作用的投资之所以易于发生波动,正是由于这个“不确定性”。他们批判新古典综合派在一些教科书里把传统的均衡概念恢复起来,移植到凯恩斯理论中去,忽视“不确定性”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其次,他们坚持凯恩斯对新古典派理论作过的一些批判,如摒弃萨伊定律和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总是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假定;摒弃储蓄支配投资的传统观点,坚持投资支配储蓄的凯恩斯观点等。再次,他们彻底否定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新古典派分配理论,认为这个传统理论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收入不均的现状辩护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循环推理。他们也用斯拉法的生产价格论否定新古典派的主观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

(2)从不均衡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动态分析。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历史时间中增长的经济,但它的增长过程是很不稳定的,因而处于不均衡状态是常规。为了说明这种不均衡,他们在分析步骤上首先确定为保证经济按稳定的比率不断增长所需的条件。他们在哈罗德“有保证的增长率”(即可以保证经济不断地稳定增长的增长率)公式G ω=S/VG ω是有保证的增长率,S是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V是资本-产出比率)的基础上, 把社会储蓄倾向(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S,分解为利润收入的储蓄倾向 S p和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S ω;这样,他们的增长率方程可用下式表示:

公式 符号

(1)式中Y为国民生产或国民收入量,P为利润量,K为资本量,公式 符号即利润率;公式 符号为资本-产出比率,即哈罗德公式中的V

若假定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S ω=0,则上式成为:

公式 符号 (2)

这就是说,保证经济不断地稳定增长的条件,是要使经济增长率满足等式(1)的要求;在S ω=0的情况下,要使增长率等于公式 符号(利润率与利润收入的储蓄比率的乘积)。然后,他们论证这个条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决定这个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的一些因素本身如SS pS ω是随收入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资本-产出比率V也会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次,一些短期内起作用的力量,如投资的短期波动,会使实际增长率和作为稳定增长条件的有保证增长率发生差离,从而使经济的实际增长脱离并围绕长期的增长线而形成周期性的短期波动。再次,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和由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确定的“潜在的增长率”不相一致,也会造成不均衡,或者增长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或者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不同程度的失业。总之,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增长理论是一种宏观的动态的不均衡分析,它同新古典派的均衡增长理论是对立的。

(3)把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溶为一体。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认为投资支出不仅是生产和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而且也是国民收入在利润与工资之间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把国民收入分为利润(或财产收入)和工资(或劳动收入)两大部分,就社会阶级来说,即划分为工人与资本家两大阶级的收入;并认为这两个阶级两种收入有着不同的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同时,他们还把国民生产分为消费品和投资品两大部门。为了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怎样决定国民收入在利润与工资之间的分配,可以卡尔多下列的收入分配方程为例:

公式 符号(1)

式中PYS pS ω的含义同前列增长率公式;I为投资,公式 符号为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公式 符号是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即投资率。

设工人消费其全部工资收入,资本家将其利润全部用于储蓄,即S ω =0,S p=1,则上式变为:

公式 符号公式 符号(2)

这就是说,在上述假定下,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公式 符号取决于投资率公式 符号。投资率愈高,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愈大。设资本家将利润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即S p<1,同时工人仍将其全部工资收入用于消费,则等式 (1)变为:

公式 符号公式 符号(3)

这表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除了取决于投资率的高低外,还取决于利润收入的储蓄倾向(成反比)或消费倾向(成正比),即利润收入中的储蓄比率愈低或消费比率愈高,则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愈大。总之,按照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观点,资本家的利润大小及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取决于他们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大小。

(4)以具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作为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首先,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声称他们以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所论述的生产价格论作为自己的价值论。按照斯拉法的理论,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指生产价格而不是市场价格)决定于它们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分配关系,而且商品的相对价格与利润率是同时决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新古典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在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具有垄断因素。他们不认为个别企业仅仅是市场价格的承受者,影响不了同行业的产品价格,特别是大公司对本行业产品的价格是可以左右的。其次,在他们看来,在短期内企业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或称直接成本)在相当一定的幅度内不随生产的增加而上升,而是不变的;只有产量超过一定幅度后,可变成本才随之递增,因此,企业的成本曲线不如传统的新古典理论所述的那样是 U型的。再次,他们认为工业品价格形成的模式,一般是在可变成本之上加一定比率的毛利,称为成本加成法。加成比率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垄断程度”,这是从卡莱茨基那里吸取的观点。这样,在垄断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工业制品的价格水平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可变成本的变动,特别是货币工资率的变动,这也是凯恩斯一贯主张的观点。

关于与物价相联系的货币工资率,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依据凯恩斯的看法,认为是由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决定的。关于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消费品,则受企业资本家的投资决策左右,因为投资率提高了,势必造成以较多的资源用于投资品生产,消费品生产的比率相对减少,货币工资的实际价值随之下降。

根据上面一些论点,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就把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衔接起来。在他们看来,既然价格变动主要取决于可变成本特别是货币工资率的变动,而货币工资率又决定于劳资双方的谈判力量对比,这样,当投资连续增长,投资品与消费品生产的比例变化,造成利润上升、实际工资下降时,就会促使工人提出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导致物价-工资、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大量失业也将难于制止物价的持续上涨,这也就是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对战后通货膨胀和滞胀问题的解释。

政策主张

英国后凯恩斯经济学依据他们的理论,承认收入分配不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弊端,争取一个趋向于均等化的收入分配,是他们主张的一个政策目标。但是他们的收入均等化政策决不意味着取消利润,因为按照他们的理论,任何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都需要一定的投资,而在私有制社会里,利润是保持不断投资的动力。所以,他们所要争取的收入均等化,不过是一种保持企业资本家利润而使收入分配有所改善的改良主义政策。其次,他们认为真正的凯恩斯政策应该既要维持高度的就业水平和增长率,更要考虑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内容。因此,他们提出要实行凯恩斯提出过的对投资进行社会管制的政策。对于如何制止战后通货膨胀,他们反对以管制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政策,而主张实行某种含有调整收入分配意义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主张,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显然都是难以实现的。

参考书目
  1. A. S. Eichner and J. A.Kregel, An Essay on Post -Keynes -ian Theory: A New Paradigm In Economics, i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13,pp.1293-1314,1975.
  2. J.罗宾逊,J.伊特韦尔著,陈彪如译:《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J.Robinson and J.Eatwell,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s,rev. ed., McGraw-Hill Book Co., UK,1974.)
  3. J. A.Kregel,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roduction to Post-Keynesian Economics,Macmillan,London,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