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

浏览

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运动保存并增加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金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性质根本不同。资本作为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资金,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公有资产的价值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有计划地用来发展生产和流通,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手段。它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金,是由于存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形成和增长的过程,这决定了投入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报酬必然采取资金的形式。资金的特点是:

(1)必须参与社会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当其退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作为个人消费或集体消费的对象时,就不再成为资金。

(2)必须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依次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不同的形式,在每种形式上完成一定的职能,并不断地抛弃这些形式。只有不停顿地实现这种形态变化,才能不断作为资金来发挥作用。

(3)必须在运动中保存价值并使原有价值得到增值。在运动中增值,是资金不同于一般价值的重要特点之一。资金的这种增值是依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来实现的,增值的唯一源泉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剩余劳动或为社会的劳动。

社会主义社会的资金分为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运动而增值的价值,是企业资金。企业资金的实物形态即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企业资金又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不同,区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资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资金。以社会为主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运动而增值的价值,是社会资金或称社会总资金,是相互依存的企业资金的总和。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