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

浏览

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弗里德曼。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该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K.布伦纳于 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

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需求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从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们在理论细节方面不断进行琢磨补充,并且利用美国有关国民收入和货币金融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大量经济计量学方面的工作,为他的主要理论观点提供经验材料的论据。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见停滞膨胀),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A.C.哈伯格(1924~ )、布伦纳和L.C.安德森等人,在英国有D.E.W.莱德勒(1938~ )和J.M.帕金(1939~ )等人。

基本观点

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中认为,货币数量说这个词语只是表示一项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理论的名称。它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产出量或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弗里德曼在凯恩斯流动偏好函数基础上作了一些发展补充,建立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命题:

(1)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意指人们平均经常自愿在身边贮存的货币数量与决定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自变量(如人们的财富或收入、债券、股票等的预期收益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并且可以借助统计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数关系。弗里德曼还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与A.J.施瓦茨合著)中估算出两个经验数据。其一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即利率增(减)1%,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0.15%,于是认为利率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数据是货币的收入弹性为1.8,即人们的收入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减)1.8%,这就意味着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有递减的趋势。

(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1963年第1版扉页

(2)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虽然不是唯一)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3)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

(4)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稳定的,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作用,资本主义将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失业水平条件下稳定发展,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减少了经济的不稳定,而是加强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 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合理预期派与货币主义

70~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合理预期派认为,预期在决定物价和产量的进程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因为企业和居民户将及早懂得判断经济事变,从而他们会完全预料到政府的行为,并在事前采取行动来抵消政府的政策措施,所以,任何具有稳定作用的经济政策的前途是暗淡的。甚至在短期内,也只有未被预料到的政策行动才会对真实产量有影响。这样,合理预期就与极端货币主义观点联在一起了。

参考书目
  1. M. Friedman,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A Restatement, in Studies in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pp.3-2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56.
  2. J. L. Stein, ed., Monetarism, North - Holland Publishing Co.,Amsterdam,1976.
  3. M.Friedma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the New Dimension of Politics,the 1976 Alfred Nobel Lectur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Londo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