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1483~1540)

浏览

图

中国明代思想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字汝止,号心斋,泰州(今江苏境)人。7岁在乡塾读书,11岁家贫失学,在家料理家务。后经商山东,家境渐渐富裕起来。在山东曾谒孔庙,有志“圣学”,诵读《论语》、《孝经》,不懂之处逢人便问,不拘泥于传注。闻王守仁巡抚江西,讲良知之学,因与他的格物说有相似处,即往晋见。几经辩难,终于折服,便倾心称弟子。王守仁对门人说,往日擒宸濠,一无所动,今却为斯人动矣!从此王艮在王守仁门下,并往阳明书院及附近各地书院讲学。后来开门授徒,影响日益扩大。王守仁之学所以风行一时,与王艮的宣扬很有关系。王艮讲学,肯于面向下层百姓,又敢作敢为,所以黄宗羲称他这一派多能赤手以搏龙蛇,遍及樵夫、陶匠、田夫,传至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等,已是“非复名教所能羁络矣”。嘉靖十九年卒于乡。著作有《心斋先生全集》。

王艮多就百姓日常生活,阐发良知之学,他以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僮仆之往来,视听持行,泛应动作处,不假安排,即是天理。在他看来良知原自分明停当,不用安排思索,小而至于百姓日用之事,大而至于参赞天地之化育,皆本于此,但圣人知之,故不失。百姓不知便易失。

王艮对格物有其独特的解释。他以格物之“格”就是格式之“格”,即所谓“絜矩”。我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用身之矩量度天下国家之方,便知方之不正是由于矩之不正。所以只可去正矩,不必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方正则成格,这就是格物的意义,要知道自身是天下国家之本,应该以天地万物依于己,而不要以己依于天地万物。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这就是所谓淮南格物说。

他又将尊身与尊道结合起来,说身与道原是一体。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尊身不尊道,不谓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谓之尊道。须是道尊身尊,才叫做至善。因此他明确提出明哲保身论,为后来李贽倡导“人必有私”的思想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