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派

浏览

印度大乘佛教两大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大乘空宗”。作为一种理论,约于2~3世纪由印度的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主要宣传龙树的中道观,故此得名。

龙树发展了初期大乘般若经的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其本身没有任何不变的实体。他把这种存在称为“空”,认为这种“空”并非“虚无”或“空无”,而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存在,是一切事物最高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的本原。龙树认为运用这种观点看待事物,就能不着“有”、“无”两边,达到“非有,非无,非有无,非非有,非非无”的中道,亦即一种不能用语言分别,不能用概念表述的最高存在。龙树把上述思想概括地归纳为一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观四谛品》)。提婆是龙树思想的继承者与宣传者,他在推动中观学说的传播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龙树、提婆之后,宣传中观理论的主要思想家有提婆的弟子罗睺罗跋陀罗(约 3世纪)及《中论》的注释者青目等人。但当时,中观仅是一种理论,而不是一个与其他派别相抗衡的宗派。约 6世纪左右,唯识学说在印度日渐扩大影响,持中观论的佛护(约470~540)、清辩标榜恢复龙树、提婆的学说,与唯识学者展开“空有之诤”,这时中观派才正式形成。由于佛护和清辩在宣传中观学说时采用的论辩方式不同,又分成两派。佛护继承龙树、提婆以来的“破而不立”的传统,主张专用因明论式破斥论敌的观点,自己不提正面主张,以此显示中道的“空”。后代把这一派称作“应成派”或“归谬论法派”。清辩则主张不论是破是立,都应该用因明论式选立适当的比量去积极地表述“空”。后代把这一派称作“自续派”或“独立论证派”。两派对中观理论各有发展。应成派此后的主要学者有月称(约600~650)、寂天(约 7世纪)等人。月称师承佛护的弟了莲花觉。他严格遵循以破显空的传统,对中观无自性的学说发挥得比较彻底。寂天师承护法的弟子胜天,他对佛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学风的转变上。月称的理论及寂天的学风后来均传入中国西藏,中经宗喀巴的提倡,在西藏影响很大。自续派此后以胜义谛性空说为基础,吸收了瑜伽行派的若干说法,形成以寂护(约 8世纪)为创始人的瑜伽中观派。他认为只有从唯识无境的观点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中观无自性的理论,即在世俗谛是唯心无境,在胜义谛是心境俱无。寂护以后,瑜伽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莲花戒(约740~796)、师子贤(约8世纪)等人。莲花戒曾应寂护之邀到中国西藏传播中观学说;师子贤不但融合瑜伽行派、中观派的学说,还用般若思想加以贯通。中观派其后逐渐衰落,最终融合在密教中。中观派的主要理论著作有龙树的《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提婆的《百论》、《四百论》;清辩的《般若灯论释》、《大乘掌珍论》;月称的《八中论》等。龙树的中观理论自鸠摩罗什起开始系统译传中国。中国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均以龙树的中观学说为立论的主要依据。中观应成派传入中国西藏地区,成为藏传佛教的理论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