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荷德,В.Э.

浏览

图

苏联著名导演、演员。1874年2月9日出生于奔撒城一个日耳曼后裔家庭。1895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学系,翌年,转学莫斯科音乐戏剧学校戏剧班,受业于В.И.聂米罗维奇-丹钦科。1898年毕业后随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加入刚创建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成为主要演员之一。1902年脱离莫斯科艺术剧院,在外省组织剧团进行新的戏剧探索,除上演А.П.契诃夫和М.高尔基的现实主义剧作外,还排演M.梅特林克的象征派剧作,追求舞台假定性。1905年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邀请梅耶荷德回莫斯科主持一所戏剧实验培训所,梅耶荷德用新的艺术手法排演了梅特林克的《丁达奇尔之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能接受他的充满假定的舞台手法,次年梅耶荷德应聘到彼得堡的柯米萨尔日芙斯卡娅剧院当总导演。他导演了梅特林克、布洛克和Л.Н.安德列耶夫等人的有象征主义倾向的剧作,其中以安德列耶夫的《人之一生》最引人注目。1908年后,梅耶荷德在彼得堡亚历山得拉剧院和玛林斯基剧院当导演。此外,他还以达佩尔图托博士的假名组织实验性的演剧团体。这期间梅耶荷德更多地追求舞台演出的剧场性和表演中的“格罗泰斯克”(演员的带有夸张成分的外部技巧),尝试将民间广场戏剧和意大利即兴戏剧的一些表现手法移植到自己的舞台上来。1913年他的论著《论戏剧》问世,提出了“假定性戏剧”的理论。

1918年梅耶荷德加入共产党,1918~1921年,他先后担任彼得格勒戏剧管理局和全苏戏剧管理局的领导职务。1920年,梅耶荷德提出“戏剧的十月革命”的口号,要求用新的戏剧形式去反映新的戏剧内容。但这个口号也包含着排斥包括莫斯科艺术剧院在内的老剧院的极端性。1918年,他在俄罗斯联盟第一剧院导演了苏联第一部反映革命斗争的戏剧──В.В.马雅可夫斯基的《宗教滑稽剧》。1923年,他创办的俄罗斯联盟第一剧院正式改名为梅耶荷德剧院。此后,在这个剧院上演了由他执导的《怒吼吧,中国!》(1926),马雅可夫斯基的《臭虫》(1929)、《澡堂》(1930)、格尔曼的《序曲》(1933)等具有现实革命内容的剧作。

在表演艺术方面,梅耶荷德在20年代初提出了“有机造型术”(ьиомеханика)的理论。他在《演员的角色类型》中指出:“演员的创作是一种空间造型形式的创作,演员必须通晓自身的力学,”演员的舞台动作不应是自然主义的动作,而是给人以一种美感的“形体造型”。“有机造型术”是一项演员形体训练的课程,但梅耶荷德有时也让演员把它直接运用到舞台演出中去。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梅耶荷德悉心导演了一批古典名剧:А.В.苏霍沃-柯贝林的《塔列金之死》、А.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森林》、Н.В.果戈理的《钦差大臣》、А.С.格里鲍耶陀夫的《智慧的痛苦》、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这些演出,特别是《森林》和《钦差大臣》两台戏,鲜明地显示出梅耶荷德导演艺术的创作特色。首先,梅耶荷德认为,一切戏剧艺术的最重要的本质是它的假定性,应该把假定性的原则贯彻始终。他广泛使用的舞台新形式,如不闭大幕,公开检场,灯光特写,音乐伴奏……,都是借助假定性解放舞台的艺术手段;其次,梅耶荷德认为戏剧舞台不是一般地反映生活的镜子,而是放大镜。《森林》里的桥,《钦差大臣》里的活动平台,都能起到类似电影的“特写镜头”的作用;他还认为,导演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导演是舞台演出的作者”。他在导演古典名剧时结合时代要求给剧本做出崭新的解释。此外,梅耶荷德十分重视舞台演出的节奏感,指出,“节奏感是导演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梅耶荷德是个戏剧革新者,他提出“戏剧的电影化”的口号,把电影手法移植到戏剧舞台上来。他热情赞美东方戏剧并从中汲取营养。他预言,“苏联艺术的最新技术成就,是建筑在日本和中国的假定性戏剧的基础之上的。”

1936年,梅耶荷德的“把戏剧艺术引向它与假定性本质”的戏剧革新实践被指责为“形式主义”。1938年1月8日,苏联政府关闭梅耶荷德剧院,梅耶荷德本人也于1940年2月2日殉难。苏共二十大后得到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