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浏览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基本属性,其中主要指生产劳动的性能。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24、25页)。

人类从哲学上认识自身的特性有着很长的历史(见人)。“人性”一词可以溯源到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儒家典籍已经谈到人性。《礼记·礼运篇》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战国时告子提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以天赋道德观念来解释人性,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荀子则与之对立,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古希腊哲学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谈到过人性。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的著名命题。在封建社会中,人性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宋代的朱熹以理释性,提出“性即理也”,把人性看作是天理的体现。中世纪欧洲的经院哲学家则把人性解释成神性,以同神学的绝对统治相适应。针对这种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的观点,资产阶级思想家鲜明地提出了要尊重人性,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他们把人性看成是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人类的理性。历史上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种:

(1)把人性归结为神性;

(2)把人性理解为人的自然属性;

(3)把人性设想为人的某种固定不变的气质或某种抽象的观念。这些观点囿于认识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都未能对人性作出正确的解释。但它们对人性的探讨也取得了某些积极成果,从而为科学地解决人性问题积累了可贵的思想资料。

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人类认识的成果,第一次对人性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肉体组织决定人有吃、喝、性行为等等机能和欲望。但是,离开人的社会活动抽象地考察这些机能和欲望,把它们看成人类活动唯一的和终极的目的,则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关系出发去说明全部社会关系,进而说明社会的人的人性或人的社会性;即使是人的某些自然属性,也不能不具有社会的形式,带有社会色彩。这就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找到科学地观察和解决人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人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个区别主要在于社会性的劳动。现实的社会性的劳动和全部社会生活总是在一定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离开这种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人不仅无法生产,也无法生存,就不成其为人。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是形成人性的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18页)。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特别是阶级社会的阶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加上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差异,如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教养、心理特征等等,所以人们的具体人性也不能不发生种种差异。

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现实的人性也在不断演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现实的、具体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一般表现为带有阶级性的人性。当然,阶级性的自觉程度以及各个不同阶级的相互关系都是复杂的。对立阶级之间的交往,也会有某种共同的东西。例如,用共同的语言交流思想,对于某些事物有共同的爱憎,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等等。但是,对立阶级的相互斗争,毕竟是阶级社会历史的主要特征,它不能不对具体的人性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性概念作为各个历史时代现实的、具体的人性的抽象,反映了人类的共性。但这个科学概念的抽象同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足点的抽象的人性是有根本区别的。资产阶级的抽象的人性论不认识、也不承认人性的历史演变和分化,只承认一种所谓全人类共有的、永恒的人性。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符合于这种人的本性,因而是永恒正义的实现。他们把一种具体人性的表现,即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阶级性,说成了一切人所固有的天性。这是一种非科学的抽象。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