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

浏览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阶段。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法修改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材料二:党的十七大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部署,随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材料三:湖北某县李家庄村共有108户居民,500多人,平均每人耕地面积不足3亩,人多地少。由于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在灌溉、施肥、抗击病虫害和防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能力十分薄弱,经济效益极差,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2008年,武汉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该村土地肥沃且集中,适宜发展规模经营。于是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与农民签订协议,租其土地,按照现代农业的模式开展集约经营,农民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土地增值收益,而且按照自愿原则,享有企业劳动用工优先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意义。

答案:我国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赋予农民从事家庭经营的土地权利,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体制,把农民的努力程度与所获报酬联系起来,把农民的生产投人与经济收益联系起来,使农民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提高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投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业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机制和高管理成本,克服了集体共同使用土地产生的外部性,降低了监督成本。2.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必将有利于保持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加大土地投入,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不断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修改区分了家庭承包方式和其他承包方式,并且第一次对土地流转做出了界定,这是我国农村土地立法的一次突破。家庭承包是我国农村土地的基本经营形式,而其他方式的承包则是家庭承包的必要补充。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5.材料三中,李家庄村的做法是对解决分散经营模式局限性问题的一种探索,开展土地集约经营有利于吸纳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