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瓷人家

浏览

瓷器是收藏爱好者最热衷于收藏的物品之一,而且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瓷器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堪称精美的瓷器精品。据收藏界的朋友介绍,我结识了丁先生——一个始终坚持收藏真品、精品的收藏家。走进丁远那间狭长的收藏室,我仿佛置身明清瓷器精品博物馆,目光所及皆是形状各异、高低不一,或是色彩鲜艳,或是精致淡雅的瓷器。这些可都是丁远十五年来跑遍祖国大江南北不辞辛劳淘来的宝贝!

早就耳闻丁先生是个瓷器迷,当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说因为他信奉一个朋友所说的“收藏古玩是一个男人的最高境界”这句话,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为了自己的爱好虽然经历很多艰辛,也曾因眼力不准交了上万元的“学费”,也许是他个人收藏史上不光彩的一幕,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他总不愿多回顾刚入行时曾淘了两箱假货,后来这些假货全被他打碎后埋在了靠近灵隐的山沟里的往事。

当问及搞了这么多年的收藏是否有遗憾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有了。那就是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件爱不释手的珍品却又无力购买的时候,那真是要让人遗憾终生的事啊!虽然无法拥有它,但它却永远的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就是多年以后连它的细微末节都可以记得很清楚呢!这种心情也许是你们不搞收藏的人难以理解的”!听他娓娓道来的皆是他热衷的瓷器,话题始终不离收藏的经验。说到这儿,他蛮为得意地介绍道,有一年在江西抚州他与当地一名搞收藏的人交流时,此人拿来一个据说是祖传下来的元朝的花瓶。但经他仔细观察后认定这不仅是赝品,而且还是仿制元青花梅瓶的低劣品。

看来收藏可是门高深的学问,既然有他这么一位收藏瓷器的专家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啦。他告诉我要鉴别瓷器的真伪就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看瓷器的形体是否合理;其次,就是瓷器所用的土坯是否适合其所属的年代;再次,就是要通过釉面的滋润度以及肥厚度来鉴别,同时通过瓷器的制作工艺来鉴别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最后就是要凭经验来判别其手感如何。

为了能让我方便理解,他先拿出了一只高15公分的明代崇祯年间的人物莲子罐讲解给我听。崇祯时期的瓷器器型不规正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器物胎体厚重,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并有万历遗风。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器口普遍施加黄色酱釉。人物画法多为侧面像居多,且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现象比天启时更甚。常使纹饰模糊不清,也有较鲜亮明快或类似天启时淡描色泽。从款识上看,有书官窑款识的,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的。此外,还多见随意乱写的“宣德”、“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之后,他又拿出一只康熙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香炉予以比较,只见此件瓷器造型古拙、丰满、浑厚,胎体厚重,质地坚硬细密。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晶莹,有高低不平的瓦楞型,底部粽眼深可见骨。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画艺满工,松紧得度,疏密有序,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镀点。

想不到瓷器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人无不赞叹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今日之行令我大开眼界,同时也让我回味!感谢丁先生的收藏,对历史再华丽的想象也抵不过发黄褪色的旧物,那些真实的东西让我这个后辈亲身直面了一回历史。


相关文章